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
《完美还是完成》(二):你的完美主义—从缺陷到超能力
你的过度准备,有时会沉淀为他人无法复制的专业壁垒
你的想太多,其实是提前填坑
把焦虑变成“弹药库”,需要时随时掏证据。
完美主义不是胆小,而是带着救生圈学冲浪
本期:
《完美还是完成》(三):请好好利用你的完美主义天赋—完美主义的超能力使用指南:怎么做(细化方法篇)
■怎么做:方法
把完美主义工具化,让它为你所用
●允许战略不完美,践行60分微习惯:完美主义者的“60分初稿”,往往比别人的“80分成品”信息密度更高—因为你连草稿都在卷
允许缺陷:在次要段落用“70分表达”,比如用梗图解释复杂理论,而非追求学术化措辞。
允许焦虑:设定“焦虑计时器”——改稿超过2小时?立刻发布,把审判权交给读者
●有时需要适当降低要求和压力,找回最初目的。把“必须完美”变成“至少拿到…”,压力立刻减半。
•如果这篇文章注定不完美,我最想传递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像TED演讲者一样,把文章拆解成“1个观点+3个证据+1个行动号召”。复杂?删!
•如果这个项目注定被骂,我最想保住的核心是什么?
保不住销量?至少要验证新用户画像是否准确
•健身如果坚持不下去,至少要做到哪一步?
练不出腹肌?至少保证每天走5000步
•如果这单不成,至少要拿到什么信息?
卖不出产品?至少要问出客户现在用的供应商是谁。
●划定完美结界,在关键环节释放完美欲,在非战略区培养粗糙美德
工作场景:汇报PPT只需核心页达到90分(数据可视化+关键结论),其他页用模板批量生成
销售场景:每天首通电话允许自己照稿念,第5通开始即兴发挥
注:记得给“必须完美”的事情划条线,比如合同数字不能错,但邮件标题可以随便写
●启动最小完美单元,完美主义者的碎片化努力,会自动组装成他人眼中的开挂式成果
职场:想写年度规划?先完成1页纸的“反常识三原则”(如“停止开拓华东市场”)
销售:开发新客户时,每天只深度研究1个行业报告,但必须输出3条可用话术
生活:健身从“每天1个绝对标准深蹲”开始,但要求骨盆角度误差≤3度。
写作:想写万字深度报告?先允许自己每天输出500字核心框架
●先交毛坯房,再慢慢搭建,不要妄想一日千里
领导急要初步方案?当天先交300字框架,第二天再补数据
●选择大于努力,关键大于一把抓,把完美主义变成“高精度扫描仪”—— 二八法则:20%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我们需要用80%的时间精力去做那20%的重要的事,而不是等比例分配
工作时,扫描行业最脆弱的1毫米裂缝
生活中,扫描关系里最关键的3秒沉默
销售时,扫描客户自己都未察觉的0.1%痛点
然后,用这份“过度准备”的能量,去做最野蛮的冲锋
后期预告:《完美还是完成》(四):请好好利用你的完美主义天赋—完美主义的超能力使用指南:怎么做更好(整体策略篇):策略、辨证区分、注意事项、前文解决方案/具体应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