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去年,一条职场潜规则走红网络: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真实感受到程序员的中年危机
在中国,除了从 BAT 出来的牛人,一般经理层到 35 岁,总监层到 40 岁,往后机会真的会少很多了,不是你能不能干的问题,是别人不给机会你干的问题,不要想着什么外国人可以干到 50、60,你就要死磕到底,希望后来者早有打算,不要到最后尴尬的时刻。
华为裁员34岁以上程序员,互联网公司越来越青睐新鲜血液。90后正处在一个尴尬的阶段,前有资深职场老人,他们根基深,人脉广,经验丰富,依靠多年的打拼坐到管理高层,晋升空间不大;后有年轻小鲜肉前仆后继,如今技术更新迭代快,新生事物层出不穷,90后学习能力拼不过后生,竞争优势又不明显,只能落个“不上不下”的局面。
职业发展
随着Android的发展趋于平稳,有些人对Android未来感到茫然,早在2010年市场上有大量Android招聘,基本懂一点Java基础的就可以搞Android,当时是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高峰期,号称只要做个App就可以创业。“风来了猪都能找到工作,风停了最先摔死的都是猪”,如果你觉得找工作难,那一定是你在混日子,Android中高级以上的人才一直都非常稀缺。
只要在Android某一个领域深耕,做到极致,努力成为这个方向的专家,有精力再提升工程架构思维,软件工程思想都是相通的,境界会得到提升,即便再学习新东西也会非常快。
只要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即便有一天这个领域被淘汰了,换新领域面试官依然会相信你也能做到极致。千万不能用一年的工作能力混十年工作经历,否则你的市场价格连一年都不如,成为工作困难户。
方向
关于Android的发展方向这里我归类了如下几类:
1、应用层开发,不限于各种产品,主要还是Android原生开发,主要是各种性能优化。
2、嵌入式开发,不限于各种开发板子,物联网,智能家居,车联网/车载
3、安全开发,不限于各种反逆向,反汇编,寻找安全漏洞
4、音视频开发,不限于直播、点播、音视频通话、音视频会议,短视频等
5、插件化、组件化、热修复开发,不限于自研和使用开源框架集成开发
6、系统开发(Android),不限于Rom维护和FrameWork层定制需求
7、图形图像开发,不限于OpenGL ES,EGL,GLSurfaceView,滤镜,美颜
8、小程序 / 快应用
小程序是基于微信这个亿级流量入口所衍生出来的产品,而快应用,快应用是九大手机厂商基于硬件平台共同推出的新型应用生态。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即点即用,享受原生应用的性能体验,不过个人觉得,他已经凉凉了,小程序倒是挺看好的,腾讯这座大山,微信这座凉亭,你想不凉快都难,不过看你是否刚需,比如你公司有需求,那你可以去学习。
推荐学习的新技术,Flutter和Kotlin,这两个都是Google推荐的。
Flutter
Flutter是Google在2018年2月27日,在2018世界移动大会上发布的用以帮助开发者在ios和Android两个平台开发高质量原生应用的全新移动UI框架
由于是是Google发布的,就前景来看,还是值得肯定的。
Kotlin
Kotlin 是Google推荐的官方开发语言,与Java互通,可相互转换,简洁安全等,是一种在 Java 虚拟机上运行的静态类型编程语言,被称之为 Android 世界的Swift,由JetBrains 设计开发并开源,
Kotlin 可以编译成Java字节码,也可以编译成 JavaScript,方便在没有 JVM 的设备上运行。
最后,面试前该准备哪些资源复习?
其实客户端开发的知识点就那么多,面试问来问去还是那么点东西。所以面试没有其他的诀窍,只看你对这些知识点准备的充分程度。so,出去面试时先看看自己复习到了哪个阶段就好。
这里再分享一下我面试期间的复习路线:(以下体系的复习资料是我从各路大佬收集整理好的)
《Android开发七大模块核心知识笔记》
《960全网最全Android开发笔记》
《379页Android开发面试宝典》
历时半年,我们整理了这份市面上最全面的安卓面试题解析大全
包含了腾讯、百度、小米、阿里、乐视、美团、58、猎豹、360、新浪、搜狐等一线互联网公司面试被问到的题目。熟悉本文中列出的知识点会大大增加通过前两轮技术面试的几率。
《507页Android开发相关源码解析》
只要是程序员,不管是Java还是Android,如果不去阅读源码,只看API文档,那就只是停留于皮毛,这对我们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备以及实战技术的提升都是不利的。
真正最能锻炼能力的便是直接去阅读源码,不仅限于阅读各大系统源码,还包括各种优秀的开源库。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opics/618156601)**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