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 SPL 消灭数以万计的数据库中间表_开源spl

由于数据库通常采用缺乏层次的扁平结构,中间表一旦创建就可能被多个查询使用,删除就可能影响其他查询。甚至一个中间表被哪些程序使用都很难搞清楚,更不用提删除了,不是不想删,而是不敢删。日积月累,上万张中间表也就不奇怪了。

那么,为什么要把中间数据存到数据库中形成中间表呢?仔细观察中间表产生的直接原因可以看出来,存到数据库主要是为了继续借助数据库的计算能力。中间数据在使用时还会做进一步计算,有时计算还比较复杂,而目前只有数据库(SQL)具备较为便利的计算能力。文件等数据存储形式虽然也有优点(如IO性能高、可压缩、易并行),但文件没有计算能力,如果基于文件还要在应用中硬编码实施计算,远没有 SQL 方便。为了进一步利用数据库的计算能力是中间表产生的根本原因。

中间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必要的,但仅仅为了获得进一步的计算能力就要占用大量数据库资源,显然不是个理想的解决方案。如果让文件也拥有与数据库等同的能力,那将中间表存储在数据库外的文件系统中就可以解决数据库中间表的各种问题,数据库也可以因此解脱(减负)。

开源SPL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SPL是一款开源的结构化数据计算引擎,可以直接基于文件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文件也拥有计算能力。SPL不依赖数据库,提供了专业的结构化数据对象及其上的丰富运算类库,拥有完备的计算能力,同时支持过程控制,实现复杂计算也很方便,可以完全替代数据库完成中间表生成和后续的数据处理任务。

..

文件计算

SPL可以基于Csv、Excel等文件进行计算,也可以计算JSON/XML等多层数据,读取和使用很方便。这样,就可以中间表数据存储成这类文件,再使用SPL进行加工处理。下面是一些常规运算:

AB
1=T(“/data/scores.txt”)
2=A1.select(CLASS==10)过滤
3=A1.groups(CLASS;min(English),max(Chinese),sum(Math))分组汇总
4=A1.sort(CLASS:-1)排序
5=T(“/data/students.txt”).keys(SID)
6=A1.join(STUID,A5,SNAME)关联
7=A6.derive(English+ Chinese+ Math:TOTLE)追加列

除了原生SPL语法,SPL还提供了相当SQL92标准的SQL支持,对于熟悉使用SQL的人员可以直接使用SQL查询文件。

$select * from d:/Orders.csv where Client in ('TAS','KBRO','PNS')

复杂些的with都支持:

$select t.Client, t.s, ct.Name, ct.address from
(select Client ,sum(amount) s from d:/Orders.csv group by Client) t
left join ClientTable ct on t.Client=ct.Client

SPL在处理JSON/XML等多层数据(文件)方面也很有优势,如:根据员工订单信息(json)完成计算。

A
1=json(file(“/data/EO.json”).read())
2=A1.conj(Orders)
3=A2.select(Amount>1000 && Amount<=3000 && like@c(Client,“*s*”))条件过滤
4=A2.groups(year(OrderDate);sum(Amount))分组汇总
5=A1.new(Name,Gender,Dept,Orders.OrderID,Orders.Client,Orders.Client,Orders.SellerId,Orders.Amount,Orders.OrderDate)关联计算

可以看到,相对其他JSON库(如JsonPath)SPL的实现更简洁。

同样,使用SQL也可以查询JSON数据:

$select * from {json(file("/data/EO.json").read())}
where Amount&gt;=100 and Client like 'bro' or OrderDate is null

SPL的敏捷语法和过程计算还非常适合完成复杂计算,比如基于股票记录(txt)计算某只股票最长连涨天数 可以这样写:

A
1=T(“/data/stock.txt”)
2=A1.group@i(price<price[-1]).max(~.len())-1

再比如,根据用户登录记录(csv)列出每个用户最近一次登录间隔:

A
1=T(“/data/ulogin.csv”)
2=A1.groups(uid;top(2,-logtime))最后2个登录记录
3=A2.new(uid,#2(1).logtime-#2(2).logtime:interval)计算间隔

这类计算即使基于数据库使用SQL也很难写,SPL实现却很方便。

有了SPL的库外计算支持,原本数据库中间表带来的各种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文件存储不再占用数据库存储空间,数据库扩容压力降低,数据库更方便管理;库外计算不再占用数据库计算资源,数据库减负可以更好服务其他业务。

高性能文件格式

虽然文本是很常见的数据存储形式,具备通用性易读性等优点,但是,文本的性能却非常差!基于文本做计算很难获得高性能。

文本字符不能直接运算,需要转换成整数、实数、日期、字符串等内存数据类型才可以进一步处理,而文本的解析是个非常复杂的任务,CPU 耗时很严重。一般来讲,外存数据访问的主要时间是在硬盘本身的读取上,而文本文件的性能瓶颈却经常发生在 CPU 环节。因为解析的复杂性,CPU 耗时很可能超过硬盘耗时(特别是采用高性能固态硬盘时)。需要高性能处理较大数据量时通常不会使用文本。

SPL提供了两种高性能数据存储格式,集文件和组表。集文件是SPL提供的二进制数据格式,采用了压缩技术(占用空间更小读取更快),存储了数据类型(无需解析数据类型读取更快),还支持可追加数据的倍增分段机制,利用分段策略很容易实现并行计算,进一步提升计算性能。

组表是SPL提供列存、索引机制的文件存储格式,在参与计算的列数(字段)较少时列存会有巨大优势。组表除了支持列存,实现了minmax索引外,还支持倍增分段机制,这样不仅能享受到列存的优势,也更容易并行提升计算性能。

SPL存储的使用很方便,与文本使用基本一致,比如读取集文件并计算:

AB
1=T(“/data/scores.btx”)读入集文件
2=A1.select(CLASS==10)过滤
3=A1.groups(CLASS;min(English),max(Chinese),sum(Math))分组汇总

如果数据量较大,还支持游标分批读取以及多CPU并行计算:

=file("/data/scores.btx").cursor@bm()

在使用文件作为数据存储方式时,无论原始数据是何种格式,最后都至少要转存成二进制(如集文件)格式,这样无论在空间占用还是计算性能上都会更有优势。

易管理性

img
img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份系统化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https://bbs.csdn.net/topics/618545628)**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7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