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排序算法】哈希直接定址法的变形应用:计数排序(优化版)

计数排序又称为鸽巢原理是一种非比较排序,它是一种经典算法值得我们来学习一下。

计数排序是一个非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该算法于1954年由 Harold H. Seward 提出。它的优势在于在对一定范围内的整数排序时,它的复杂度为Ο(n+k)(其中k是整数的范围),快于任何比较排序算法。 [1] 当然这是一种牺牲空间换取时间的做法,而且当O(k)>O(n*log(n))的时候其效率反而不如基于比较的排序(基于比较的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在理论上的下限是O(n*log(n)), 如归并排序堆排序

计数排序的特性总结:
1. 计数排序在数据范围集中时,效率很高,但是适用范围及场景有限。
2. 时间复杂度:O(MAX(N,范围))
3. 空间复杂度:O(范围)
4. 稳定性:稳定
计数排序的代码实现:
进行计数排序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要考虑如果待排序的数是负数,我们要如何处理。
我们的思路是:先求出待排序数组中的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在通过求出的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来创建一个计数数组其元素个数是max-min+1,遍历待排序数组,将其待排序的值经过a[i]-min(这是利于待排序数组中的负数排序)与计数数组中的索引值(与a[i]-min相同的值)一一对应增加其索引值所对应的计数数组元素值。


	void CountSort(int* a, int n)
	{
		int max = a[0];
		int min = a[0];
		//选出待排序数组中的的最小和最大的值
		for (int i = 0;i < n;i++)
		{
			if (a[i] < min)
				min = a[i];
			if (a[i] > max)
				max = a[i];
		}
		int range = max - min + 1;//计数数组中的元素个数
		int* countA = new int[range] {0};//开辟一个元素个数为range的计数数组

		//统计待排序数组中各元素的出现次数
		for (int i = 0;i < n;i++)
		{
			countA[a[i] - min]++;
		}
		int k = 0;

		//排序
		for (int j = 0;j < range;j++)
		{
			while (countA[j]--)
			{
				a[k++] = j + min;

			}
		}
		delete[] countA;
		countA = nullptr;
	}
	

我们对该算法进行试验: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rr[] = { 3,5,2,1,1,8,6,7,0 };
		CountSort(arr, sizeof(arr) / sizeof(arr[0]));
		for (auto e : arr)
		{
			cout << e <<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