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网络安全最新基于功能安全的车载计算平台开发:硬件层面_mcu 不同通道 共因

2、基于采用的安全机制

根据对硬件要素采用的安全机制,ISO 26262同样给出了可供参考的诊断覆盖率。例如:针对传感器,若只采用短电源、短地诊断,诊断覆盖率为Low;若采用双冗余传感器做相互校验,诊断覆盖率为high。

ISO 26262 Part5 传感器安全机制与诊断覆盖率

图片

根据能够覆盖的失效模式与根据采用的安全机制评估诊断覆盖率,双方并无本质的不同。上表中安全机制与诊断覆盖率的关联,其背后逻辑依然是安全机制—能够覆盖的失效模式—失效模式分布。

诊断覆盖率的评估方法适用场景

图片

02

******************随机失效概率量化指标********************

根据硬件故障对安全目标产生影响的不同,硬件故障可分为安全相关故障与非安全相关故障,其中安全相关故障又进一步分为单点故障、残余故障、多点可探测故障、多点可感知故障、多点潜伏故障与安全故障。其中,单点故障和残余故障可以直接导致安全目标的违背。

多点潜伏故障虽然不会单独导致安全目标的违背,但可能会在与其它故障同时发生时导致安全目标的违背。因此用于表示单点故障与残余故障诊断覆盖率的SPFM(Single-Point Fault Metric,单点故障度量),多点潜伏故障诊断覆盖率的LFM(Latent Fault Metric,潜伏故障度量)与PMHF(Probabilistic Metric for random Hardware Failures,随机硬件失效概率度量)是功能安全用于衡量随机硬件失效率是否达到可接受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针对于不同的功能安全等级,ISO 26262针对上述指标给出了参考性量化目标。下列数值是广泛应用于业界评估安全系统是否满足相应功能安全等级的重要指标。

硬件随机失效度量参考量化目标

图片

“单点故障度量”和“潜伏故障度量”计算示例,如下图的系统在一个ECU中实现了两个功能。

图片

“单点故障度量”和“潜伏故障度量”计算示例

功能1有一个输入(通过传感器R3测量温度)和一个输出(通过I71控制阀2),功能1的表现是当温度高于90℃时打开阀2。

如果没有电流经过I71,阀2打开。

相关联的安全目标1是“当温度高于100℃时关闭阀2的时间不得长于x ms”。安全目标被分配为ASILB。安全状态是:阀2打开。

微控制器的ADC读取传感器R3的值。R3的电阻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该输入没有监控。控制T71的输出级由模拟输入InADC1(表中的安全机制SM1)来监控。在这个例子中,假设安全机制SM1能够对T71违背安全目标的某些失效模式的探测提供90%的诊断覆盖率。如果SM1探测到失效,安全状态被激活但是没有点灯。因此,声明针对潜伏故障的诊断覆盖率只有80%(驾驶员将通过功能降级获悉失效)。

功能2有两个输入(通过传感器I1和I2生成脉冲来测量轮速)和一个输出(通过I61控制阀1),功能2的表现是当车速高于90km/h时打开阀1。

如果没有电流经过I61,阀1打开。

相关联的安全目标2是“当速度超过100km/h时阀1的关闭时间不得长于y ms”。安全目标被分配为ASIL C。安全状态为:阀1打开。

微控制器读取I1和I2的脉冲值。通过这些传感器给出的平均值计算轮速。安全机制2(表中的安全机制SM2)比较两个输入。它对每个输入的失效探测达到99%的诊断覆盖率。如果出现不一致,输出1设为0。阀1打开(晶体管电压为“0”则打开栅极。I61电压为“0”则打开阀1)。因此,99%可能导致违背安全目标的故障能被探测到并且进入安全状态。当安全状态被激活时,灯L1点亮。因此,这些故障是100%能被察觉的。剩下的1%的故障是残余故障而不是潜伏故障。

控制T61的输出级被模拟量输入InADC2(表中的安全机制SM3)监控。轮速由该传感器给出的平均值计算得到。

微控制器没有内部冗余。如果不具备关于复杂元器件的安全故障比例的详细信息,可假定安全故障的保守比例为50%,并假定通过内部自检和外部看门狗(表中的安全机制SM4)达到对违背安全目标的总体覆盖率为90%。看门狗通过微控制器的输出0得到喂狗信号。当看门狗不再被刷新,其输出变低。SM4(看门狗和微控制器自检)提供的故障探测把这两个功能切换到它们的安全状态并点亮L1。因此,针对潜伏故障的诊断覆盖率声称是100%。

L1是仪表板上的一个LED灯,当探测到多点故障(其中只有一部分可以被探测到)时点亮它,并提示驾驶员功能1(打开阀1)的安全状态已被激活。

安全目标1中,安全机制对硬件要素的给定失效模式的覆盖率,称为“失效模式覆盖率”。

安全目标1

图片

安全目标1被分配为ASIL B,对于ASIL B,单点故障度量推荐为≥90%,以及潜伏故障度量推荐为≥60%。单点故障度量的计算值为93.2%,表明此度量已被满足,同时潜伏故障度量的计算值为90%,表明潜伏故障度量也被满足。

安全目标2

图片

安全目标2被分配为ASIL C,其中,单点故障度量要求≥97%;潜伏故障度量建议≥80%。单点故障度量的计算值为96.5%表明此度量未被满足,同时潜伏故障度量的计算值为91.6%表明潜伏故障度量得到满足。

03

****************关键器件的选型与集成******************

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的硬件主要由AI单元、计算单元与控制单元组成。根据不同的架构需求,上述单元可由一个或多个芯片组成,芯片的种类可能包含GPU/FPGA/ASIC、SoC、MCU等。

芯片多采取SEooC开发模式。安全相关芯片供应商在提供产品的同时会提供给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的系统集成者相应的安全使用手册。安全使用手册一般包含芯片供应商对系统功能安全要求的假设,可支持的最高功能安全等级,集成的安全机制以及实现承诺功能安全等级需要满足的假设条件。

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选用的安全相关器件需要满足分配到该器件的技术安全要求。芯片通常会对内部处理单元、存储单元、通信总线、接口等元件提供相应的安全机制以满足安全相关故障的诊断覆盖率要求。除此之外,由于芯片的正常性能表现受限于一定的条件约束,保证时钟、温度、供电等在可操作范围内的安全机制也对功能安全的实现极为重要。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需要按照各芯片厂商提供的安全手册搭建安全芯片外围电路和配置内部参数,确保芯片的安全内外部安全机制正常运行,从而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进入安全状态。确保每个芯片正确集成的同时,还需确保集成后的硬件架构满足所有安全目标的随机失效概率量化指标要求。

处理单元

图片

04

********************供电系统设计**********************

电源是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中最基础的共用资源。如若电源系统发生失效,则可能导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的所有功能失效,对于L3及以上自动驾驶系统是不可接受的风险。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的供电系统需要满足Fail-Operational的要求,通常会采用双电源供电的方式。需要考虑双路电源供电有足够的隔离措施,确保一路供电出现故障(电压过高、过低甚至出现短路)时,另外一路供电不受影响。

为满足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系统ASIL D的要求,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的供电系统需要能够监控电源输入和输出是否存在异常,尤其是电源系统输出的监测和控制。若电源系统出现输出电压过高或过低故障时,车载智能计算平台内部的主芯片有可能会因为供电电压不稳而导致运算结果异常,最终导致违反安全目标。因此,电源系统需在输出电压异常时,及时关断对应的主芯片供电,确保车载智能计算平台输出为确定状态。

电源

图片

05

**********************通信系统设计************************

车载智能计算平台作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运算核心,通常通过专用的通信通道传输外界环境信息,而车载智能计算平台实现融合决策和车辆控制之后,将车辆运动控制指令通过通信总线发送至车辆的纵向和横向控制执行器。总线通信通道可能因为线束破损、外界电磁干扰和其他节点损坏等因素导致通信失效,包括报文丢失、报文延迟和报文篡改等多种类型的失效模式。采用多种安全监测工具的组合可以满足高诊断覆盖率的要求,但此种方法只能满足Fail-Safe的要求,即发现通信故障,但无法维持系统正常工作。为了实现L3自动驾驶功能Fail-Operation的要求,可采用硬件冗余的方式,一方面提高了诊断覆盖率,另一方面可满足Fail-Operation的要求。通信通道的冗余设计需要考虑二者的独立性,例如采用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如CAN-FD和FlexRay),避免发生共因失效。

通信总线(串行,并行)

图片

06

************************硬件测试**************************

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的硬件集成完成后,需要对硬件的安全性做全面的测试。硬件测试用例的导出方法包含硬件安全要求分析、内部及外部接口分析、等价类生成和分析、边界值分析等。硬件测试需要涵盖功能测试、故障注入测试、电气测试等测试方法来验证硬件安全要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另外还需要涵盖最恶劣情况测试、超限测试、EMC测试和ESD测试等测试方法来验证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硬件的鲁棒性和耐久性。测试完成后需要输出全面的测试报告作为硬件安全的佐证。

给大家的福利

零基础入门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安全的同学,我们帮你准备了详细的学习成长路线图。可以说是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路线,大家跟着这个大的方向学习准没问题。

同时每个成长路线对应的板块都有配套的视频提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9
    点赞
  • 2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车载芯片的安全功能开发是确保车辆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以下是车载芯片安全功能开发的一些关键方面: 1. 嵌入式安全芯片:车载芯片需要具备嵌入式安全芯片,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安全芯片可以保护车载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如黑客攻击和网络威胁。 2. 数据加密:车载芯片需要支持加密算法,以保护车载系统中的数据免受未经授权访问。加密算法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3. 认证和授权:车载芯片需要支持认证和授权技术,以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车载系统。认证和授权技术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车载系统,从而保护车主的数据和隐私。 4. 远程监控和控制:车载芯片需要支持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以确保车主可以随时了解车辆的安全状况。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可以帮助车主远程锁定车辆、关闭发动机、查看车辆位置等。 5. 安全更新:车载芯片需要支持安全更新功能,以确保车主可以及时更新车载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和缺陷。安全更新功能可以帮助车主保持车辆系统的最新状态,从而防止安全漏洞被利用。 综上所述,车载芯片的安全功能开发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嵌入式安全芯片、数据加密、认证和授权、远程监控和控制以及安全更新。这些安全功能可以确保车辆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保护,从而帮助车主保护自己的隐私和财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