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 R17 NB-IoT NTN介绍
一、NB-IoT NTN 架构
在3GPP R17协议中,将NB-IoT集成到了NTN(非陆地网络,即卫星通信)中,并定义了一个系统架构。在这个架构中包括一个可配置再生payload的低轨道(LEO)卫星,这意味着该卫星可以执行传统基站的全部或部分功能。该系统架构还可以适配同步轨道(GEO)卫星,这些卫星与LEO卫星类似,也可以配置再生payload。
系统 | 高度范围 | 轨道 | 波束覆盖范围 |
---|---|---|---|
LEO | 300~1500km | 绕地球转 | 100~1000km |
GEO | 35786km | 与地球自转同步 | 200~3500km |
卫星在其覆盖区域产生若干点波束以增加其容量。这些点波束随卫星移动,每个点波束的大小取决于仰角和卫星配置。
二、物理层改动
NB-IoT支持450~2690 MHz的LTE频段,包括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模式。为使设计影响最小化,可以将对NTN的支持限制在现有的LTE频率范围内(约6 GHz),优先考虑FDD频段,因为在具有大往返时间(RTT)的NTN中支持TDD存在挑战。
在NTN中,与地面NB-IoT中典型的120公里小区半径相比,由于更大的波束半径和基站链路距离,时间至关重要。这会影响时间和频率调整机制,如定时提前(TA)和上行链路频率补偿指示。
通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配备GNSS的设备可以在随机接入之前对RTT进行估计和预补偿,使基站接收机只处理很小的剩余定时误差。
三、高层修改
为了实现许多NB-IoT设备的低功耗运行,基于估计的服务链路传播时延和地理距离的小区选择和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