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除氟工艺比较



现代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高浓度含氟废水。这些废水中氟离子浓度普遍超过10mg/L,严重污染了自然水体,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工业界开发了多种除氟工艺,其中沉淀法和吸附法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方法。

沉淀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通过向废水中投加钙盐等化学试剂,使氟离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氟化钙(CaF₂)沉淀,从而从废水中去除氟离子。沉淀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生成的氟化钙沉淀包裹在氢氧化钙(Ca(OH)₂)颗粒表面,导致石灰(常用作钙盐来源)的溶解度降低,使用量增大。此外,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往往难以降至国家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通常要求氟离子浓度小于1mg/L),且产生的泥渣量大,处理困难。

吸附法:该方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废水或经预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含氟废水流经装有固体吸附剂的接触床,氟离子与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发生离子交换或化学反应,从而被吸附去除。吸附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但存在成本高、操作繁琐的缺点。此外,吸附剂需要定期再生,以恢复其吸附能力。再生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再生液需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除了沉淀法和吸附法外,还有冷冻法、超滤除氟法、电渗析等除氟工艺。然而,这些方法或因成本高、或因效率低,目前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CH-87特种树脂除氟工艺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该工艺利用特种树脂对氟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实现了废水中氟离子的深度去除。经过处理,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可降至1ppm以下,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在新工艺方面,絮凝-气浮-吸附相结合的方法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除氟工艺。该方法通过先向废水中投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较大的絮体;然后利用气浮装置将絮体从废水中分离出来;最后通过吸附法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氟离子。这种方法结合了多种处理技术的优点,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

针对工业上矿石开采、金属冶炼等行业排放的含氟废水,仍需加强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废水在排放前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科研机构和工业界应继续探索更加高效、经济的除氟工艺,为保护自然水体和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