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张图带你搞懂 Java 数据结构,从此想不飘都难!

此时 ArrayList 中第 5 个位置以后的元素将会向后移动。

准备把 23 从 ArrayList 中移除。

此时下标为 7、8、9 的元素往前挪。

简单总结一下 ArrayList 的时间复杂度,方便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作为参考。

1、通过下标(也就是 get(int index))访问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O(1),因为是直达的,无论数据增大多少倍,耗时都不变。

2、添加一个元素(也就是 add())的时间复杂度为 O(1),因为直接添加到末尾。

3、删除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因为要遍历列表,数据量增大几倍,耗时也增大几倍。

4、查找一个未排序的列表时间复杂度为 O(n),因为要遍历列表;查找排序过的列表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因为可以使用二分查找法,当数据增大 n 倍时,耗时增大 logn 倍(这里的 log 是以 2 为底的,每找一次排除一半的可能)。

2)链表

链表在物理存储空间是不连续的,但每个节点要么知道它的下一个节点是谁,要么知道它的上一个节点是谁,仿佛就像我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却心有灵犀一点链。像 LinkedList 就是最典型的链表结构,通过引用相互链接。

LinkedList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称之为节点(Node),每一个节点都包含三个项目:其一是元素本身,其二是指向下一个元素的引用地址,其三是指向上一个元素的引用地址。

LinkedList 看起来就像下面这个样子:

  • 第一个节点由于没有前一个节点,所以 prev 为 null;

  • 最后一个节点由于没有后一个节点,所以 next 为 null;

  • 这是一个双向链表,每一个节点都由三部分组成,前后节点和值。

相比 ArrayList,LinkedList 有以下优势:

1、LinkedList 允许内存进行动态分配,这就意味着内存分配是由编译器在运行时完成的,我们无需在 LinkedList 声明的时候指定大小。

2、LinkedList 不需要在连续的位置上存储元素,因为节点可以通过引用指定下一个节点或者前一个节点。也就是说,LinkedList 在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时候代价很低,因为不需要移动其他元素,只需要更新前一个节点和后一个节点的引用地址即可。

3)栈

栈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据结构,它就像一摞盘子,第一个放在最下面,第二个放在第一个上面,第三个放在第二个上面,最后一个放在最上面。栈遵循后进先出的原则,也就是“Last In First Out”(简称 LIFO)——最后的一个进的,最先出去。

对于栈这样一个数据结构来说,它有两个常见的动作:

  • push,中文释义有很多种,我个人更喜欢叫它“压入”,非常形象。当我们要把一个数据放入栈的顶部,这个动作就叫做 push

  • pop,同样的,我个人更喜欢叫它“弹出”,带有很强烈的动画效果,有没有?当我们要从栈中移除一个数据时,这个动作就叫做 pop

4)队列

队列,只允许在队尾添加数据,队首移除数据。队列在 Java 中的出现频率非常高,有各种不同的类来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像优先级队列 PriorityQueue、延时队列 DelayQueue 等等。队列遵循的是 First In First Out,缩写为 FIFO,也就是先进先出,第一个进入队列的第一个先出来。

再来说非线性数据结构。

1) 树

树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结构,它是由 n(n>0)个有限节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之所以叫“树”,是因为这种数据结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倒挂的树,只不过根在上,叶在下。树形数据结构有以下这些特点:

  • 每个节点都只有有限个子节点或无子节点;

  • 没有父节点的节点称为根节点;

  • 每一个非根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

  • 除了根节点外,每个子节点可以分为多个不相交的子树。

下图展示了树的一些术语:

根节点是第 0 层,它的子节点是第 1 层,子节点的子节点为第 2 层,以此类推。

  • 深度:对于任意节点 n,n 的深度为从根到 n 的唯一路径长,根的深度为 0。

  • 高度:对于任意节点 n,n 的高度为从 n 到一片树叶的最长路径长,所有树叶的高度为 0。

树又可以细分为下面几种:

1、普通树:对子节点没有任何约束。

2、二叉树:每个节点最多含有两个子节点的树。 二叉树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多种。

2.1、普通二叉树:每个子节点的父节点不一定有两个子节点的二叉树。

2.2、完全二叉树:对于一颗二叉树,假设其深度为d(d>1)。除了第 d 层外,其它各层的节点数目均已达最大值,且第 d 层所有节点从左向右连续地紧密排列。

2.3、满二叉树:一颗每一层的节点数都达到了最大值的二叉树。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像下图这样(每一层都是满的),满足每一层的节点数都达到了最大值 2。

3、二叉查找树:英文名叫 Binary Search Tree,即 BST,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任意节点的左子树不空,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节点的值;

  • 任意节点的右子树不空,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节点的值;

  • 任意节点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查找树。

3.1、平衡二叉树:当且仅当任何节点的两棵子树的高度差不大于 1 的二叉树。由前苏联的数学家 Adelse-Velskil 和 Landis 在 1962 年提出的高度平衡的二叉树,根据科学家的英文名也称为 AVL 树。

平衡二叉树本质上也是一颗二叉查找树,不过为了限制左右子树的高度差,避免出现倾斜树等偏向于线性结构演化的情况,所以对二叉搜索树中每个节点的左右子树作了限制,左右子树的高度差称之为平衡因子,树中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绝对值不大于 1。

平衡二叉树的难点在于,当删除或者增加节点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左旋或者右旋的方式来保持左右平衡。

红黑树是一种常见的平衡二叉树,节点是红色或者黑色,通过颜色的约束来维持着二叉树的平衡:

  • 每个节点都只能是红色或者黑色

  • 根节点是黑色

  • 每个叶节点(NIL 节点,空节点)是黑色的。

  • 如果一个节点是红色的,则它两个子节点都是黑色的。也就是说在一条路径上不能出现相邻的两个红色节点。

  • 从任一节点到其每个叶子的所有路径都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4、B 树:一种对读写操作进行优化的自平衡的二叉查找树,能够保持数据有序


,拥有多于两个的子树。

5、B+ 树:B 树的变体。

,能够保持数据有序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D5QGlfSz-1716194658357)]

,拥有多于两个的子树。

5、B+ 树:B 树的变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