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 0~10V 输出电路的实现_0-10v输出芯片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单片机供电系统为: 0 ~ 3.3V。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 0 ~ 3.3 V 放大 3倍,实现 0~ 10V 的输出。

放大电路当然是使用运放实现,在我的另外一篇博文里面总结过运放的常用电路:

常用运放电路总结记录

这里我们用到的是同相比例运放电路,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C1 为单片机的 DAC 输出,0 ~ 3.3V ,放大 3 倍。

R2 选择 3.3K 还是因为运放的对称性,选择与 R4 和 R3 并联电阻相等的阻值。

本文是电路总结记录,至于电路的效果,我需要看一看是否需要后续补充到文中,因为除了专用芯片,这种用 单电源供电的 普通运放 搭建的电路多少会存在一些问题,最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能否输出 0 V。

更新测试效果,第一种使用 DAC 直接放大3倍,感觉直接看起来还是挺满意的,直接上测试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我通过自己手动设置 DAC 的值,输出的不同状态效果。

二、PWM 加滤波电路

第二种方式,使用 PWM 加滤波电路。

2.1 PWM 输出 DAC

如何让 PWM 波形变成模拟量输出,那就是加上滤波电路,经过一个滤波电路,可以使得PWM变成DAC输出。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具体的 滤波器的基础分析,我应该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说明,这里我们只是提一下,知道使用 RC 滤波器可以使得 PWM 输出变成模拟电压。

上图只使用一个 RC 的滤波电路称为一阶滤波电路。

为了使得输出更加平滑,我们会使用二阶甚至多阶滤波电路。

为了使得带载能力更强,我们会使用后面接电压跟随器等运放电路。

2.2 PWM 接滤波器的RC值选择说明

对于 RC 滤波器的 RC值选择,是新手难以理解处理的一个点,这也是滤波器设计的重点之一。

我们都知道,RC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

fc=1/2πRC

这个公式非常重要,了解 RC 滤波器必须牢记的公式,截止频率公式。

截止频率实际上是输入信号幅度降低 3dB 的频率。截止频率也称为 -3 dB频率

简单几点说明(当然,如果要具体算式分析,可自行网上搜索,博主还没有写过 RC 滤波器的文章 = =!):

  • R 越小,输出损耗越大
  • R 越大,噪声纹波越大
  • C 越小(比如到达 pf 级别后),越容易被寄生电容影响
  • C 越大(比如比较大的 uf 级别后),因为电容越大,普通情况下就只能使用电解电容,但是电解电容的高频特性很差,在 RC 滤波器中尽量不要使用电解电容

说来说去,这不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 =! 实际上就是这样,这种低成本的电路没有完美的,我们总做的就是一个权衡,在有限的成本规定范围内,设计出一个满足需要的电路。

对于本文我们的 PWM 而言,其本质上是一种高频脉冲信号,其中的高频分量会被低通滤波器滤掉,只有低频分量才能通过滤波器,形成模拟信号输出。我们要保证 PWM 的频率 远大于 RC 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至少在 10 倍以上甚至数十倍,因为越往上的频率信号,滤波的效果越来越好。

很遗憾在给 PWM 信号做滤波的时候并没有一个完美的固定值范围告诉大家,一般来说 ,保持电阻在 K 级别,数百欧姆到 K级别都可以,然后电容 nf 级别,nf 到 1uf,当然这只是普通情况,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涉及到的细节需要经过很多的分析,但是大家放心,在一般使用中,即便你不知道如何选择,根据网上你能找到的参考 “经验值” ,你也可以完成电路的设计。

重要的是在你按照经验值设计完电路发现问题了以后知道如何去查找问题,如何去调整参数,这是硬件设计的关键所在。

2.3 0~ 3.3V PWM 输出 0 ~10V

方案一:RC 滤波器

上面简单的说明了一下,那么上一下我们本次测试的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的阻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

测试:

在上文我们说过,我们可以算出 RC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我们要保证 PWM 的频率 远大于 RC 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如果 PWM 的频率比较低会怎样,比如,我 PWM 周期为 1HZ,然后占空比设置为50% ,直接给大家看一个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一步的修改一下,把 PWM 的频率稍微修改一下,对于我测试的其实也就是 定时器的频率,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公式

Tout = ((arr+1)*(psc+1))/Tclk ; // 32MHz 主频

定时器周期为 1 ms, 其实也就表示频率为 1KHz,为了方便表示占空比 0~ 100 对应,上面的 arr 改成了100, 实际上也是 1KHz 左右,再来看看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上我测试的时候没有特意的去调整阻容的值,就直观上看起来效果还是可以的(上图的毛刺多是因为示波器 GND 的线夹得太远了)。

方案二:三极管

三极管的方案是参考 B 站 Eric文老师 视频中的电路,因为某些原因,不放链接,大家可以自行搜索,这里也当做借鉴分享给大家!

有一个问题,偏置电压老师讲的图上好像是 11V ,这个并不好满足,我使用一个 12 V 串联一个 二极管测试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上图为借鉴,仅供参考!

如果要保证输出不超过 10V ,那么偏置电压最好也选择 10V ,去掉上面的 D3 比较合适,因为这样最高接近 12V 输出了。

三、专用转换芯片

前面的两种方式成本相对都比较低,和电平转换电路一样,0 ~10V 输出也有专门的转换芯片。

但实际上我没用过,但是既然都要测试了,那也不能落下,那么一下子也不知道什么芯片好,只能去网上搜索(虽然按我的理解是度娘搜索的芯片只能说广告做得多,并不见得好),但是也没有其他办法,于是乎经过一通搜索, 那就是这款芯片了: GP8101 。

看了一下介绍,这个芯片有一个系列,不仅有 PWM 输入的,还有 I2C 结口的: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就不贴太多说明了,大家自行可以搜索,本文也就把他当做一种方案,我们直接根据推荐电路设计电路图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其实和上面一样,设置不同的占空比,看示波器,结果还是很好的。

结语

本文列出了使用单片机如何实现 0 ~ 10V 输出电路的不同方案。

要说最稳定省心的,肯定是使用专用芯片,如果确实对成本敏感,那就得结合实际需求考虑了。对于文章列出的几个电路,后续如果在实际测试中有新的发现,博主也会第一时间更新文章。

好了,本文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全面认识MOS管,一篇文章就够了

全面认识二极管,一篇文章就够了

聊聊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常用自动切换电路总结)

结合实际聊聊防反接电路(防反接电路总结)

结合实际聊聊电平转换电路(常用电平转换电路总结)

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效率高、重量轻、噪声低等优点,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在设计蓄电池充电器时,就采用开关电源作为主电路,其中开关器件采用第三代IGBT,其主要优点是耐压高,驱动功率小,开关频率高,导通电阻小。 目前,数模转换器从接口上可分为两大类:并行接口数模转换器和串行接口数模转换器。并行接口数模转换器的引脚多,体积大,占用单片机的口线多;而串行数模转换器的体积小,占用单片机的口线少。 电源设计人员经常面临种种互相对立的要求。一方面要缩小体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又要提供更多功能并提高输出功率。受原理上的限制,模拟电源本身的功能有限,而模拟电源控制器的设计更是越来越复杂。由于这一原因,有些设计人员转向了纯数字电源设计。然而,对于许多设计人员来说,如此快速地转向不熟悉的领域并不容易。比较可行的一种折衷方法是采用传统模拟电源,但增加数字单片机做为前端。 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电源本身的控制仍然使用模拟技术来实现。因此电源设计人员不需要从头重新开始全数字设计就可以为现有设计增加新的功能。采用这种方法,设计中仍然使用熟悉的误差放大器、电流检测以及电压检测电路。当然,尽管有些设计单元(如补偿网络)仍然采用分立器件实现,但其余部分则由单片机来控制。 单片机能够带来的功能可分为四类:控制、监测、判断性功能及通信。控制功能与单片机和电源之间的硬件接口有关。有些电源控制器在内部生成控制信号(如参考电压)。这样的控制器为单片机提供的外部连接点很少。 目前,单片机在许多电源设计中的作用主要是监测。许多单片机都有片上模数转换器(ADC)和模拟比较器。因此,单片机在监测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电压和温度等信号方面是理想之选。 单片机能够监测范围如此广泛的信号,就可以完成更多功能,如智能故障检测。单片机的多功能源于其可编程能力,可以方便地进行定制来满足设计要求。这样,对于故障情况就可以分类进行处理。短暂的过流以及其他非关键故障可能只需要设置一个标志就可以了。而过热这样的故障则可能需要关闭电源,直到故障排除。需要重新启动电源的故障也可以进行更严格的控制。在某个时间段内如果有太多的故障,单片机就可以永久关断电源。 由于采用接口简单的模拟数字转换器TLC5615,使得开关电源的硬件电路大为简化,线路板面积缩小,成本降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