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
目录
在现代软件系统的开发中,缓存技术被广泛应用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然而,缓存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中缓存穿透、缓存击穿和缓存雪崩是比较常见的三种情况。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种情况的概念、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一、缓存穿透
(一)概念
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由于缓存中没有该数据,所有的请求都会落到数据库上,从而导致数据库压力过大,甚至可能使数据库崩溃。
(二)原因
- 业务代码本身存在问题,例如对输入数据的校验不严格,导致一些非法或不存在的数据被频繁查询。
- 恶意攻击,攻击者故意构造大量不存在的数据进行查询,以消耗系统资源。
(三)解决方案
- 对输入数据进行严格的校验,比如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白名单等方式过滤非法数据。
- 对于不存在的数据,可以在缓存中设置一个空值或者特定的标识,并设置较短的过期时间,这样下次查询时可以快速返回,而不会直接打到数据库。
- 使用布隆过滤器,在查询数据之前先通过布隆过滤器判断数据是否可能存在,如果不存在则直接返回,避免对数据库的查询。
- 访问频率控制:对异常访问进行频率控制,如限制在一定时间内的访问次数。
二、缓存击穿
(一)概念
缓存击穿是指一个非常热点的数据,在缓存过期的一瞬间,同时有大量的请求来访问这个数据,由于缓存中没有该数据,这些请求都会落到数据库上,从而导致数据库压力瞬间增大。
(二)原因
- 缓存过期时间设置不合理,对于热点数据设置的过期时间过短。
- 高并发场景下,大量请求同时访问同一个热点数据,而此时该数据恰好过期。
(三)解决方案
- 对于热点数据,可以设置永不过期,或者在缓存即将过期时主动延长缓存的过期时间。
- 加互斥锁,当第一个请求发现缓存中没有数据时,对该数据加锁,其他请求等待,直到第一个请求从数据库中查询到数据并写入缓存后,其他请求再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三、缓存雪崩
(一)概念
缓存雪崩是指在某一时刻,缓存中大量的数据同时过期,或者缓存服务出现故障,导致所有的请求都落到数据库上,从而使数据库压力瞬间增大,甚至可能导致数据库崩溃。
(二)原因
- 缓存服务器宕机或网络故障。
- 大量缓存数据设置了相同的过期时间。
(三)解决方案
- 构建高可用的缓存集群,当一台缓存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其他服务器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 随机设置缓存的过期时间,避免大量数据同时过期。
- 增加降级措施,当缓存出现问题时,可以返回默认数据或者使用备用数据源。
总之,缓存穿透、缓存击穿和缓存雪崩是在使用缓存技术时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对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