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面向对象特征
面向对象特征之:多态
认识多态
-
多态定义 : 在继承或者实现情况下的一种现象
表现为 : 对象多态 行为多态
-
多态前提 : 有继承/实现关系;存在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存在方法重写
-
注意事项 : 多态是对象、行为的多态,Java中的属性(成员变量)不谈多态
多态的好处和弊端
多态的好处
-
在多形势下,等号左右两边松耦合,便于修改和维护
-
定义方法时,使用父类类型的形参,可以接收一切子类对象,扩展性更强、更便利多态的弊端
-
多态下不能使用子类的独有功能
类型转换: -
自动类型转换:父类 变量名 = new 子类();
-
强制类型转换:子类 变量名 = (子类) 父类变量;
类型转换注意事项: -
存在继承/实现关系就可以在编译阶段进行强制类型转换,编译阶段不会报错
-
运行时,如果发现对象的真实类型与强转后的类型不同,就会报类型转换异常(ClassCastException)的错误出来
-
如果想避免风险,可以所在使用前使用instenceof判断数据类型
final
final 关键字是最终的意思,可以修饰(类,方法,变量)
-
修饰类 : 该类被称为最终类,类不能再被继承
-
修饰方法 : 该方法被称为最终方法,方法不能被重写
-
修饰变量 : 该变量只能被赋值一次,赋值完毕后不能再修改
成员变量 : 声明时或者在构造方法结束之前完成赋值
局部变量 : 在使用之前完成赋值
final 修饰变量的注意
-
final修饰基本类型的变量,变量存储的数据不能被改变
-
final修饰引用类型的变量,变量存储的地址不能被改变,但地址所指向对象的内容是可以被改变的
抽象类(重要)
认识抽象类
什么是抽象类?
-
在Java中有一个关键字叫:abstract,它就是抽象的意思,可以用它修饰类、成员方法
-
abstract修饰类,这个类就是抽象类;修饰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抽象方法
抽象类的特点
-
抽象类中不一定有抽象方法,有抽象方法的类一定是抽象类
-
类该有的成员(成员变量、方法、构造器)抽象类都可以有
-
抽象类最主要的特点:抽象类不能创建对象,仅作为一种特殊的父类,让子类继承并实现
-
一个类继承抽象类,必须重写完抽象类的全部抽象方法,否则这个类也必须定义成抽象类
抽象类的使用场景
-
多个类中只要有重复代码(包括相同的方法签名),我们都应该抽取到父类中去,此时,父类中就有可能存在只有方法签名的方法,这时,父类必定是一个抽象类了,我们抽出这样的抽象类,就是为了更好的支持多态
模板方法设计模式
模板方法设计模式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
一个功能的完成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这些步骤是固定的但是中间某些步骤具体行为是待定的,在不同的场景中行为不同
模板方法设计模式应该怎么写?
-
定义一个抽象类,在里面定义2个方法
-
一个是模板方法:放相同的代码里,一个是抽象方法:具体实现交给子类完成
多学一招 : 建议使用final关健字修饰模板方法
-
模板方法是给对象直接使用的,不能被子类重写
-
一旦子类重写了模板方法,模板方法就失效了
接口
接口概述
认识接口
-
使用interface关键字定义的一种结构, JDK 8之前,接口中只能定义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注意事项
-
接口不能直接创建对象
-
接口是用来被类实现(implements)的,实现接口的类称为实现类
-
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实现类实现多个接口,必须重新写完全部接口的全部抽象方法,否则实现类需要定义成抽象
接口的好处(重点理解)
-
让程序可以面向接口编程,这样程序员就可以灵活方便的切换各种业务实现。(解耦合)
接口的其他细节:JDK8开始,接口中新增的三种方法
-
默认方法(jdk8开始支持) : 对接口中的方法提供默认实现
使用default修饰,有方法体,可以但是不强制要求实现类重写,只能通过实现类的对象调用
default void test1( ){ }
-
静态方法(jdk8开始支持) : 方便调用
使用static修饰,有方法体,只能通过接口名调用
static void test2(){ }
-
私有方法(jdk9开始支持) : 提高代码复用性
使用private修饰,服务于接口内部,用于抽取相同的功能代码
private void test3(){ }
接口的其他细节:接口的多继承、使用接口的注意事项[了解]
接口的多继承
-
一个接口是可以继承多个接口的,因此我们说接口是支持多继承的,方便类去实现
接口注意事项(了解)
-
一个接口继承多个接口,如果多个接口中存在方法签名冲突,则此时不支持多继承
-
一个类实现多个接口,如果多个接口中存在方法签名冲突,则此时不支持多实现
-
一个类实现了多个接口,多个接口中存在同名的默认方法,可以不冲突,这个类重写该方法即可
-
一个类继承了父类,又同时实现了接口,父类中和接口中有同名的默认方法,实现类会优先用父类的
常量
定义
-
使用了 static final 修饰的成员变量就被称为常量
作用
-
通常用于记录系统的配置信息
-
注意 : 常量名的命名规范:建议使用大写英文单词,多个单词使用下划线连接起来
使用常量记录系统配置信息的优势、执行原理
-
代码可读性更好,可维护性也更好
-
程序编译后,出现常量的地方全部会被替换成其记住的字面量,这样可以保证使用常量和直接用字面量的性能是一样的
枚举
枚举定义
-
枚举是一种特殊类,常用于简洁的标识一些固定的值
枚举格式
注意事项
-
枚举类中的第一行,只能写一些合法的标识符(名称),多个名称用逗号隔开
-
这些名称,本质是常量,每个常量都会记住枚举类的一个对象
枚举特点
-
枚举类的第一行只能罗列一些名称,这些名称都是常量,并且每个常量记住的都是枚举类的一个对象
-
枚举类的构造器都是私有的(写不写都只能是私有的),因此,枚举类对外不能创建对象
-
枚举都是最终类,不可以被继承
-
枚举类中,从第二行开始,可以定义类的其他各种成员
-
编译器为枚举类新增了几个方法,并且枚举类都是继承:java.lang.Enum类的,从enum类也会继承到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