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21年 全国地级市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原始数据+代码+测算结果.zip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2401_84585615/89575332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2401_84585615/89575332
数字经济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经济活动的各类经济行为,其发展水平的评估对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了解2000年至2021年全国地级市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研究者们构建了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该指数主要通过以下关键指标进行测算:
1. 互联网普及率:衡量一定区域内互联网使用的广泛程度,通常以上网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
2.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占比:反映数字经济对就业市场的直接影响,体现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3. 人均电信业务总量:表示每个居民平均使用的电信业务的规模和水平,反映了通信服务的普及程度。
4. 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衡量移动通信的普及程度,体现了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覆盖情况。
5.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评估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和便利性,主要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
在测算方法上,研究者们采用了熵值法。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信息熵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此来测算综合指数。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得指数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至2021年间,全国地级市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发达城市的指数值显著高于内陆城市。此外,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的经济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
指标
年度、省代码、省、市代码、地级市名称、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相关产出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数字化普惠金融指数、互联网相关从业人员数
参考文献:赵涛等人-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
张雪玲等-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及其应用初探[J].浙江社会科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