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议基础
- 链路状态协议,采用SPF算法
- 运营商WAN主流选择,企业网较少使用
- 原生支持OSI CLNP,通过扩展支持IPv4/IPv6
- NSAP地址结构:
- IDP部分:AFI(地址格式) + IDI(域标识符)
- DSP部分:High Order DSP + System ID(6字节) + SEL(1字节)
- System ID建议格式:1921.6800.1001(IP地址转换)
二、路由器类型
OSPF对应 | IS-IS类型 | 功能 |
---|---|---|
IR | Level-1 | 非骨干区域路由 |
ABR | Level-1-2 | 区域边界路由 |
ASBR | 无 | 无直接对应 |
三、邻居建立规则
- 基础条件:
- 链路类型一致(P2P/Broadcast)
- Hello报文类型匹配(L1/L2)
- System ID全局唯一
- Area ID规则:
- L1邻居必须同Area
- L2邻居可跨Area
- 互通场景:
- L1 ↔ L1:必须同Area
- L2 ↔ L2:可跨Area
- L1-2 ↔ L1:必须同Area
- L1-2 ↔ L2:可跨Area
四、网络类型处理
类型 | Hello间隔 | 失效时间 | 特性 |
---|---|---|---|
P2P | 10s | 30s | 二次握手 |
广播(DIS) | 3s | 9s | 三次握手 |
广播(非DIS) | 10s | 30s | - |
五、报文类型
报文类型 | 功能描述 | OSPF对应 |
---|---|---|
IIH (IS-IS Hello) | 建立和维护邻居关系(分L1/L2) | Hello报文 |
LSP (Link-State PDU) | 携带链路状态信息 | LSU报文 |
CSNP (Complete SNP) | 发送完整LSDB摘要(类似目录) | DD报文 |
PSNP (Partial SNP) | 请求/确认特定LSP(seq=0请求,seq≠0确认) | LSR/LSACK报文 |
六、LSDB同步机制
- P2P链路:
- 通过CSNP比对缺失LSP,用PSNP请求或确认
- 超时未确认触发重传
- 广播链路:
- DIS周期性发送CSNP(默认10秒)
- 非DIS路由器不主动发送PSNP确认
七、骨干与非骨干路由传播
- L1-2路由器行为:
- 将L1路由作为L2 LSP的直连网段泛洪
- 不在L1 LSP中描述L2路由(非骨干区无法计算骨干路由)
- 在L1 LSP中置ATT=1标识自身
- ATT=1条件:
- L1-2路由器在L2 LSDB中存在有效跨区域LSP
- 防环路规则:
- L1-2路由器不计算同区域L1-2产生的ATT=1缺省路由
八、LSP与OSPF LSA对比
对比项 | OSPF LSA | IS-IS LSP |
---|---|---|
标识符 | Type+LSID+Advertising Router | System ID + 伪节点标识 + 分片号 |
新旧判定 | 1. 序列号 2. 校验和 3. Age | 1. 序列号 2. 剩余存活时间 3. 校验和 |
伪节点标识 | DR接口IP(Type-2 LSA) | DIS的System ID + 伪节点标识符(如.01) |
存活时间规则 | Age接近MaxAge(3600秒)优先删除 | Remaining Lifetime=0时强制删除 |
九、其他关键特性
- 分片机制:
- 最大分片字节:1492(华为设备)
- 最大分片数:256
- 与OSPF差异:
- IS-IS无BDR角色,DIS非抢占
- LSP泛洪范围更灵活(无严格区域边界限制)
五、典型场景对比
IS-IS vs OSPF
isis是一个独立的协议并不依赖clnp,将来也能拓展为更多网络层协议服务,ospf依赖ip协议封装,本身也为ip协议服务
特性 | IS-IS(广播链路) | OSPF(广播链路) |
中心节点 | DIS(可抢占) | DR(不可抢占) |
备份机制 | 无 Backup DIS | 有 BDR |
LSA/LSP 类型 | 伪节点 LSP | Type-2 LSA(Network LSA) |
同步报文 | CSNP/PSNP | DD/LSR/LSU |
泛洪优化 | 所有路由器仅与 DIS 同步 | 非 DR/BDR 路由器间仅建立 2-Way 邻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