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报告中数据给出了
- 以块设备为分析对象,分析得出I/O操作次数、I/O数据大小、I/O队列深度、I/O吞吐率、I/O操作时延等信息。
- 支持关联I/O操作时的进程/线程及调用栈信息,包括时间、时间、块数、CPU核、进程ID进程名称、调用栈等信息。
- 支持关联I/O操作时应用层的I/O APIS,包括进程PID、函数名、调用次数、平均执行时间.
总执行时间、执行时问占比等信息。 - 基于I/O操作数据分布情况判断是随机操作还是顺序操作,并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I/O分析原理
在块设备层,通过ftrace工具跟踪内核的tracepoint事件,得到每个I/O操作的全部信息
通过关联这些tracepoint事件,分析得到操作数据大小、操作时延等信息。
针对一段时间内的I/O操作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得到数据块分布、操作时延分布、数据大小分布等等信息。
tracepoint事件只能反映到内核针对I/O的处理,而无法反映应用层的处理(非direct方式)。所以通过获取应用层I/O API调用信息,形成内核层与应用层处理的简单映射,指导应用层的优化,例如通过某个段时间的数据块分布是连续还是随机,优化对应应用层的I/O请求。
支持获取自研盘内部性能数据。
I/O分析举例
s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