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demo:https://chokcoco.github.io/CSS-Inspiration/#/./blendmode/blend-text-glitch.md
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定要使用混合模式去使得融合部分为白色,可以仅仅是使用这个配色效果,基于上面效果的另外一个版本,没有使用混合模式。
关键点
-
利用了伪元素生成了文字的两个副本
-
视觉效果由位移、遮罩、混合模式完成
-
配色借鉴了抖音 LOGO 的风格
完整demo:https://chokcoco.github.io/CSS-Inspiration/#/./others/word-glitch.md
仅仅使用配色没有使用混合模式的好处在于,对于每一个文字的副本,有了更大的移动距离和可以处理的空间。
Glitch Art 风格的 404 效果
稍微替换一下文本文案为 404,再添加上一些滤镜效果(hue-rotate()、blur())嘿嘿,找到了一个可能实际可用的场景:
效果一:
完整demo:https://codepen.io/Chokcoco/pen/OJPexEm
效果二:
完整demo:https://codepen.io/Chokcoco/pen/QWwXqra
其他配色效果
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一种红 + 青的配色效果。还有一些其他的配色及混合模式的搭配,如 黄 + 粉红 + 蓝配合 mix-blend-mode: multiply。
然后,有的时候,效果不希望和背景混合在一起,可以使用 isolation: isolate 进行隔离。
好,上述效果可以归类为一个分类。接下来开启下一个分类
clip-path 登场
下半篇幅的主角主要是 clip-path 。
clip-path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 CSS 属性。
clip-path CSS 属性可以创建一个只有元素的部分区域可以显示的剪切区域。区域内的部分显示,区域外的隐藏。剪切区域是被引用内嵌的URL定义的路径或者外部 SVG 的路径。
也就是说,使用 clip-path 可以将一个容器切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例如这样:
div {
margin: auto;
padding: 10px;
line-height: 1.2;
font-size: 60px;
background: #ddd;
}
正常是这样的:
使用 clip-path 剪裁为一个平行四边形:
div {
margin: auto;
padding: 10px;
line-height: 1.2;
font-size: 60px;
background: #ddd;
- clip-path: polygon(35% 0, 85% 0, 75% 100%, 25% 100%);
}
结果如下:
那么,思路就有了,我们可以将一个文字复制几个副本,重叠在一起,再分别裁剪这几个副本进行位移动画即可。
使用 clip-path 实现文字断裂动画
我们还是使用元素的 ::before、::after 两个伪元素复制两份副本,再分别使用 clip-path 进行剪裁,再使用 transform 进行控制。
核心代码:
<divdata-text=“Text Crack”>
Text Crack
div {
position: relative;
animation: shake 2.5s linear forwards;
}
div span {
clip-path: polygon(10% 0%, 44% 0%, 70% 100%, 55% 100%);
}
div::before,
div::after {
content: attr(data-text);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
div::before {
animation: crack1 2.5s linear forwards;
clip-path: polygon(0% 0%, 10% 0%, 55% 100%, 0% 100%);
}
div::after {
animation: crack2 2.5s linear forwards;
clip-path: polygon(44% 0%, 100% 0%, 100% 100%, 70% 100%);
}
// 元素晃动,断裂前摇
@keyframes shake {
…
}
@keyframes crack1 {
0%,
95% {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
100% {
transform: translate(-55%, -45%);
}
}
@keyframes crack2 {
0%,
95% {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
100% {
transform: translate(-45%, -55%);
}
}
可以得到这样的效果:
完整demo:https://chokcoco.github.io/CSS-Inspiration/#/./clippath/clippath-word-crack
clip-path 的 Glitch Art
OK,继续,有了上面的铺垫之后,接下来,我们把这个效果作用于图片之上,并且再添加上动画。
随便选一张图片:
哇哦,非常的赛博朋克。
实现动画的关键在于:
-
使用元素的两个伪元素,生成图片的两个副本
-
使用 clip-path 对两个副本图片元素进行裁剪,然后进行位移、transform变换、添加滤镜等一系列操作。
简单贴一下伪代码:
$img: “https://mzz-fil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uploads/U1002433/0cb5e044a1f0f7fc15f61264ee97ac1f.png”;
div {
position: relative;
width: 658px;
height: 370px;
background: url($img) no-repeat;
animation: main-img-hide 16s infinite step-end;
}
div::before,
div::aft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658px;
height: 370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 inherit;
}
div::after {
content: “”;
animation: glitch-one 16s infinite step-end;
}
div::before {
content: “”;
animation: glitch-two 16s infinite 1s step-end;
}
@keyframes glitch-one {
@for $i from20 to 30{
#{$i / 2}% {
left: #{randomNum(200, -100)}px;
clip-path: inset(#{randomNum(150, 30)}px 0#{randomNum(150, 30)}px);
}
}
15.5% {
clip-path: inset(10px0320px);
left: -20px;
}
16% {
clip-path: inset(10px0320px);
left: -10px;
opacity: 0;
}
…
}
@keyframes glitch-two {
@for $i from40 to 50{
#{$i / 2}% {
left: #{randomNum(200, -100)}px;
clip-path: inset(#{randomNum(180)}px 0#{randomNum(180)}px);
}
}
25.5% {
clip-path: inset(10px0320px);
left: -20px;
}
26% {
clip-path: inset(10px0320px);
left: -10px;
opacity: 0;
}
…
}
@keyframes main-img-hide {
5% {
filter: invert(1);
}
…
}
由于动画部分代码量太多,所以使用了 SASS 循环函数随机生成了部分。如果手动控制,效果其实还会更好,当然,调试动画消耗的时间会更多。
看看效果,虽然 CSS 能力有限,但实际的效果也不是说那么的
GIF 图太大,掉帧太多,效果大打折扣。完整的 Demo 及效果,你可以戳这里:
完整demo:https://chokcoco.github.io/CSS-Inspiration/#/./clippath/clippath-img-glitch
总结
本文重点介绍了纯 CSS 下使用混合模式和 clip-path 实现的一些故障艺术(Glitch Art),当然,上述的几个效果都不仅仅是靠这两个属性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
在其中,transform、filter 也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仅仅使用 transform、filter 也能够实现一些基础的故障艺术效果,这个读者们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多加尝试。如果想使用于生产环境,需要考虑 mix-blend-mode 和 clip-path 的兼容性问题。
我自己对 Glitch Art 的理解其实也比较浅显,只是觉得使用 CSS 去实现这样一些类似的效果比较有意思,就动手尝试实践了一番,相关术语或者名词理解错误烦请各位谅解指出。
相关文章
最后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前端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几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Web前端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前端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扫码获取!!(备注:前端)
最后:
总结来说,面试成功=基础知识+项目经验+表达技巧+运气。我们无法控制运气,但是我们可以在别的地方花更多时间,每个环节都提前做好准备。
面试一方面是为了找到工作,升职加薪,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自我能力的考察。能够面试成功不仅仅是来自面试前的临时抱佛脚,更重要的是在平时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和坚持,把每个知识点、每一次项目开发、每次遇到的难点知识,做好积累,实践和总结。
56)]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5TRfniTM-1713474417756)]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前端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i2zeZu8T-1713474417757)]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扫码获取!!(备注:前端)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mGvbHeMK-1713474417757)]
最后:
总结来说,面试成功=基础知识+项目经验+表达技巧+运气。我们无法控制运气,但是我们可以在别的地方花更多时间,每个环节都提前做好准备。
面试一方面是为了找到工作,升职加薪,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自我能力的考察。能够面试成功不仅仅是来自面试前的临时抱佛脚,更重要的是在平时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和坚持,把每个知识点、每一次项目开发、每次遇到的难点知识,做好积累,实践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