习惯了1080P高清的用户,绝对不愿意再回到480P的自动马赛克时代了。那么,视频编码到底在高清视频的烹制中,发挥了怎样神奇的化学反应?搞秀之余,不妨来了解一下视频编码的前世今生,看看无数科技巨头如何围绕它撕得花红柳绿。
3、曾今的视频编码标准,是IT巨头们“跑马圈地”的游戏
===========================
曾今的视频编码标准,巨头们争相“入股”,视频编码标准有何诱人之处?
思科、微软、苹果、谷歌、奈飞等这些大名鼎鼎的巨头,为什么都觉得视频编码技术这波“入股不亏”,非要pick助其出道?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简单解释一下,视频编码技术究竟是干什么的?
**简单来说:**就是将视频压缩成一定的格式,去除掉其中的空间冗余和时间冗余,形成更适合存储和传输的码流。之所以需要被编码压缩,最主要原因就是原始视频的数据量过于庞大。高清视频文件往往高达1G以上,如果本地播放也就算了,一旦需要将其上传、分享给他人,传输网络和存储设备都扛不住那么巨大的数据量。
所以视频平台就需要对所播放的文件进行重构:
-
1)通过压缩编码将数据量变小,以方便传输;
-
2)再依靠解压缩在用户端解码,将视频图像还原出来。
简单总结就是:编码效率决定了你的手机能下载多少部高清视频。
如果你经历过一晚上不关机终于下好一部2G大小的视频,却发现播放器弹出一行大字——“该视频无法播放”的绝望,那一定会鼓掌欢迎编解码技术的更新。
当然,一些“有流量任性”的小伙伴也会选择直接用4G网络在线观看视频,这时候视频大小可就没什么影响了吧?
这么想可就太天真了。视频编码技术越强,传输需要占用的带宽也就更小,就像堤坝没有加固,但冲击河道的流水变小了,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出水口淤塞的问题,看视频卡顿、掉帧的事故也就不会上演了。
比如此次疫情期间,网络流量比例不断增加,为互联网服务商带来极大的挑战,传统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网络带宽有限的前提下,降低视频的清晰度。如,YouTube、亚马逊旗下Prime Video、Netflix等一众互联网视频提供商都在欧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降低了视频画质,用户只能默认收看标清视频。
可是,吃惯了高清这盘珍馐,哪个用户还愿意忍受低画质的粗茶淡饭呢?为了留住挑剔的内容食客们,平台们不得不想尽办法,提升对视频的烹饪技艺。
那么,让我们得以随时随地追剧追综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到底有哪些呢?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几种主流的视频编解码标准(国际上音视频编码技术的标准化),包括VPx(VP8,VP9),H.26x(H.264,H.265),AVS(AVS1,AVS2),AVx(AV1)等等。视频平台们用某一种通用编码格式标准,自己开发编码器,就可以用更厉害的标准批量生产视频了。
可详读以下相关文章:
这些标准都是什么?到底哪个更厉害?为什么每个字符我都认识但完全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甚至还有种被张含韵张韶涵张涵予张予曦张馨予等支配的恐惧,傻傻分不清楚……别急,其实就算是流媒体从业者,也很少有人将它们搞清楚。其实吧,只需要了解三个关键点,你就能轻松变成“技术派”碾压不少业内人士了。
**简单来说:**不同的视频编码标准,就是围绕三个要素所展开的“量子纠缠”的。
4、视频编码标准要素之一:高清
===============
上世纪90年代,第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1和MPEG-1就开始出现,其后几乎每十年就有一次迭代更新。
启动视频编码技术不断演进的核心要素,还是人们对于高清、更高清的不断追求。
视频编码技术每进化一代,视频压缩效率都至少提高了一倍。比如十几年前第二代视频编码标准VP8 和 H.264,只能应用在低于HD的中小分辨率视频上,稍微兼顾一点1080P分辨率。而2012年爱立信公司推出了首款H.265编解码器,所引领的第三代视频编码HEVC标准就只需H.264一半带宽,即可播放相同质量的视频。
啥意思的?如果你是一个拥有过MP4设备的互联网早期弄潮儿,同样大的存储空间,你可以多下载一倍大小的视频,告别四处借硬盘的苦日子。
在线看视频则更爽了,基于编解码标准,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也能够直接在线播放 1080P 的全高清视频,还支持4K 和 8K 超高清。也就是说,只要有内容方愿意生产8K视频,平台就能给你100%还原出画面来,而不用受最高清晰度720P这样的限制。
那么,为什么HEVC标准推出2年后,采用AV1格式的消费类设备又开始出现呢?因为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原有的编码标准依然不能完全解决带宽消耗的问题。所以更高效的视频编码标准如AVS3、H.266等,也都相继被研发人员安排上了。
为什么视频平台关于编码标准的“墙头”这么多?
试想一下,如果你用的是一个高分辨率配置的智能手机,但视频只能到480P的清晰度,为硬件高配置花的钱不就白瞎了吗?有的用户为了防止观看卡顿或模糊,还得额外下一个完美解码、格式工厂之类的第三方解码器,将视频转化一下才能看。
而只要视频平台支持更高效率的编解码标准,就能实现低带宽下播放高清视频不卡顿的效果。有现炒的热菜,谁还愿意等打包的盒饭呢?所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编码技术的不断升级,开始让第三方编码工具悄悄退出了追剧党的工具箱。
5、视频编码标准要素之二:专利
===============
尽管用户体验是视频编码技术的首要进化原则,但专利所带来的限制与成本,也成为产业风云迭起的重要诱因。
由GE、Technicolor、杜比,飞利浦和三菱等组建的H.265专利联盟HEVC Advance,就向使用该标准的厂商收取专利费。
因此,不少开源标准逐渐崛起。其中谷歌打造的VP9标准就是最负盛名的一个。不仅在实际效率上与HEVC/H.265接近,大大优于H.264及它的前身VP8,而且可以对专利免费使用。很快,YouTube全面支持VP9超高清流媒体节目,Netflix、苹果等也加入其中。
当年,爱奇艺的《破冰行动》无疑是热度最高的"爆款剧"之一,一度引起风靡,高清流畅的画面质感为其加分增色不少,就采用了基于VP9标准开发的全新编码器,就采用了基于VP9标准开发的全新编码器面部细节等方面画面真实感尤为显著。
而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AVS的出现,更与专利有着不解之缘。
大家的童年有没有出现过DVD这种物件,租一部剧不用等更新一个周末看完的快乐,不亚于今天购买视频平台尊贵的“VIP中P”会员。但中国的DVD行业曾经也遇到过一次严重的专利危机。
2002年,一批出口的DVD产品因为技术专利费的缴纳问题没有解决而被扣押。于是同年6月,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成立,2006年,第一代视频编码标准AVS1推出,压缩效率和H.264相当,并且每个编解码器只象征性得收取1元专利费,对互联网上的软件服务更是免收专利费,从此摆脱了只能使用国际标准、被高额专利费卡脖子的窘境。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Android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几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Android移动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Android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Android)
总结
最后为了帮助大家深刻理解Android相关知识点的原理以及面试相关知识,这里放上相关的我搜集整理的24套腾讯、字节跳动、阿里、百度2019-2021面试真题解析,我把技术点整理成了视频和PDF(实际上比预期多花了不少精力),包知识脉络 + 诸多细节。
还有 高级架构技术进阶脑图、Android开发面试专题资料 帮助大家学习提升进阶,也节省大家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时间来学习,也可以分享给身边好友一起学习。
网上学习 Android的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希望这份系统化的技术体系对大家有一个方向参考。
2021年虽然路途坎坷,都在说Android要没落,但是,不要慌,做自己的计划,学自己的习,竞争无处不在,每个行业都是如此。相信自己,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祝大家2021年万事大吉。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都在说Android要没落,但是,不要慌,做自己的计划,学自己的习,竞争无处不在,每个行业都是如此。相信自己,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祝大家2021年万事大吉。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NuLob9Xr-171274738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