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 Go语言的并发模型_go语言模型推理(2)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体系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加我V获取:vip204888 (备注网络安全)

需要这份系统化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用户线程与KSE是多对1关系(M:1),这种线程的创建,销毁以及多个线程之间的协调等操作都是由用户自己实现的线程库来负责,对OS内核透明,一个进程中所有创建的线程都与同一个KSE在运行时动态关联。现在有许多语言实现的 协程 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方式。这种实现方式相比内核级线程可以做的很轻量级,对系统资源的消耗会小很多,因此可以创建的数量与上下文切换所花费的代价也会小得多。但该模型有个致命的缺点,如果我们在某个用户线程上调用阻塞式系统调用(如用阻塞方式read网络IO),那么一旦KSE因阻塞被内核调度出CPU的话,剩下的所有对应的用户线程全都会变为阻塞状态(整个进程挂起)。 所以这些语言的协程库会把自己一些阻塞的操作重新封装为完全的非阻塞形式,然后在以前要阻塞的点上,主动让出自己,并通过某种方式通知或唤醒其他待执行的用户线程在该KSE上运行,从而避免了内核调度器由于KSE阻塞而做上下文切换,这样整个进程也不会被阻塞了。

优点: 这种模型的好处是线程上下文切换都发生在用户空间,避免的模态切换(mode switch),从而对于性能有积极的影响。

缺点:所有的线程基于一个内核调度实体即内核线程,这意味着只有一个处理器可以被利用,在多处理器环境下这是不能够被接受的,本质上,用户线程只解决了并发问题,但是没有解决并行问题。如果线程因为 I/O 操作陷入了内核态,内核态线程阻塞等待 I/O 数据,则所有的线程都将会被阻塞,用户空间也可以使用非阻塞而 I/O,但是不能避免性能及复杂度问题。

1.3 两级线程模型

用户线程与KSE是多对多关系(M:N),这种实现综合了前两种模型的优点,为一个进程中创建多个KSE,并且线程可以与不同的KSE在运行时进行动态关联,当某个KSE由于其上工作的线程的阻塞操作被内核调度出CPU时,当前与其关联的其余用户线程可以重新与其他KSE建立关联关系。当然这种动态关联机制的实现很复杂,也需要用户自己去实现,这算是它的一个缺点吧。Go语言中的并发就是使用的这种实现方式,Go为了实现该模型自己实现了一个运行时调度器来负责Go中的"线程"与KSE的动态关联。此模型有时也被称为 混合型线程模型即用户调度器实现用户线程到KSE的“调度”,内核调度器实现KSE到CPU上的调度

二、Go并发调度: G-P-M模型

在操作系统提供的内核线程之上,Go搭建了一个特有的两级线程模型。goroutine机制实现了M : N的线程模型,goroutine机制是协程(coroutine)的一种实现,golang内置的调度器,可以让多核CPU中每个CPU执行一个协程。

2.1 调度器是如何工作的

有了上面的认识,我们可以开始真正的介绍Go的并发机制了,先用一段代码展示一下在Go语言中新建一个“线程”(Go语言中称为Goroutine)的样子:

// 用go关键字加上一个函数(这里用了匿名函数)
// 调用就做到了在一个新的“线程”并发执行任务
go func() { 
    // do something in one new goroutine
}()

功能上等价于Java8的代码:

new java.lang.Thread(() -> { 
    // do something in one new thread
}).start();

理解goroutine机制的原理,关键是理解Go语言scheduler的实现。

Go语言中支撑整个scheduler实现的主要有4个重要结构,分别是M、G、P、Sched, 前三个定义在runtime.h中,Sched定义在proc.c中。

  • Sched结构就是调度器,它维护有存储M和G的队列以及调度器的一些状态信息等。
  • M结构是Machine,系统线程,它由操作系统管理的,goroutine就是跑在M之上的;M是一个很大的结构,里面维护小对象内存cache(mcache)、当前执行的goroutine、随机数发生器等等非常多的信息。
  • P结构是Processor,处理器,它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执行goroutine的,它维护了一个goroutine队列,即runqueue。Processor是让我们从N:1调度到M:N调度的重要部分。
  • G是goroutine实现的核心结构,它包含了栈,指令指针,以及其他对调度goroutine很重要的信息,例如其阻塞的channel。

Processor的数量是在启动时被设置为环境变量GOMAXPROCS的值,或者通过运行时调用函数GOMAXPROCS()进行设置。Processor数量固定意味着任意时刻只有GOMAXPROCS个线程在运行go代码。

我们分别用三角形,矩形和圆形表示Machine Processor和Goroutine。

在单核处理器的场景下,所有goroutine运行在同一个M系统线程中,每一个M系统线程维护一个Processor,任何时刻,一个Processor中只有一个goroutine,其他goroutine在runqueue中等待。一个goroutine运行完自己的时间片后,让出上下文,回到runqueue中。 多核处理器的场景下,为了运行goroutines,每个M系统线程会持有一个Processor。

在正常情况下,scheduler会按照上面的流程进行调度,但是线程会发生阻塞等情况,看一下goroutine对线程阻塞等的处理。

2.2 线程阻塞

当正在运行的goroutine阻塞的时候,例如进行系统调用,会再创建一个系统线程(M1),当前的M线程放弃了它的Processor,P转到新的线程中去运行。

2.3 runqueue执行完成

当其中一个Processor的runqueue为空,没有goroutine可以调度。它会从另外一个上下文偷取一半的goroutine。

其图中的G,P和M都是Go语言运行时系统(其中包括内存分配器,并发调度器,垃圾收集器等组件,可以想象为Java中的JVM)抽象出来概念和数据结构对象:G:Goroutine的简称,上面用go关键字加函数调用的代码就是创建了一个G对象,是对一个要并发执行的任务的封装,也可以称作用户态线程。属于用户级资源,对OS透明,具备轻量级,可以大量创建,上下文切换成本低等特点。M:Machine的简称,在linux平台上是用clone系统调用创建的,其与用linux pthread库创建出来的线程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系统调用创建出来的OS线程实体。M的作用就是执行G中包装的并发任务。
Go运行时系统中的调度器的主要职责就是将G公平合理的安排到多个M上去执行。其属于OS资源,可创建的数量上也受限了OS,通常情况下G的数量都多于活跃的M的。P:Processor的简称,逻辑处理器,主要作用是管理G对象(每个P都有一个G队列),并为G在M上的运行提供本地化资源。

从两级线程模型来看,似乎并不需要P的参与,有G和M就可以了,那为什么要加入P这个东东呢?其实Go语言运行时系统早期(Go1.0)的实现中并没有P的概念,Go中的调度器直接将G分配到合适的M上运行。但这样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不同的G在不同的M上并发运行时可能都需向系统申请资源(如堆内存),由于资源是全局的,将会由于资源竞争造成很多系统性能损耗,为了解决类似的问题,后面的Go(Go1.1)运行时系统加入了P,让P去管理G对象,M要想运行G必须先与一个P绑定,然后才能运行该P管理的G。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在P对象中预先申请一些系统资源(本地资源),G需要的时候先向自己的本地P申请(无需锁保护),如果不够用或没有再向全局申请,而且从全局拿的时候会多拿一部分,以供后面高效的使用。就像现在我们去政府办事情一样,先去本地政府看能搞定不,如果搞不定再去中央,从而提供办事效率。而且由于P解耦了G和M对象,这样即使M由于被其上正在运行的G阻塞住,其余与该M关联的G也可以随着P一起迁移到别的活跃的M上继续运行,从而让G总能及时找到M并运行自己,从而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Go运行时系统通过构造G-P-M对象模型实现了一套用户态的并发调度系统,可以自己管理和调度自己的并发任务,所以可以说Go语言原生支持并发自己实现的调度器负责将并发任务分配到不同的内核线程上运行,然后内核调度器接管内核线程在CPU上的执行与调度。

可以看到Go的并发用起来非常简单,用了一个语法糖将内部复杂的实现结结实实的包装了起来。其内部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概述:

写在最后,Go运行时完整的调度系统是很复杂,很难用一篇文章描述的清楚,这里只能从宏观上介绍一下,让大家有个整体的认识。

// Goroutine1
func task1() {
    go task2()
    go task3()


## 学习路线:

这个方向初期比较容易入门一些,掌握一些基本技术,拿起各种现成的工具就可以开黑了。不过,要想从脚本小子变成黑客大神,这个方向越往后,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以下是网络渗透需要学习的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7a04c5d629f1415a9e35662316578e07.png#pic_center)



**需要体系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加我V获取:vip204888 (备注网络安全)**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取](https://bbs.csdn.net/topics/618540462)**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3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