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参考模型

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络参考模型,包括OSI和TCP/IP模型的分层架构,重点阐述了各层的功能和作用,如物理层负责比特传输,数据链路层处理媒体访问控制,网络层负责路由选择等。文章强调了这些模型在设计、规划和优化网络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网络参考模型概念

    网络参考模型是一种指导思想、架构或规范,用于将网络传输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抽象部分,并说明这些抽象部分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关系。网络参考模型有助于理解和设计网络系统,并提供了对网络结构和功能的理论化描述。

    其中,OSI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种普遍适用的网络参考模型。它将网络结构划分为七个层次,从物理层到应用层,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并与相邻层次进行交互。这种分层结构使得不同厂商可以开发兼容的网络设备和协议,促进了网络技术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

    除了OSI参考模型外,还有其他网络参考模型,如ARPANET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这些模型在网络设计和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网络工程师和开发人员理解网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指导他们进行网络规划、设计和优化。

2:OSI模型概念:

    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该模型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一层都提供了不同的功能,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接收。

3:OSI模型各层级介绍

(1)物理层: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也就是通信通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比特,即一个二进制位(“0”或“1”)。

    实际的比特传输必须依赖于传输设备和物理媒体,但是,物理层不是指具体的物理设备,也不是指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体,而是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原始的数据可以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它规定了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的创建、维持和拆除,并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而言之,物理层负责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数据链路层的关键技术是媒体访问控制,它使得多个设备在共享媒体上通信时不会发生冲突。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封装成帧,并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能够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点对点协议、以太网、高级数据链路协议、异步传输模式和帧中继等。

(3)网络层: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源端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

    网络层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路由选择算法、阻塞控制方法、X.25协议、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及网际互连原理与实现等。

(4)传输层:

    传输层是ISOOSI协议的第四层协议,主要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它位于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的第一个端到端层次,具有缓冲作用。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向上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它通过流量控制、分段/重组和差错控制等手段,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此外,传输层还可进行复用,即在一个网络连接上创建多个逻辑连接。当网络层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传输层会将服务加以提高,以满足高层的要求;当网络层服务质量较好时,它只用很少的工作。一些协议是面向链接的,这就意味着传输层能保持对分段的跟踪,并且重传那些失败的分段。

(5)会话层:

    会话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五层,其主要功能是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层提供的服务可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此外,会话层还使用校验点来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继续恢复通信,这对于传送大的文件尤为重要。

(6)表示层:

    表示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六层,其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异种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以便能进行互操作。这种类型的服务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用的数据表示法不同。例如,IBM主机使用EBCDIC编码,而大部分PC机使用的是ASCII码。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表示层来完成这种转换。

(7)应用层: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也是与用户直接交互的一层。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网络应用程序的接口,并直接和应用程序接口并提供常见的网络应用服务。应用层还向表示层发出请求,用于实现多个系统应用进程相互通信的同时,完成一系列业务处理所需的服务。

    应用层的服务元素可以分为两类:公共应用服务元素(CASE)和特定应用服务元素(SASE)。CASE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它成为应用层中任何用户和任何服务元素的用户,主要为应用进程通信、分布系统实现提供基本的控制机制。而SASE则要满足一些特定服务,如文卷传送、访问管理、作业传送、银行事务、订单输入等。这些将涉及到虚拟终端、作业传送与操作、文卷传送及访问管理、远程数据库访问、图形核心系统、开放系统互连管理等等。

    在应用层中,通信规则的具体内容就是精确定义的,这些规则包括如何对通信会话进行初始化、如何对会话进行管理和终止,以及如何进行数据交换等。

    总的来说,应用层是开放系统的最高层,是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它为用户提供了与网络交互的接口,使得用户能够使用各种网络服务。

4:TCP/IP模型概念:

    TCP/IP模型,也称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模型,是一个用于描述互联网上通信协议的体系结构。它通常被划分为四个层次,这些层次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联层,网络接口层。

    与OSI模型相比,TCP/IP模型在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增加了一个互联网层,更强调了互联网上数据的传输和路由选择。这使得TCP/IP模型更适合描述现代网络通信的细节和特点。

    总的来说,TCP/IP模型是一个简化的网络模型,它通过将OSI模型的七层简化为四层,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实现互联网上的通信协议。同时,TCP/IP协议族也是互联网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组协议,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应用都是基于TCP/IP协议族进行通信的。

5:TCP/IP模型各层级介绍  

(1)应用层:

     在TCP/IP模型中,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最顶层,也是用户最直接接触和使用的层次。这一层负责处理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并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服务。

    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1). 数据交换格式定义:应用层定义了信息交换的格式,即如何表示和传输数据。这确保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应用程序能够相互理解并交换信息。
   (2). 数据封装:在应用层,数据被封装成特定的格式,称为报文(message)。这些报文随后会传递给下一层(传输层)进行进一步的传输。
   (3). 网络应用协议实现:应用层包含了各种网络应用协议,如HTTP、FTP、Telnet、DNS、SMTP等。这些协议使得应用程序能够在网络上实现特定的功能,如网页浏览、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
 (4). 提供应用功能:应用层专注于为用户提供特定的应用功能,而不需要关心数据是如何在底层网络中传输的。这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使得他们可以无需了解网络细节就能使用各种网络服务。
 (5). 工作在用户态:应用层通常运行在操作系统的用户态中,这意味着它运行在应用程序的上下文中,而不是内核上下文中。这有助于提供更安全、更灵活的网络应用服务。

    总的来说,应用层是TCP/IP模型中与用户和应用程序交互最直接的一层,它提供了各种网络应用服务,并定义了数据交换的格式和方式。这使得不同设备上的应用程序能够相互通信和交换信息。

(2)传输层:

    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位于应用层之下,网络层之上。它主要负责在两台终端设备的进程之间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1). 端到端通信:传输层为源主机的应用进程和目的主机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端-端”连接,实现分布式进程之间的通信。这意味着传输层负责确保数据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而不是仅仅从一台设备传输到另一台设备。
(2). 数据分割与重组:传输层将上层(应用层)传下来的数据分割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块,称为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在接收端,传输层再将这些TPDU重组为原始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3). 流量控制:传输层通过控制发送端的数据发送速率,防止接收端因处理能力不足而无法及时处理数据,造成数据丢失或缓冲区溢出。
(4). 差错控制:传输层使用各种差错控制机制(如校验和、重传机制等)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当检测到数据错误时,传输层会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
(5). 多路复用与分解:在同一台主机上,传输层负责将多个应用进程的数据复用到一个网络连接上,并在接收端将数据分解并交付给相应的应用进程。   

    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主要由两个协议组成: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适用于需要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场景;而UDP则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或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场景。

    总之,传输层在TCP/IP模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确保了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高效利用网络资源。

(3)网络互联层:

    在TCP/IP模型中,网络互联层(有时也被称为互联网层或网络层)位于传输层之下,负责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包括分组的选路、转发和逻辑寻址等。它确保数据从一个网络节点传输到另一个网络节点,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互连的关键。

    网络互联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1). 逻辑寻址:网络互联层通过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来实现逻辑寻址。这个IP地址用于识别设备并确定数据包到达它所应采用的路由。
(2). 路由选择:网络互联层根据路由表和其他路由协议,决定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佳路径。这涉及到选择适当的网络接口和传输协议,以确保数据包能够高效地到达目的地。
(3). 数据包分片和重组:如果数据包的大小超过了网络接口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网络互联层会将其分割成更小的片段(分片),并在接收端重新组合成完整的数据包。这确保了不同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兼容性。
  (4). 流量控制:网络互联层还负责在网络节点之间进行流量控制,防止网络拥塞和数据丢失。它通过调整发送速率、缓冲区和队列管理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协议主要包括IP协议(网际协议)、ICMP协议(Internet互联网制报文协议)和IGMP协议(Internet组管理协议)等。这些协议共同协作,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和通信。

    总之,网络互联层在TCP/IP模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和逻辑寻址,确保数据能够从一个网络节点传输到另一个网络节点,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和通信。

(4)网络接口层:

    在TCP/IP模型中,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是最底层的一层,它位于网络层之下,直接与硬件和网络介质(如以太网、Wi-Fi等)进行交互。网络接口层主要负责将数据从网络层传递到物理网络介质上,以及从物理网络介质接收数据并传递给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1).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网络接口层负责将网络层传来的数据包(通常是IP数据报)进一步封装为适合在物理网络上传输的帧(Frame)。同样地,当从物理网络接收到帧时,网络接口层会将其解封装为原始的数据包。

   (2). 硬件寻址:在网络接口层,数据包的传输是基于硬件地址(如MAC地址)进行的。网络接口层负责将网络层的逻辑地址(IP地址)转换为硬件地址,以便在物理网络上正确传输数据包。   (3). 物理层通信:网络接口层与物理层紧密协作,通过物理网络介质(如双绞线、光纤、无线信号等)发送和接收数据帧。它处理与物理网络硬件相关的所有通信细节,如比特流的传输、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等。

  (4). 错误检测与纠正:网络接口层还负责在物理层上检测数据帧的传输错误,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例如,它可能会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等机制来检测数据帧的完整性。

    在TCP/IP模型中,网络接口层通常由网络适配器(也称为网卡或网络接口卡NIC)及其驱动程序实现。网络适配器负责处理与物理网络硬件的通信,而驱动程序则提供了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使得操作系统能够通过网络适配器发送和接收数据。

    总之,网络接口层在TCP/IP模型中负责将数据从网络层传递到物理网络介质上,以及从物理网络介质接收数据并传递给网络层。它处理与物理网络硬件相关的所有通信细节,确保数据能够在物理网络上正确、可靠地传输。

  • 24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