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9月26-笔记-磁盘管理

磁盘管理

一、存储管理

1、硬盘

机械 HDD
固态 SSD
HDD内部结构:
机械硬盘(HDD)是一种存储设备,使用旋转磁盘和读/写磁头来存储和检索数据。以下是机械硬盘的基本结构:

1. 盘片(Platters):机械硬盘通常由多个盘片组成,每个盘片都是一个圆形的金属或玻璃基板,上面涂有磁性材料。

1. 磁头(Read/Write Heads):每个盘片都有两个磁头,一个用于读取数据,另一个用于写入数据。磁头位于盘片上方和下方,通过磁性浮动臂和驱动器来移动。

1. 磁道(Tracks):盘片被划分为多个同心圆轨道,称为磁道。每个磁道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数据。

1. 扇区(Sectors):每个磁道被划分为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储固定大小的数据块,通常为512字节。

1. 主轴(Spindle):盘片通过主轴连接在一起,并由电机驱动主轴旋转。通常,硬盘的转速以每分钟转数(RPM)来表示,如5400 RPM、7200 RPM或10000 RPM。

1. 磁头臂(Actuator Arm):磁头臂是一个可移动的机械臂,上面安装有磁头。它通过电机和控制器的控制,可以在盘片上移动磁头。

1. 磁头定位器(Head Positioner):磁头定位器负责精确定位磁头在盘片上的位置。它使用电磁力将磁头臂移动到正确的磁道上。

1. 控制器(Controller):硬盘的控制器是一个电子设备,负责控制硬盘的操作。它管理磁头的移动、数据的读写、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功能。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或写入数据时,控制器将指令发送给磁头臂和磁头,使其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并在磁道上读取或写入数据。机械硬盘的工作原理基于磁性材料的磁化和反磁化过程,通过改变磁场的方向来存储和检索数据。然而,由于机械硬盘使用机械部件进行数据访问,因此速度较慢,且容易受到物理冲击和震动的影响。
SSD的优势
SSD采用电子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取的一种技术,拥有极高的存储性能,被认为是存储技术发展的未来新星。
内存直接当成硬盘使用
与传统硬盘相比,SSD固态电子盘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SSD完全的半导体化,不存在数据查找时间、延迟时间,数据存取速度快。
第二,SSD全部采用闪存芯片,经久耐用,防震抗摔,即使发生与硬物碰撞,数据丢失的可能性也能够降到最小。  
第三,得益于无机械部件及闪存芯片,SSD没有任何噪音,功耗低。 
第四,质量轻,比常规1.8英寸硬盘重量轻20-30克,使得便携设备搭载多块SSD成为可能。
硬盘尺寸:
3.5寸  2.5寸 1.8寸

image-20191107225227973

image-20191107225300857

从插拔方式:
热插拔						
非热插拔
硬盘接口:
IDE(已经淘汰---也叫ATA)
SATA (Serial ATA),是当前主流的一种硬盘接口  
SCSI(小型计算机的接口--很少了) 
SAS代替了scsi (Serial Attached SCSI),当前SAS接口居多

image-20191107230504198

IDE和SATA的区别:
1、接口不同,传输的速率不同。IDE根据规范,最高到133MB/s, 而SATA3.0,可达6Gb/S,速度差距巨大。
2、SATA支持热插拔。
SAS与SCSI的区别
1、接口不同;
2、SAS兼容SATA,SCSI不兼容SATA;
硬盘设备命名
物理硬盘:    /dev/sd[a-z]

KVM虚拟化:
/dev/vd[a-z](半虚拟化驱动)
/dev/sd[a-z](全虚拟化驱动)

二、从磁盘分区方式

文件系统类型:
ext4			#公司用ext的比较多
xfs				#centos7官方建议

windows  --nfs

MBR

1、文件分类。将一块硬盘分成几个小块。用来根据使用存放不同的文件,一块硬盘最多可以分区65535个分区。

2、可以分四个主分区或者三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下可以分多个逻辑分区。		
#主分区+逻辑分区不能超过14个

分区大小:只能分小于等于2TB的
分区工具:fdisk
		fdisk  -l
		1个扇区能存512字节。
		fdisk  -l   /dev/sdb

查看分区:lsblk
					df  -Th

MBR分区操作:


输入:
	m	  	#获取帮助。
	d 		#删除分区
	g		#将分区格式转换为GPT
	l		#列出分区表
	n		#添加新的分区
	o		#将分区格式转成MBR(DOS)		--转换时,数据会丢失
	p		#打印
	q		#退出,不保存
	w		#保存并退出

操作步骤:

fdisk  /dev/sdb
一、添加分区 
	 	1、添加分区:     n
   		2、选择:  p(primary主分区)、e(exteng扩展分区)、select(p) (默认p)   回车默认   
   		3、分区号(1-4) default(默认1):		回车默认     
   		4、起始扇区:2048 (默认)						回车默认
  	    5、结束扇区: 		 +5G
  	    6、 保存并退出:  w
      	7、设置文件系统类型:mkfs.ext4  /dev/sdb1
 二、挂载
 		1、创建挂载点(目录): mkdir  /data1
 		2、开始挂载操作:	mount  /dev/sdb1  /data1
三、配置挂载开机自启动(3种方法)
	方法一:
			1、进入fstab的配置文件:vim  /etc/fstab
			2、添加代码: /dev/sdb1   /data1  ext4  defaults   0  	0	
			#第一种写法 0(不备份)0(不检查)
			3、保存并重启: reboot
	
	
	方法二:(通过UUID挂载)
			1、获取UUID: blkid  /dev/sdb1
			2、进入fstab的配置文件:vim  /etc/fstab
			3、添加代码:UUID=获取的UUID   /data1  ext4  defaults 0  0
			4、保存并重启: reboot

	#检查命令:mount 	-a
   #卸载挂载 : umount  /data1/  或者 		umount  /dev/sdb1
	#怎么记录服务器重启的时间:last shutdown
	
	
	
	方法三:(让 mount /dev/sdb1/data1 开机自动执行)
			1、进入rc.local配置文件(改配置文件为软连接,服务器开机便会执行):vim  /etc/rc.local
            2、写入配置文件:  mount /dev/sdb1/data1
            3、给源文件添加执行权限: chmod	+x  /etc/rc.d/rc.local

分配扩展分区操作步骤(同上):

一、添加分区 
	 	1、添加分区:     n
   		2、选择:  p(primary主分区)、e(exteng扩展分区)、select(p)   #扩展选择  e    
   		3、分区号(1-4) default(默认1):		回车默认     
   		4、起始扇区:2048 (默认)						回车默认
  	    5、结束扇区: 		 +5G
  	    6、 保存并退出:  w
      	7、设置文件系统类型:mkfs.ext4  /dev/sdb2
 二、挂载
 		1、创建挂载点(目录): mkdir  /data2
 		2、开始挂载操作:	mount  /dev/sdb2  /data2
三、配置挂载开机自启动(3种方法)
	方法一:
			1、进入fstab的配置文件:vim  /etc/fstab
			2、添加代码: /dev/sdb2   /data2  ext4  defaults   0  	0	
			#第一种写法 0(不备份)0(不检查)
			3、保存并重启: reboot

添加逻辑分区操作步骤:

一、添加分区 
	 	1、添加分区:     n
   		2、选择:   #逻辑选择  l    (逻辑分区默认从5开始)
   		3、分区号:		默认5     
   		4、起始扇区:2048 (默认)						回车默认
  	    5、结束扇区: 		 +1G
  	    6、 保存并退出:  w
      	7、设置文件系统类型:mkfs.ext4  /dev/sdb5
二、挂载(同上)
三、配置挂载开机自启动(同上)

image-20240926153407236

查看文件被占用:
yum   provides  fuser		#查看fuser在那个包
yum  -y install  psmisc

GPT

可以分128个主分区
分区大小:大于2TB

使用 gdisk分区:

1、gdisk分区操作
yum -y install gdisk  #安装分区工具
	gdisk -l /dev/sdc
	gdisk  /dev/sdc

?			#帮助信息
d			#删除一个分区
n			#添加新的分区
o			#创建GPT格式的分区
p			#打印分区表
q			#退出不保存
w			#退出并保存

		1、	n  --创建分区
		2、	p   --打印分区信息
		3、	w    ---保存
		4、	Do you want to proceed? (Y/N): y   是否覆盖是
			
			 partprobe /dev/sdc  #刷新分区表
[root@qfedu.com ~]# gdisk -l /dev/sdc
[root@qfedu.com ~]# lsblk

		5、设置文件系统类型:mkfs.xfs  /dev/sdc1
 二、挂载
 		1、创建挂载点(目录): mkdir  /disk1
 		2、开始挂载操作:	mount  /dev/sdc1  /disk1
三、配置挂载开机自启动(3种方法)
	方法一:
			1、进入fstab的配置文件:vim  /etc/fstab
			2、添加代码: /dev/sdc1   /disk1  xfs  defaults   0  	0	
			#第一种写法 0(不备份)0(不检查)
			3、保存并重启: reboot
			
			partprobe /dev/sdc  #刷新分区表
2、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 centos7默认使用xfs
mkfs.ext4  /dev/sdb1		  #格式化成ext4格式的文件系统
 mkfs.xfs /dev/sdc1			  #格式化成xfs格式的文件系统
3、取消挂载
 	umount /mnt/disks/
	umount -l /mnt/disk1/ #强行卸载,即使目录有资源被进程占用,也可以卸载

切换英文:

image-20240926170915619

文件系统

一、文件系统分类

1、分类
windows:ntfs		
linux:xfs	ext2、ext3、ext4	
Windows传统:fat32

nfs  glusterfs  hdfs  ceph
2、概念:
作用:管理文件的一套系统
文件的编辑、拷贝、粘贴、移动

#理解inode号
inode:inoed块、i节点--索引节点。专门存储inode信息。也就是是文件的属性-(也叫元信息).它是文件或目录在磁盘里的唯一标识,linux读取文件首先要读取到这个索引节点,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3、inode内容
文件的字节数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文件的Group ID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mtime,atime。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4、查看inode信息
stat  /etc/hosts
ls -i /etc/hosts  #-i:查看inode号
5、EXT
EXT 家族支持度最广:andirons
但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慢!
修复慢!
文件系统存储容量有限!
6、XFS
XFS 同样是一种日志式文件系統:
高容量,支持大存储
高性能,创建/修复文件系统快
格式化快

de内容

文件的字节数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文件的Group ID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mtime,atime。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4、查看inode信息
stat  /etc/hosts
ls -i /etc/hosts  #-i:查看inode号
5、EXT
EXT 家族支持度最广:andirons
但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慢!
修复慢!
文件系统存储容量有限!
6、XFS
XFS 同样是一种日志式文件系統:
高容量,支持大存储
高性能,创建/修复文件系统快
格式化快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