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公网地址和私网地址,真的好详细!(包含开源免费的api)

IP简介

IP是整个TCP/IP协议族的核心,也是构成互联网的基础。IP位于TCP/IP模型的网络层(相当于OSI模型的网络层),它可以向传输层提供各种协议的信息,例如TCP、UDP等;对下可将IP信息包放到链路层,通过以太网、令牌环网络等各种技术来传送。
为了能适应异构网络,IP强调适应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可靠性做了一定的牺牲。IP不保证分组的交付时限和可靠性,所传送分组有可能出现丢失、重复、延迟或乱序等问题。

本机IP

本机IP,通常是指设备在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中的IP地址。
局域网是一种小范围内的网络,一般用于一个建筑物、校园或者企业内部。
在局域网中,设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MAC地址实现的。本机IP 地址通常由局域网内的路由器或DHCP服务器分配,它是一个动态的、临时的地址。
当设备连接到局域网时,DHCP服务器会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给该设备;当设备断开连接时,该IP地址会被回收,以便再次分配给其他设备。
,

查看本机IP

Windows 系统
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也可用windows自带的快捷键,win r)即打开了windows命令程序解释窗口(cmd.exe)→
接着输入ipconfig/all 后回车就能知道本机的IP地址信息,可以在命令提示符里面输入 ping 加上域名就可以查看域名网络状况了。若需要生成文本格式,则输入ipconfig/all >>存储地址:文件名.文件格式后缀。例如ipconfig/all >>d:IP.txt。这样就可以在D盘根目录生成一个包含本机IP地址信息的名为IP的TXT文件。

回送地址

原本属于A类地址范围内的IP地址127.0.0.0~127.255.255.255却并没有包含在A类地址之内。
任何一个以数字127开头的IP地址(127.x.x.x)都叫做回送地址。它是一个保留地址,最常见的表示形式为127.0.0.1。
在每个主机上对应于IP地址127.0.0.1有个接口,称为回送接口。IP协议规定,当任何程序用回送地址作为目的地址时,计算机上的协议软件不会把该数据报向网络上发送,而是把数据直接返回给本主机。因此网络号等于127的数据报文不能出现于任何网络上,主机和路由器不能为该地址广播任何寻径信息。回送地址的用途是,可以实现对本机网络协议的测试或实现本地进程间的通信。,

广播地址

所有主机号部分为1的地址是广播地址。广播地址分为两种:直接广播地址和有限广播地址。
在一特定子网中,主机地址部分为全I的地址称为直接广播地址。一台主机使用直接广播地址,可以向任何指定的网络直接广播它的数据报,很多IP协议利用这个功能向一个子网上广播数据。
32个bit全为l的IP地址(即255.255.255.255)被称为有限广播地址或本地网广播地址,该地址被用作在本网络内部广播。使用有限广播地址,主机在不知道自己的网络地址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本子网上所有的其他主机发送消息。
广播地址不像其他的IP地址那样分配给某台具体的主机。因为它是指满足一定条件的一组计算机。广播地址只能作为IP报文的目的地址,表示该报文的一组接收者。,

0地址

主机号为0的IP地址从来不分配给任何-一个单个的主机号为0,例如,202.112.7.0就是--个典型的C类网络地址,表示该网络本身。
网络号为0的IP地址是指本网络上的某台主机。例如如果一台主机(IP地址为202.112.7.13)接收到一个IP报文,它的目的地址中网络号部分为0,而主机号部分与它自己的地址匹配(即IP地址为0.0.0.13),则接收方把该IP地址解释成为本网络的主机地址,并接收该IP数据报。
0.0.0.0代表本主机地址。网络上任何主机都可以用它来表示自己。

组播地址:D类IP地址就是组播地址

即在224.0.0.0~239.255.255.255范围内的每个IP地址,实际上代表一组特定的主机。
组播地址与广播地址相似之处是都只能作为IP报文的目的地址,表示该报文的一组接收者,而不能把它分配给某台具体的主机。
组播地址和广播地址的区别在于广播地址是按主机的物理位置来划分各组的(属于同一个子网),而组播地址指定一个逻辑组,参与该组的计算机可能遍布整个Internet。组播地址主要用于电视会议、视频点播等应用。
网络中的路由器根据参与的主机位置,为该组播的通信组形成一棵发送树。服务器在发送数据时,只需发送一份数据报文,该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相应的组播地址。路由器根据已经形成的发送树依次转发,只是在树的分岔点处复制数据报,向多个网络转发一份副本。经过多个路由器的转发后,则该数据报可以到达所有登记到该组的主机处。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源端主机的负担和网络资源的浪费。,

D类IP地址

D类IP地址在历史上被叫做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即组播地址。在以太网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组应该在这个网络中应用接收到一个分组的站点。多播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10”,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

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8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容纳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

A类IP地址 地址范围1.0.0.1到127.255.255.254 (二进制表示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有209万余个网络。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C类IP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二进制表示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2=254台,

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6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有16384个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B类IP地址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二进制表示为: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1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2次方-2=65534台。



 

ip查询:

        ip归属地查询API接口

        本地ip查询API接口



点击加入:726488860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便捷数据网」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php.wenxuesucai.com/promotion/index.php

  • 20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Linux内核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抽象层,负责管理系统的资源、调度任务、提供驱动程序等功能。 Linux内核采用分层的架构,包括硬件抽象层、系统调用层、进程管理层、件系统层和络层等。硬件抽象层负责将不同硬件设备的接口统一起来,使得上层的软件可以方便地与硬件进行通信。系统调用层提供了一组API供用户进程调用,如件操作、络通信等。进程管理层负责进程的创建、销毁以及调度等任务。件系统层负责件的管理和存储。络层负责络协议的实现和络通信。 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当一台计算机启动时,BIOS会加载内核映像到内存中,并执行启动代码。然后,内核初始化各种数据结构、驱动程序和关键服务。接下来,内核创建一个初始的用户空间进程,称为init进程。init进程是所有其他进程的祖先进程。在此之后,内核根据调度算法来决定哪个进程可以使用CPU,并依次执行。同时,内核会提供一个中断机制,以便处理硬件事件的优先级。 内核还提供了许多系统调用供用户进程调用,以实现对各种功能的访问。当用户进程需要操作件、创建进程或进行络通信时,会通过系统调用将请求传递给内核,由内核代表用户进程执行相应的操作。内核通过调度算法来分配CPU时间片,并通过虚拟内存管理来管理内存资源的分配和回收。 总而言之,Linux内核是一个高度可配置和模块化的操作系统内核,通过分层架构和系统调用机制实现了对硬件的抽象和对用户进程的管理。了解Linux内核的架构和工作原理,有助于深入理解Linux操作系统以及开发和调试相关应用程序。 ### 回答2: 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内核,其设计目标是为了在不同的计算机硬件平台上提供高效的、稳定的和安全的操作系统服务。 Linux内核的架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件系统管理。 在进程管理方面,Linux内核使用了多任务处理技术,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进程。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通过调度算法可以合理分配CPU时间片,优化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在内存管理方面,Linux内核使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将物理内存和逻辑内存进行了映射,使得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当物理内存不足时,Linux内核会通过页面置换算法将暂时不使用的页写入磁盘交换空间,以释放物理内存供其他进程使用。 在件系统管理方面,Linux内核支持多种件系统,包括传统的ext3和ext4件系统,以及现代的Btrfs和XFS件系统。它负责件的读写操作,以及件的权限控制和磁盘空间的管理。 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启动引导程序将内核加载到内存中,并进行初始化。然后,内核分配一部分内存作为内核空间,用于存放内核代码和数据结构。接着,内核根据系统的硬件配置进行设备的初始化和驱动程序的加载。之后,内核根据系统的启动参数和配置件进行一系列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启动系统服务和加载用户程序。最后,内核进入主循环,不断地处理中断、调度进程、管理内存和件系统,以提供稳定的操作系统服务。 总之,Linux内核是一个复杂而高效的软件系统,它通过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件系统管理等功能,实现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了解Linux内核的架构和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优秀的开源操作系统。 ### 回答3: Linux内核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内核,由一个核心程序和一组通用的系统工具组成。它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硬件设备、管理系统资源、实现进程管理、件系统和络功能等。 Linux内核的架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用户空间包括用户应用程序,如图形界面、终端程序等,它们通过系统调用接口与内核进行通信。内核空间包括内核核心的数据结构和程序,用于管理和控制硬件资源。 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进程管理:内核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它使用进程描述符(task_struct)来跟踪进程的状态和资源使用情况,并根据调度算法分配CPU时间片给不同的进程。 2. 内存管理:内核负责管理系统的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物理内存管理包括内存分配和释放,虚拟内存管理包括页面置换和页面回写等策略,以优化内存的使用效率。 3. 件系统:内核提供件系统接口,管理件和目录的创建、读写和删除等操作。它通过虚拟件系统层(VFS)将不同的件系统统一管理,如ext4、NTFS等。 4. 设备驱动:内核提供了访问硬件设备的接口,通过设备驱动程序与硬件交互。不同的硬件设备需要不同的驱动程序,如卡、显卡、声卡等。 5. 络功能:内核提供TCP/IP协议栈和络设备驱动程序,用于实现络通信功能。它提供络连接的建立、数据传输和断开等功能,支持各种络协议,如HTTP、FTP、SSH等。 总的来说,Linux内核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功能强大的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和提供操作系统的各种功能。通过深入理解其架构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Linux操作系统。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