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西考公“三支一扶”经验总结(第二篇)——备考时间安排

三支一扶备考时间安排

4月19日-5月2日三支一扶基础阶段

1.    4月19日-4月22日申论四天,写完后老师会下来给每个人批改,开始两天完全摸不着头脑,但是只要能够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好,听课时需要全神贯注认真抓重点,到三四天的时候就大概知道申论怎么回事,当时的做法就是简单的抄材料,罗列重点。当时询问了申论老师一般的学生申论能达到多少分,老师的答复是40分以上,2024年江西三支一扶选择题简单,申论比较难,且申论区分度很大。(后面反思:基础阶段做到这三步就足够了:寻找有效信息-整合有效信息-概括总结有效信息。但从整个备考申论的实际情况来看,并非如此简单,在训练的过程中也需要积累一些抽象或者具有概括性词句的具体意思。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概括性语句例举:农村人居环境就可以用来概括农村垃圾清理、污水动物粪便处理、废弃物处理等。词语如传承就包括从前人继承、向大众传播、为文化增加自己的理解和创新、以及将文化传给后人这四个方面。所以其内涵是很丰富的。这些都需要日常积累

2.   4月22日-4月23日言语理解。老师会讲解一些技巧,当然听的也是云里雾里。(本人在题海结束时大概将老师课上讲的和课后习题全部做完,并且做了复盘之后,主旨题和意图题的正确率达到70%左右。

3.   4月24日-4月25日判断推理。图形推理一窍不通看着图形脑子一片空白,当时就是完全跟着老师走。(逻辑判断由于本人具有考研概率论的基础所以感觉很简单。定义判断没有完全一样的标准答案,只要择优即可。类比推理需要积累尝试和明确考点。削弱加强里面的技巧性也非常强。

4.  4月26日-4月27日数资。上一篇提到当时上课的老师讲的极其差,所以基本上没有听

5.   4月28日-5月1日常识加三农老师讲了四天,我就当故事听了四天晚自习在做言语理解的主旨题的复盘。(错过了三农和常识的刷题和记忆时间。

总结:

1.在华图基础阶段上课的时候应当问清楚各个老师我的目标是言语、判断、数资几乎全对,全过程我需要做什么题目?做多少?各部分的考纲要求掌握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基础阶段我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2.数资学了两天,实际上在第一天明确知道这个老师很差劲之后就应该不去,而不是浪费一天时间继续听她讲,究其原因还是摆脱不了学生思维觉得要做个好学生。

3.基础阶段不要做过多的反思总结,重要的是相信并熟练运用上老师讲的技巧。且类似三农和常考常识等需要记忆的题型,应及时做题记忆。

4.多与其它同学沟通,讨论问题,毕竟大多数同学有考公的基础。

5月2日-5月13日线下班基础阶段结束,从南昌回长沙

      这11天我就待在家里然后大概每天写一篇申论,从之前粉笔赠送的980的书里挑出了一些有关农村申论的题目,但写的是走马观花,没有丝毫积累和思考,我感觉这十天的申论是白费功夫,当然与老师的教学思路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感觉自己写了一定量的题目,但一点收获都没有的时候,就要想到自己的方法出了问题,要么上网看其他方法并实验,要么向有经验的人求助,不要担心别人会嘲笑你)其他时间就睡觉,玩手机,想想有点汗颜,多好的刷题机会呀!对于我本人来说在家里学习是完全没有效率的。但我当时认为我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事实证明人是社会生物,尤其在学习的时候更需要与人沟通,好的环境还是非常重要的,且已经经历过两三次就必须警惕,靠自己的自控力是不可行的。也要承认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是做不好的。实际上,当时我要么待在南昌华图,在那里自习,华图当时住宿每天60元,其实是很贵的,要么在长沙加旁边找个自习室刷题,但当时压根没往这方面想过)

总结:导致我这10天虚度的原因有2点

1.没有强大的动力一定要考上2024三支一扶,所以压根就没有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也没有向有经验的人求教

2.还是省钱心理在作祟,但有时候要承认,有些钱是必须要花的,在某种目标的牵引下选择花费合理的金钱是必要的,且十分有效的。

5月14日-5月28日三支一扶题海刷题阶段

       从长沙到南昌,刷题紧跟老师的刷题节奏,明显感觉到数资、图形推理的速度达不到一分钟一个,其它部分的可以达到甚至有些时候时间有多余。(原因是因为这时刷的题完全是不够)

      529-617日从南昌回长沙,在长沙家旁边找了个自习室(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学习是不现实的)自己写了个计划表,大概将时间分成三段,每段7天,第一段将华图发的失业单位联考的5800多道题目全部做完,第二段是刷5800多道的错题。第三段是刷时政加真题模拟。每天大概学习11个小时,包括中途休息时间。白天刷行测加公基部分400道题加一道申论题,申论的题目是往年三支一扶的真题,真题买的中公的,(部分申论的答案不太好,思路不够清晰明了)。计划做的很好,但是第一天就遭不住,第一天7点起床,7点半到自习室,上午做到10点左右,头就开始痛,在桌子上趴着睡了大概半个小时。下午继续,但是实在坚持不住,整个人都是晕的,下午就写了申论,大概花了一个小时。将情况和哥哥说了之后,哥哥让我一定要坚持将当天的任务做完,然后他陪我一起去了自习室,晚上学到11点左右,才将数资和图形推理的200道题目写完。(其实这里有两个误区。1.行测的各部分特征明显,不应该只做某个小专题100道,其它部分的不管。这样做不能形成整体观,主要当时我想的是我只做某个部分,我就可以通过复盘找到规律。这个问题需要讨论。2.我不应该一上来就那么高强度的学习,之前在线下班的时候每天大概学习7个小时左右,实际上时间安排应当根据缓慢递增,但如果递增安排的话就会有畏难心理,所以这个问题也是需要讨论的。)从第二天开始我就脚踩西瓜皮,学到哪里算到哪里,实际效率很低,每天学学玩玩,这种状态大概持续到了计划中的第一阶段结束。(当时我想的是反正我还有大把时间。)

     第二阶段开始我才开始按照我的计划表来,但是摆在我面前的有四个拦路虎。图形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词句填空这四个拦路虎导致我是无法每天做到400道题的,基本上这四种加起来做完和对完答案,每天差不多能够做完100道左右。然后有天晚上我就哭着回家了,因为我感觉这些实在是太难了,我在机构学了这么久,还是啥也不会的感觉,哥哥就问我怎么了,我就将情况告诉了他,然后就将计划进行了调整,每天做200个图形推理、词语理解、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大概又花了5天,我做完了图形推理400道,词句填空400道,资料分析170道,以及数量关系80道,这1000多个题目几乎是完全不会的内容,所以可想而知,这工作量极大。

     最后达到的效果就是图形推理简单常见的图形做会有感觉,非典型加两种规律叠加的看不出来,词语理解达成的效果就是知道怎么辨析成语和词语,常见的词语能够做出来,但有时候做过的成语也会出错,数量关系几乎没怎么做而且也没有什么感觉,做了80道左右,一些简单题目会做,题目复杂一点点是毫无头绪的,资料分析用最笨的方法截三位直除大概做到2-3分钟一个。数量关系做和理解4分钟一个。图形推理和词语理解做和积累大概也在4分钟一个。

       哥哥每天都在问我的进度,我将最后的效果告诉了他。他可能看出了问题,他将花生十三的资料分析的方法发给了我,让我用花生十三的方法做之前做过的资料分析的170道题目,但我可能是为了做更多的题目,我没做那170道题,我做了没有做过的资料分析的题,大概做了100道,加上我自己也上B站搜了一些博主的方法。这样我的资料分析也达到了比较可以的水平,但是一些没有做过的题目仍然是不会的。用花生十三的方法做资料分析花了我第三阶段的7天。

     在这三个阶段,我每天都会写一篇申论,但说实话没有多大的提升,更多的是保持了一种写申论的手感。(最后陈圆老师教了我们冲刺阶段的申论,我才知道申论真正核心的东西。)

总结:

1.发现了自己完全不会的,实际上这种完全不会的不需要一直想,凭空想是想不出来的,自己想大概30秒如果毫无思路,那么好承认自己不会,直接看答案将答案看懂,再自己从头到尾重新做一遍,看是否能做出来。这个时候会出现三种情况:(1)答案看不懂,这时候就需要将这种题目着重标记,收集到一起问别人。(2)答案可以看懂,但自己重新做一遍做不出来会卡住,这时候就需要记住自己卡在那步,将这步重点标记,收集这种某个步骤不知道的,一起向别人请教。(3)答案可以看懂,重新做一遍自己也可以做出来,但过段时间就忘记了怎么做,这是由于熟悉度不够,多做几遍就可以了。

2.不要有时间足够的感觉,然后就先去玩了,实际上大概1/3的时间将所有的题目刷完,1/3重新做错题以及重点攻克不会的部分,1/3时间模拟做真题,改进做真题的方法,以及查漏补缺。

6月18日-6月25日三支一扶冲刺阶段

       这段时间没有什么特别的就跟着老师走,然后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去看时政,当然看时政的前提是我在题海阶段的时候已经问过老师要看那些时政,所以时政的范围我是明确的,但是我看时政仅仅是看时政题目挖的空,这就导致6月29号上考场的时候,感觉每个时政都看见过,但是就是自己做不出来。所以这种看时政的方法不行。

      6月29考试,我6月25号下午就去上饶考场附近的酒店了。在酒店的时候就做了23以及22年的三支一扶的真题,然后做完,我的心态就崩了,因为资料分析我几乎是全错的,23年资料分析的计算量非常大,这两年的常识也是我不会的。在上一篇我讲过我的目标是要达到78分,这就要求选择题最多错10个以内,做完往年真题,我发现我几乎都要错15个左右。所以这三天我几乎是摆烂的状态。

总结:

1.真题是一定要做完的,我的时间安排是不合理的,实际上在题海的第三阶段,我就该将往年的真题全部做完,并且在做的时候进行全真模拟,优化我做整张卷子的节奏。

2.学习时政的方法也是不对的,仅记住挖空的部分,这是有很大风险的,一旦题目变化就会做错,哥哥和我说应当将挖空的部分填进去至少要读5遍左右,才可能做到熟悉。

3.我在最后的冲刺时间的心态也不对,就算知道可能考不上,也要尽最大的努力把那种仅需要记忆的题目的分拿到,例如时政,在最后的三天内其实是有可能将所有的时政过5遍的。从考完后来看2024年的三支一扶的时政的占比是很高的,几乎有10个以上,而我可能就对了5个左右。

三支一扶的整个备考时间安排的反思

       三支一扶总备考时间66天,总共浪费时间20天,无计划浪费10天,有计划由于心态问题浪费10天。实际备考时间46天,32天在线下班学习每天听课3小时,做题时间5小时。在线下班累计听课时间96小时,在线下班自己累计做题时间160小时。自己在自习室全力刷题时间140小时。

累计听课时间96H,累计做题时间300H,累计浪费时间按照每天9H算,20天总共浪费180H

      无计划浪费90H,有计划心态问题浪费90H,也就是说我浪费了超过一半的刷题时间,有个疑问若加上这180H,我有可能考上吗?或许是有可能的吧。我考了62分,我的岗位要求最低73分,也就是说我的疑问是180H可以提高11分吗?我不知道。或许可以实验模拟一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