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从工具到伙伴,AI正参与人类的思想创造
在过去的技术浪潮中,我们见证了许多“工具”的诞生,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它们改变了人类传播信息的方式。然而,人工智能,尤其是以ChatGPT、DeepSeek、Grok等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LMs),所带来的变革不止于此。它们不仅能辅助我们完成任务,更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我们的思考与创意。
创意,曾被认为是人类智能最难以模拟的领域。它涉及情感、经验、文化与灵感的交汇。但当我们看到AI作诗、作画、编曲,甚至协助写剧本、设计建筑方案时,我们开始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当AI可以参与创意,它与人类的创意边界在哪里?合作的空间又在哪里?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探讨:
-
AI生成内容的核心机制与原理
-
AI如何激发人类创意的“第二大脑”效应
-
创意产业中AI的应用实践
-
AI创意的伦理边界与原创性问题
-
展望未来:AI与人类共创文明的新生态
二、AI生成内容的原理:从语言模型到语义空间
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DeepSeek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概率建模”的生成机制。简单来说,它们通过学习大量文本数据,理解不同语境下词语出现的概率,进而完成“语义上的模仿”。
在背后,支撑这一过程的是庞大的神经网络与语义空间建模: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