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分布式架构中,如何实现日志链路跟踪?

MDC(Mapped Diagnostic Context,映射调试上下文)是 log4j 和 logback 提供的一种方便在多线程条件下记录日志的功能MDC 可以看成是一个与当前线程绑定的Map,可以往其中添加键值对

MDC 中包含的内容可以被同一线程中执行的代码所访问。当前线程的子线程会继承其父线程中的 MDC 的内容。当需要记录日志时,只需要从 MDC 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即可。MDC 的内容则由程序在适当的时候保存进去。对于一个 Web 应用来说,通常是在请求被处理的最开始保存这些数据。

#方案实现

由于MDC内部使用的是ThreadLocal所以只有本线程才有效,子线程和下游的服务MDC里的值会丢失;所以方案主要的难点是解决值的传递问题,主要包括以几下部分:

  • API网关中的MDC数据如何传递给下游服务

  • 服务如何接收数据,并且调用其他远程服务时如何继续传递

  • 异步的情况下(线程池)如何传给子线程

####修改日志模板

logback配置文件日志格式添加该标识

####网关添加过滤器

此过滤器就是来解决网关如何把MDC的数据传递给下游服务:

生成traceId并通过header传递给下

  • 25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构建应用程序的方式,它将大型应用程序拆分为许多小型服务,每个服务运行在其自己的进程,并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搭建微服务架构需要以下步骤: 1. 将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服务,每个服务负责特定的功能 2. 使用服务网关来管理对服务的请求 3. 使用服务注册和发现来管理服务的位置和可用性 4. 使用消息队列或其他类型的异步通信来实现服务之间的通信 5. 实现负载均衡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6. 使用容器化技术来管理服务的部署和运行 7. 使用监控和日志记录来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 8. 使用数据隔离和微服务数据库来管理数据 ### 回答2: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传统单体应用拆分为一组相互独立的小型服务的方式,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以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搭建微服务系统架构的步骤如下: 1. 业务拆分:首先,需要将原先的单体应用根据业务功能进行拆分,将每个功能模块独立为一个微服务,确保每个微服务的职责单一。 2. 服务通信:微服务之间需要进行通信,可以使用轻量级的协议和通信机制,如HTTP/REST、消息队列等。确定服务之间的接口和数据格式,确保服务之间的良好沟通。 3. 服务注册与发现:为了实现服务的动态发现和负载均衡,需要引入服务注册与发现的机制,如ZooKeeper、Consul等,服务启动时将自己注册到注册心,并从注册心获取其他服务的信息。 4. 数据管理:每个微服务都可以有自己的数据存储,可以选择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也可以选择NoSQL数据库或分布式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5. 容错与监控:引入容错机制,如断路器模式、降级策略等,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同时,收集和监控微服务的运行指标和日志,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部署与运维:对于每个微服务,可以独立进行部署、维护和扩展。使用容器化技术,如Docker,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部署和管理。 7. 安全性和权限管理:设计安全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保护系统的数据和功能。微服务之间的访问需要进行权限验证和控制。 8. 持续集成和交付:采用持续集成和交付的实践,确保微服务的快速迭代和发布。使用自动化工具和流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开发效率。 总之,搭建微服务系统架构需要充分考虑业务拆分、服务通信、数据管理、容错与监控、部署与运维、安全性和权限管理、持续集成和交付等方面,灵活使用不同的技术和工具,使得整个系统具备可扩展性、弹性和高可用性。 ### 回答3: 微服务系统架构的搭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义业务边界:首先需要明确系统各个微服务的业务边界和功能划分。通过对业务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划分,将系统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微服务单元。 2. 设计接口和通信方式:每个微服务都需要定义清晰的接口和通信方式,以便实现各个微服务之间的交互和协同工作。可以使用轻量级的通信协议,例如RESTful API或消息队列。 3. 建立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为了实现微服务的动态扩展和服务发现,需要建立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可以使用开源工具如Zookeeper、Consul或者Etcd等来管理注册表,并提供服务查找和负载均衡的功能。 4. 实现独立部署和伸缩性:每个微服务都应该可以独立部署和伸缩,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可以使用容器技术如Docker来实现微服务的隔离和部署,同时结合自动化部署工具如Kubernetes或Docker Compose来简化管理。 5. 设计监控和治理机制:为了保障微服务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和治理机制。可以使用分布式追踪系统如Zipkin、ELK Stack等来监控服务间的调用链路,使用配置心如Apollo或Nacos来统一管理配置信息,并使用日志和指标监控工具对各个微服务进行监控和报警。 6. 实现容错和容灾机制:微服务架构,由于服务与服务之间的网络通信变得复杂,故障难以避免。因此,需要实现容错和容灾机制来保障系统的可靠性。例如使用熔断器模式(如Hystrix)来避免级联故障、使用服务降级和限流来保护核心服务等。 7. 防止数据一致性问题:由于微服务架构数据的分布性,需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可以使用分布式事务机制如TCC、Saga等来保证数据操作的一致性。 总之,微服务系统架构的搭建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业务划分、接口设计、注册与发现、部署与伸缩、监控与治理、容错与容灾以及数据一致性等。一个良好的架构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伸缩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