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心路历程见证从技术小白到收获BAT等大厂研发offer,分享一些经验和感悟

最后

今天关于面试的分享就到这里,还是那句话,有些东西你不仅要懂,而且要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能够让面试官认可你的理解,例如Handler机制,这个是面试必问之题。有些晦涩的点,或许它只活在面试当中,实际工作当中你压根不会用到它,但是你要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最后在这里小编分享一份自己收录整理上述技术体系图相关的几十套腾讯、头条、阿里、美团等公司2021年的面试题,把技术点整理成了视频和PDF(实际上比预期多花了不少精力),包含知识脉络 + 诸多细节,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以图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一部分。

还有 高级架构技术进阶脑图、Android开发面试专题资料,高级进阶架构资料 帮助大家学习提升进阶,也节省大家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时间来学习,也可以分享给身边好友一起学习。

【算法合集】

【延伸Android必备知识点】

【Android部分高级架构视频学习资源】

**Android精讲视频领取学习后更加是如虎添翼!**进军BATJ大厂等(备战)!现在都说互联网寒冬,其实无非就是你上错了车,且穿的少(技能),要是你上对车,自身技术能力够强,公司换掉的代价大,怎么可能会被裁掉,都是淘汰末端的业务Curd而已!现如今市场上初级程序员泛滥,这套教程针对Android开发工程师1-6年的人员、正处于瓶颈期,想要年后突破自己涨薪的,进阶Android中高级、架构师对你更是如鱼得水,赶快领取吧!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前言
在下本是跨专业渣考研的985渣硕一枚,经历研究生两年的学习积累,有幸于2015秋季招聘中拿到几个公司的研发岗offer,包括百度,阿里,腾讯,今日头条,网易,华为等。

(在秋招末期,有幸又拿到了滴滴和亚马逊的offer,那时已经9月份了,所以之前的文章里都没有提到过)

一路走来也遇到很多困难,也踩了很多坑,同时我自己也探索了很多的学习方法,总结了很多心得体会,并且,我对校园招聘也做了一些研究和相应的准备。在今年的秋季招聘结束以后,我也决定把这些东西全部都写成文字,做成专题,以便分享给更多未来将要参加校招的同学。

###一.大学时期的迷茫与坚定

我的本科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基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只学过c语言,然后在大三的时候接触过java,Android,以及前端开发。这时候我只是一个刚刚入门的菜鸟,还不知道软件开发的水有多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应聘了很多公司。结果可想而知,连简历筛选都没有通过。

当年我对游戏开发很有兴趣,特别是对网易游戏情有独钟,但是当我看到网易游戏研发工程师的招聘要求时,我只能望而却步,因为它要求学历至少是985的硕士。

也因为这个契机,我在大三的暑假开始准备考研,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华科作为我的目标院校。

于是,那年的下半年,我成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考研党,回想起来那确实是玩命学习的半年时间,每天稳定泡在图书馆8个小时以上,有时候学到宿舍都能学到晚上12点,那时候感觉自己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可能当一个人为了某个目标而努力时,真的会变得不一样。最终我顺利地考上了,令我意外的是,成绩还挺不错。

###二.研究生时期的方向选择
对于即将读研的同学来说,一般有两件事很重要,一件事是选择导师,一件事是选择方向。

我在刚读研的时候最头疼的也是这两件事情。首先说明一下,我读的是专硕,所以实验室一般不搞科研,有部分导师会带项目,由于我不打算在实验室做项目(因为我更希望去大公司里锻炼几年),所以我当时本着想要找实习的想法选择了导师,事实证明我的选择还是很正确的,我在研二有大段时间去参加实习,让我在大厂里有足够的时间去锻炼和学习。

而选择方向这件事,我倒是折腾了好久。研一期间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书了,当时自己的方向还不明确,所以找了很多书来看。当别人都在专研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时,我还在各种方向之间摇摆不定。

我在读研之前想做游戏开发和Android开发,于是我在网上了解对应方向的资讯,发现游戏研发的就业面比较窄。

最后,我综合公司的岗位情况,个人兴趣,以及我之前的学习经历等因素选定了Android开发,于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踏上了Android的学习之路

###三.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尽管我的入学成绩是全学院的top3,但是,我发现,作为非科班出身的我,和很多科班同学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大部分同学本科都上过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比如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等,而我以前连听都没听过,除此之外,他们一般都会几段比较完整的项目经验。至少在很多知识的层面上已经领先我很多了。而我在当时,只学了数据结构,另外接触过一些基础,有一部分项目经验,基本上就是入门水平。

于是我痛定思痛,决定好好弥补我的不足,平时一有空就去图书馆找些书来看,不论是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还是数据库等本科课程,我都会找一些对应的书籍来看,当时不太清楚其实有些课程其实不需要特地去补,以至于我连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软件测试等方面的书都特地找来看,现在想想也是挺逗比的。

由于我们上的课比较水,所以上课时间反而变成了我自学基础课程的大好时光了。所以我平时上课的时候都会带两三本书,一到两周内看完一本,虽然可能吸收的不是特别好,但是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就这样,每天我都把自己的时间填满,愣是在研一上学期看了好几本书,当时书的版本现在有的记不清了,主要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另外还有软件工程,软件测试,设计模式,等书籍。就这样,我靠着这段时间的坚持把计算机基础课程补上来了一些。

###四.历尽艰辛,终得实习

时间来到研一下半页,这时候我刚刚结束了学校的项目实训课程,在做这个项目期间,我发现自己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技术实践能力不足,android基础不扎实。这件事情也给我自己敲响了警钟,因为我计划在春招期间找一份大厂的实习,但是目前看来我的水平还远远不够。

压力之下,只有努力一条出路。于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了“留守“实验室的学习生活。为什么要在实验室学习,一是因为学习气氛好,二是因为平时大家也可以互相交流问题。每天早上9点到实验室打开电脑,晚上9点背电脑回寝室。大部分时间我会花在看书上

另外一部分时间我会用来看一些技术博客,我主要是根据面经上的知识点按图索骥,找到对应讲解该知识点的文章,那时候主要还是通过搜索引擎来找文章,当然有时候看到一些重点难点也会自己写一些博客。不过这个时期并不是我大量写博客的阶段,主要还是看一些讲解面试知识点的技术博客为主。

除此之外在面试前几天我会花时间去看这家公司的面经,搞懂每一个面经上的知识点,并且记录在我的笔记上,光是面经相关的笔记我就记了100多篇,这样的学习习惯我一直坚持到了秋招,确保每个面试知识点都能被我记住,消化,直至完全理解。

慢慢的,笔记越来越多,我参加面试的公司也越来越多,于是我开始不断完善自己的简历,总结自己的面试技巧,选择合适的网申时机。从头到尾我大概花了3个月的时间在找实习上,期间大大小小参加了20多次面试,我也从一开始面试一问三不知的菜鸟,逐渐变成了面霸,到复习末期,我对Android常见面试知识点已经了然于胸,同时也越来越自信,不管面什么大厂都不慌不忙。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个月,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到最后,实验室里每个人都拿到了心仪的实习offer。

###五.实习路上,我明白了很多

踏出学校大门,我的实习之路才刚刚开始。8个月左右的实习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但经历过这段实习之后,我才明白了很多事情。

在A场实习的日子里,我第一次了解大公司的开发流程,亲自参与项目代码的开发,我的导师会和我提需求,会指导我怎么做得更好。在这里的成长无疑是非常快速的,但我很快意识到我的问题所在,对很多技术原理,实现原理都不是特别熟悉,这段时间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都可能都有待提高。

不过由于家里的一些事情。我提前离职了,所以在A场呆的时间很短,以致于我没来得及搞懂部门项目的技术架构就走了,这也让我在离开以后感觉很遗憾,所以我下定决心在下个实习单位要好好做。

离开A场后我来到了B厂。部门给我提的需求不算太难,大部分都是一些简单的工作,但是这次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就是我不太熟悉部门的整体框架,所以在需要借鉴别人代码时偶尔会看不懂。后来部门又给了新的重构需求,此时的我开始焦虑起来,是不是应该做出一些改变呢。

终于,我找到了新的目标利用一些时间去看其他同事负责的代码,并且通过一些文档和PPT去了解这些代码的功能和意义。结合代码和文档,再加上和同时的交流,我对部门项目的架构逐渐熟悉起来,为了更好地理解每一块代码的作用,我还为一些模块的代码写了注释。

到后来,我工位上的书越来越多,我对部门的技术也越来越熟悉,有时候我还会去听公司内各个团队组织的技术分享,有空的时候看看网上的技术课程,真正地实现了自己在技术广度上的拓展。

有时候我觉得,实习生活是会骗人的,你佩戴着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工牌,和他们做着类似的事情,会让你觉得你的水平已经和他们差不多了,但事实上是,在转正之前,你和他们还差得远,所以不要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抓紧时间学习吧,把握好你在公司里的机会,合理利用公司给你提供的资源。

###六.积累与沉淀

研究生期间我有一件事情一直在坚持,那就是做笔记和写博客。

做笔记,就是记录学习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可能是面试问题,可能是一周的学习计划,也可能知识一个知识点,总归都是值得记录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积累。而对于博客,我从一开始只用于记录项目,到后来做转载,再到后来写原创,整理系列文章,则更像是一种沉淀。

但是在春招刚刚结束的这段时间,我发现一个问题,之前学过的东西忘记了很多,特别是那些理解的不够深的知识点,总是特别容易忘记。另外我发现,虽然我在笔记中记录了很多的知识点和面试题,但是往往我只看过一次,不会再去看第二次。

这也意味着,虽然记录的内容很多,但是真正消化吸收的内容很少,脑子里充斥着总是那些零碎的知识点和面试问题,对于完整的知识体系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在春招期间也不断地暴露出来,让我思考了很久。

面对如此窘境,我想做出改变,趁着现在时间充裕,我想要为这些内容做一次减法,并且借此机会,推翻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重建新的知识框架。

我打算用几点来形容这三个月的复习

  • 具体可靠的学习计划
  • 写博客整合知识点
  • 做项目巩固实践能力
  • 坚持刷题,注重方法

###七.秋招之路,砥砺前行
不管前期做了多少准备,到秋招的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从七月底第一次面试到9月基本佛系,中间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面试。

在完成知识体系重建以后,我把重点转向了另外几件事,一是完善和熟悉我的简历,以便在面试中能够比较好地发挥,二是持续刷题,保持对算法题和笔试真题的手感和熟练度,三则是看面经查缺补漏,我一直认为看面经是很重要的一项复习内容。

就这样,我一边继续复习,以便开始了一场接一场的面试接力。

起初,我面了几家小公司练手,接着阿里的提前批接踵而至,我战战兢兢地参加了阿里中间件部门的面试,面难难度还算适中,一共四轮面试,当时我的表现也还不错,问题基本都答上来了。面完不到一周以后我就收到了通过的消息,当时还有点懵。没想到第一个offer这么快就来了。

这段时间内,蚂蚁金服的两个部门也给了我面试机会,我都参加了它们的面试,并且顺利地拿到了其中一个部门的offer。由于我对蚂蚁这边的业务比较感兴趣,最终选择了蚂蚁金服的offer。

阿里提前批的胜利确实是意外之喜,但也大大地鼓舞了我,于是我又参加了百度和腾讯的提前批面试,由于百度的提前批不走流程,一共有四个部门面试了我,每个部门都有2到3轮面试,总计约为12次面试,到后来我已经快晕了,看到百度的电话就害怕,由于面试次数太多,有时候发挥确实也不是很好,我也没有特别在意,只当是在锻炼自己了。

百度的面试难度每个部门不一样,但是每次面试必写算法题,一写算法题,时间至少就是一个小时以上,每次面试完都有一种身体被掏空的感觉。

经历了百度面试的摧残以后,我手写算法的速度也变快了,很多坑也被我填上了。接下来面对腾讯的面试,我也是既激动又担心,腾讯的面试难度比较大,对于操作系统和网络的知识喜欢深挖,问的东西也很有深度,面完前三面以后,第四面拖了3周才进行。当时三面面试官对我的评价比较好,也让我信心爆棚了好久。

在等待腾讯终面的期间,我参加了今日头条的面试,当时有幸拿到了一个白金码,免去笔试,事实证明白金码作用真的很大。头条的面试难度和腾讯差不多,三轮面试,同样需要写各种算法,由于是视频面试,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头条的面试官真的非常高冷啊。面完头条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应该挂了吧。没想到最后还是给了offer。

结束这几家大厂的面试之后,我觉得我的秋招已经接近尾声了,不过由于之前投的比较多,所以我又面了几家大公司,如网易,华为,快手等。到9月上旬的时候,我接连收到了bat和头条,网易的意向书,阿里最早,腾讯最晚,每收到一封意向书我都很开心,没想到最后我真的可以集齐bat等大厂的offer。

9月以后,除了偶尔和同学做几场大厂的笔试,我基本就佛系了。直到后来一些外企例如亚马逊,大摩开始笔试面试,我才又重新回到了状态。

最后

其实Android开发的知识点就那么多,面试问来问去还是那么点东西。所以面试没有其他的诀窍,只看你对这些知识点准备的充分程度。so,出去面试时先看看自己复习到了哪个阶段就好。

下图是我进阶学习所积累的历年腾讯、头条、阿里、美团、字节跳动等公司2019-2021年的高频面试题,博主还把这些技术点整理成了视频和PDF(实际上比预期多花了不少精力),包含知识脉络 + 诸多细节

整理不易,望各位看官老爷点个关注转发,谢谢!祝大家都能得到自己心仪工作。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https://bbs.csdn.net/topics/618156601)**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29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