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核组学研究方法和概念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概念揭示了包括亚核、无膜体、拓扑关联结构域、LADs、蛋白或RNA介导的环、增强子-启动子接触以及可及染色质区域在内的复杂三维基因组的分层网络结构,其中染色质状态通过表观遗传和转录机制进行调节。未来的技术发展将提高基因组分辨率,解析单细胞行为,包括基因组折叠的体内动态,并通过整合多组学信息提供进一步的三维基因组参与者。作者强调了4D核组方法学的最新重要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技术发展使得对4D基因组组织的理解取得突破。其中,染色质亲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允许可视化少量基因组位点,发现基因组重排、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以及基因组区域相对核内标志物的核定位。但FISH难以研究覆盖大片基因组区域的高级染色质结构。在基因组接触研究方面,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DNA甲基转移酶识别(DamID)和染色体构象俘获(3C)等方法应运而生。Hi-C方法成为一种快速获得全基因组对二级染质接触的技术,揭示了伊柯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亲和分布,描述了TADs,并解释了染色质结构在细胞周期中的动态。为了克服3C方法的固有偏见,现在3D基因组学的创新正在扩大,开发了免连接技术。
文章还探讨了最新的4D核组技术发展,主要关注基因组技术,并评论了目前技术的未来方向,以回答下一个问题并进一步了解4D基因组。未来的发展将致力于通过整合正交信息加深对染色质拓扑和基因表达调控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提供显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