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51 单片机是初学者学习单片机的理想入门选择,了解一些必备常识,能让你在学习 51 单片机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一、为什么初学单片机要从 51 单片机开始
(一)易于理解和学习
1、硬件架构清晰:51 单片机内部结构相对简单,由 CPU、RAM、ROM、定时器 / 计数器和 I/O 接口等基本模块组成,初学者能够轻松掌握各模块的功能与原理,快速搭建起对单片机硬件的认知框架。
2、指令系统简洁:指令数量有限且功能明确,像算术、逻辑运算和数据传输等指令,操作数与操作码清晰易懂,有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编程基础,实现简单功能。
(二)学习资源丰富
1、资料丰富多样:作为一款经典单片机,51 单片机相关的学习资料极为丰富,涵盖纸质书籍、电子文档、网络教程以及论坛等多种形式,从基础知识到应用案例,一应俱全,方便初学者随时查阅学习。
2、开发工具成熟:如 Keil C51 等集成开发环境,界面友好,具备代码编写、编译、调试等功能,且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初学者能够迅速上手,开展开发工作。
(三)应用广泛且经典
1、应用领域广泛:51 单片机在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家电控制和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初学者可通过大量经典案例,了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式,提升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利于知识拓展:掌握 51 单片机后,再学习其他类型的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会更轻松,因为它们在硬件架构、指令系统和开发流程等方面存在相似性或继承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开发成本低廉
1、设备价格亲民:学习 51 单片机所需的开发板、下载器等实验设备价格较为便宜,通常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经济成本低,适合初学者购买使用。
2、开源资源丰富:网络上有大量开源的 51 单片机项目和代码,可供初学者参考借鉴,既能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又能通过开源社区与他人交流分享,共同进步。
二、什么是51单片机
51 单片机,准确地说是指英特尔公司推出的 MCS-51 系列单片机。
1980 年,Intel推出 MCS-51 系列单片机。MCS-51单片机是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这一系列单片机包括了许多品种,如8031,8051,8751,8032,8052,8752等。其中 8051 是最早最典型的产品,后续以 8051 单片机内核拓展出来的单片机都叫做 51 单片机。
该系列其它单片机都是在8051单片机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的增、减、改变而来的,所以人们习惯于用8051来称呼MCS-51系列单片机。
三、51单片机的主要组成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CPU)
CPU 是 51 单片机的核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1、运算器:能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与或非等逻辑运算,以及数据的传送、移位等操作。例如在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时,会用到算术运算得出实际测量值。
2、控制器:负责对指令进行译码、分析,然后根据指令要求发出各种控制信号,协调单片机各部分工作。比如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从程序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执行。
(二)存储器
51 单片机的存储器包括 ROM 和 RAM。
ROM的全称为 Read - Only Memory,翻译过来就是只读存储器,相当于电脑的硬盘。在一些文章中,ROM被称为程序存储器,这并不准确,严格来说,“只读存储器” 才是更准确的定义,“程序存储器” 是其常见的应用场景。
RAM的全程为 Random Access Memory,翻译过来就是随机存储器,相当于电脑的运行内存。在一些文章中,RAM被称为随机存储器,这并不准确,“随机存储器” 才是其准确的名称,“数据存储器” 是对其功能的一种描述。
1、只读存储器(ROM):用于存放编写好的程序和固定数据。正常运行时只能读取不能写入,保证程序不被随意修改。例如,一些嵌入式系统的启动程序就存储在此。8051 内部有 4KB 的 ROM,还可通过外部扩展至 64KB。
2、随机存储器(RAM):用于存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临时数据和中间结果。具有易失性,断电后数据丢失。它分为片内和片外两部分,片内 RAM 容量较小但速度快,8051 片内有 128B 的 RAM,可用于存放变量;片外 RAM 可扩展到 64KB,适合存储大量数据。
(三)输入 / 输出(I/O)接口
I/O 接口用于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51单片机有4个8位并行 I/O 口(P0 - P3)。
1、P0 口:是一个双向 8 位三态 I/O 口,既可以作为通用 I/O 口使用,也可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作为低 8 位地址线和数据线复用。例如连接外部的 LED 灯组来显示不同状态。
2、P1 口:是一个准双向通用 I/O 口,通常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如按键、传感器等,作为输入或输出信号的通道。
3、P2 口:也是准双向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可作为高 8 位地址线使用;也可当作通用 I/O 口。
4、P3 口:是一个多功能口,除了作为通用I/O口外,每个引脚还有第二功能。如 P3.0(RXD)和P3.1(TXD)用于串行通信,P3.2(INT0)和 P3.3(INT1)用于外部中断输入等。
(四)定时器 / 计数器
定时器 / 计数器用于实现定时控制和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
51 单片机通常有 2 个 16 位定时器 / 计数器(T0 和 T1),它们可以工作在不同的模式下。
例如,在定时模式下,可通过设置定时器的初值,实现精确的定时功能,如控制 LED 灯的闪烁间隔;在计数模式下,能对外部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如统计流水线上产品的数量。
(五)串行通信接口
串行通信接口用于实现单片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输。
51单片机的串行口是一个全双工通信接口,可工作在不同的通信模式下,实现与外部设备(如计算机、其他单片机等)进行数据交换。例如,通过串口将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发送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显示。
(六)中断系统
中断系统使单片机能够对外部或内部的紧急事件做出快速响应。
51 单片机有 5 个中断源,包括 2 个外部中断(INT0 和 INT1)、2 个定时器 / 计数器中断(TF0 和 TF1)和 1 个串行口中断(RI 或 TI)。
当有中断事件发生时,单片机可以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去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处理完后再返回原来的程序继续执行。比如,当外部设备有紧急数据需要处理时,可通过外部中断通知单片机。
四、市面上常见的MCS-51系列单片机
(一)ATMEL89系列单片机
1、核心特点:基于 8051 内核,集成Flash 存储器(可反复擦写),经典低功耗单片机,广泛用于入门级开发(如电子设计、小设备控制)。
2、命名规则:遵循 AT89C(LV/S)XXXX-XXXX 格式。
(1)前缀:AT
AT:固定前缀,表示由Atmel 公司生产(区别于 STC 等其他厂商)。
(2)型号:89C (LV/S) XXXX
① 89
8 代表 8 位单片机(基于 8051 内核)
9 表示内部集成Flash 存储器(区别于无 ROM 的 “0” 或 EPROM 的 “7)
②后缀字母(C/LV/S)
“C” 表示采用CMOS 工艺,低功耗
“LV” 表示是低电压版本,支持 2.7V~6V 工作(标准 C 系列为 5V)
“S” 表示支持ISP在线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
③XXXX(型号数字):代表Flash 存储器容量和特性,下列为常见型号。
51:4KB Flash,128B RAM(基础款)
52:8KB Flash,256B RAM,3 个定时器(比 51 多 1 个)
1051:1KB Flash,20引脚(精简版,无串口)
8252:8KB Flash,支持 SPI、Watchdog(高端型号)
(3)后缀:-XXXX(四位参数,以 “-” 分隔)
①第一位:速度(MHz)
如12(12MHz)、16(16MHz)、20(20MHz)、24(24MHz)。但是实际最高频率受型号和工艺限制,如 AT89C51 最高 12MHz,AT89S52 可达 24MHz。
②第二位:封装类型
D:表示陶瓷封装
J:表示PLCC封装(塑料 J 引线)
P:表示塑料双列直插DIP封装(最常见)
S:表示SOIC封装(小外形)
Q:表示PQFP封装(四方扁平)
A:表示TQFP封装(薄型四方扁平)
W:表示裸芯片封装(极少用)
③第三位:温度范围
C:商业级(0℃~+70℃,民用设备)
I:工业级(-40℃~+85℃,工业控制)
A:汽车级(-40℃~+125℃)
M:军用级(-55℃~+150℃)
④第四位:工艺标识
空:标准工艺
/883:符合 MIL-STD-883 军工标准(如军用型号)
例如:单片机型号为“AT89C51-12PI”,则表示该单片机是ATMEL公司的Flash单片机,采用CMOS结构,速度为12MHz,封装为塑封双列DIP直插,工业级产品,按标准处理工艺生产。
(二)STC系列单片机
1、核心特点:STC 单片机是国产高性价比 8051 单片机,支持串口直接下载程序(无需编程器),1T 单周期内核速度比传统 8051 快 12 倍,集成 ADC、PWM、EEPROM 等外设,支持 2-5.5V 宽电压和 1uA 超低待机功耗,价格不到进口同类产品一半,适合学生创客(易上手)、工程师(省外围)和工业设备(抗干扰)。
2、命名规则:命名从左到右依次“STC+系列+工作电压+存储 - 工作频率+工作温度 - 封装类型+管脚数目”。下面由《STC89C52系列单片机指南》的一张图作详细说明:
Tip:引用内容仅供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接下来我们来举一个例子:“STC89C52RC - 35I - PDIP40”,其含义理解为:
“STC”:代表宏晶科技(STC)的品牌标识
“89”:表示该单片机属于 STC89 系列,采用经典的 51 内核,支持 6T/12T 模式
“C”:工作电压为标准的 5V(3.3 - 5.5V)
“52”:说明程序存储器(Flash)容量为 8KB
“RC”:“R” 表示内置复位电路,“C” 表示采用 CMOS 工艺且为 6T 模式,速度比传统 12T 模式快两倍
“35”:最高工作频率为 35MHz
“I”:温度范围为工业级( - 40℃ 到 85℃)
“PDIP40”:封装类型为双列直插式封装,有 40 个引脚
以上内容即为51单片机入门的必备常识,创作时间较长,麻烦给个三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