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
一、
工程测量学定义:
-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各阶段进行的控制测量、地形监测、施工放样、变形监测建立专题信息系统的科学与技术
-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中(包括地面、空中、地下和水下)具体集合实体测量和抽象几何实体测设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主要一建设工程和机器设备为研究服务对象。
线路:铁路、公路、架空送电线路以及输油管道等称线路工程
初测: 就是根据方案设计下达的规划设计务书,为满足初步设计需要,对一条或多条主要线路所进行的各种测量。
定测:是对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将选定的线路测设到实地上和所进行的有关测量。
定测包括中线测量、曲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局部的地形图测绘和专项调查测量,为施工设计收集资料
工程测量学发展的“六化”、“十六字”是什么?
六化:
测量内业外业一体化
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
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
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
测量信息管理可视化
信息共享和传播的网络化
十六字:精确、可靠、快速、简便、实时、 持续、动态、遥测
工程测量学的内容和对象主要有哪些?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 地形资料的获取与表达
- 工程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
- 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 设备安装检核测量
- 工程及与工程有关的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
- 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
- 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服务对象:1.建筑工程2.水利工程3.线路工程4.桥隧工程5.地下工程6.海洋工程7.军事工程8.三维工业9.矿山测量10.城市测量,工程测量学的应用可扩展到工业、农业、林业和国土、资源、地矿、海洋等国民经济部门的各行各业。
二、
什么是网的内部可靠性、外部可靠性、广义可靠性?
狭义可靠性:内部可靠性和外部可靠性可称为狭义可靠性,内部可靠性准则是指测量系统发现(或探测)观测值粗差的能力,称为内部可靠性,通过多余观测分量(或多余观测数)来描述;外部可靠性准则指测量系统抵抗观测值粗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能力,称外部可靠性,用系统的影响因子量度。
测量的广义可靠性可定义为:测量系统发现和抵抗粗差与系统误差以及减小偶然误差的能力。可通过重复观测、多余观测和计量检测来描述。
三、
测量控制网:由地面上一系列点(称测量控制点)构成控制点之间由边长、方向、高差、或GNSS基线等观测量连接并购成网型,点的空间位置可通过已知点的坐标及点之间的连接按一定方法计算得到,按其范围和用途测量控制网可分为四大类:全球测量控制网、国家测量控制网、城市测量控制网、工程测量控制网
工程测量控制网: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工程范围内统一的参考框架,为工程中的各项测量各项测量工作提供位置基准和测绘保障,以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测绘质量、进度和费用等方面的要求。
工程控制网划分:
- 按网点性质:一维网、二维网、三维网
- 按网形:导线网、三角形边角网、混合网、方格网
- 按施测方法:边角网、CNSS网、测角网、测边网
- 按基准:约束网、自由网、经典自由网
- 按坐标系:附合网、独立网
- 按其他标准:首级网、加密网、特殊网、专用网
- 按用途:测图控制网、施工测量控制网、变形监测网和安装测量控制网
测图控制网:为测图服务的控制网,作用为:保证图上内容精度均匀、相邻图幅正确拼接和控制测量误差的累计,分为:测图平面控制网、测图高程控制网。
施工控制网:为工程施工建设服务的测量控制网
特点:
- 控制点的精度较测图控制网高
- 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按两级或多级布设,有些工程的次级网可能比首级网的精度高
- 控制点的密度较大,使用频繁,受施工干扰大需要作定期复测
-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坐标系需与施工坐标系一致
-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投影面应与工程的平均高程面一致,以便放样数据可不作投影改正
变形监测网:为工程安全建设和运营而布设的控制网
特点:
- 变形监测网由参考点、工作基点和目标点组成
- 变形监测网必须进行周期性观测。
- 变形监测网的精度要求很高,最好选用当时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度
- 除精度、可靠性外,还要顾及变形监测网的灵敏度。
- 变形监测网一般采用基于监测体的坐标系统,该坐标系统的坐标轴与监测体的主轴线平行(或垂直),变形可通过目标点的坐标变化来反映。
安装控制网:为大型设备构件的安装定位而布设的控制网,又称微型大地控制网或大型计量控制网
特点:
- 安装测量控制网一般在土建工程施工后期布设,多在室内,也是工程竣工后设备变形监测及调整的依据
- 安装测量控制网的范围小,精度可以达到很高
工程测量控制网基准:就是网平差求解未知点坐标时,所给的已知点数据,对网的位置、大小和方向进行约束,使平差有唯一解。观测量:角度、方向、边长、天顶距、高差
三种类型1.约束网2.最小约束网3.自由网
网的布设和建立步骤是:
- 根据精度要求确定控制网的等级。
- 确定布网图形和测量仪器。
- 图上选点、实地踏勘、构网和作方案设计,进行网的模拟计算。
- 埋石造标
- 外业观测
- 内业数据处理和提交成果
导线是指将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折线。控制点称为导线点,分已知点和未知点,相邻两点之问的拆线称为导线边,相邻两导线边之间的夹角称转折角。
边角网是用地面测角测边仪器施测的、由三角形或多边形构成的三角形网和导线网,三角形网包括有重叠三角形的网
如何布设GNSS网?(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边点混合式)
- GNSS网无图形的限制,长短边可以相差很大
- 点的布设主要是考虑工程需要便于到达、易于保存、顶空条件好、多路径影响小以及电磁干扰小等
- 在工程中,还需要考虑以后要用全站仪设站的网点上,应至少有一个相邻点可通视,以解决定向问题
- GNSS网的施测除了应依据有关规范外,对于特高精度的GNSS网,只要符合工程特点满足工程需要,宜在规范的基础上提高要求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 精度准则
- 可靠性准则
- 灵敏度准则
- 费用准则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包括:提出设计任务、制定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优化、进行方案评价。以前分为:零类设计-基准设计、一类设计-图形设计、二类设计-观测精度设计、三类设计-对已有网的改进
四、
地形图是指将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态和地物的位置、形状采用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或以数字形式存放在计算机里,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后者又称数字(或电子)地形图。
特点:
- 可视性强、易读性好、信息量大。
- 具有可量测性。在地形图上可以定向、定位,可以量测距离、方向和面积。
- 具有时间性、保密性、现势性。
把比例尺大于等于1:5000的地形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有1:500、1:1000、1:2000和1:5000;一般把1:1万、1:2.5万、1:5万、1:10万的地形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形图;小于1:10万的地形图如1:20万、1:25万1:50万、1:100万,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我国规定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 万、1:50万和1:100万8种比例尺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水位是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固定基面以上的高程。
水位观测是通过观测水尺读数来确定水位的一项作业。
为什么要进行水位观测:在河流和海洋测绘水下地形图时,必需要考虑水面高程随时间的变化要通过水位观测将测深数据与地面高程系统联系起来的,进而获得水底高程。
深度基准面:海图及各种水深资料所载深度的起算面
场地平整: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建设以及工矿企业等许多工程中,往往要进行场地平整,要求将地面平整为水平面或斜面,在其上布置建筑物,并满足排水和交通运输等需要。场地平整要遵循土石方工程量小,挖填方基本平衡的原则。
竣工总图是工程竣工后按实际和工程需要所绘制的图,与一般的地形图不同,与建筑总平面图、施工总平面图也不完全相同,它能真实反映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情况。
竣工总图可能是一张竣工总平面图,也可能除总平面图外,还有各种专业图(如各种管线竣工图、综合管线竣工图等)、辅助图、剖面图以及细部点成果资料等。
施测竣工图的原则:
- 控制策略系统应与原有系统一致
- 测量控制网必须有一点的精度标准
- 充分利用已有的测量和设计资料
五、
施工放样:就是将图上设计的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再实地标定出来,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
建筑限差:是指建筑物竣工之后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差,又称设计或施工允许的总误差,分配原则:等影响原则、忽略不计原则
施工放样的总类:角度放样、距离放样、点位放样、直线放样、铅垂线放样、高程放样
点的平面位置放样有哪些方法:
- 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轴线交会法
- 归化法:将放样和测量结合的一种方法
- 极坐标法
- 自由设站法:是建立测量控制点和进行测量放样的一种常用方法
- GNSS-RTK法: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新型测量技术,是实时准确的获取待测点位置的最佳方式
什么是铅垂线?如何放样铅垂线?
沿重力方向的直线称为铅垂线。下端系一重物的悬吊细绳,静止时细绳所在直线就是铅垂线。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物的垂直度,需要放样铅垂线。目前主要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放样铅垂线。
- 全站仪+弯管目镜投点法,将全站仪架设在需要放样铅垂线的点上,卸下仪器望远镜上的目镜,装上弯管目镜,使望远镜的视线指向天顶,在需要放样的高程上,设置投点面,照准部每旋转 90°向上投一点,可得到4个对称点,取中点(可提高精度)作为最终投点,即完成铅垂线放样。这种方法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用得较多
- 铅垂仪法,光学铅垂仪是专门用于放样铅垂线的仪器,它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准管用于整平仪器,仪器可以向上或向下作垂直投影,因此有上下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法放样垂直精度为 1/30 000-1/200 000。
平曲线:道路的走向和线形受地形、地物、水文、和地质等因素的影响,线路在平面上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而是由许多直线段和曲线段组成,这种曲线称为平曲线。有:圆曲线、缓和曲线、回头曲线、复曲线
圆曲线分为单圆曲线和复曲线两种。具有单一半径的曲线称为单圆曲线,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半径的曲线称为复曲线
曲线测设:铁路、公路的曲线按设计坐标标定在实地上的测量工作,包括曲线主点的测设和曲线点放样、平面和高程放样、曲线中线和边线放样。
曲线测设放样方法:极坐标法、坐标法、偏角法、切线支距法
曲线要素:是指确定曲线形状、计算曲线坐标必须的元素
圆曲线的曲线要素:线路转向角、圆曲线半径R、切线长T(交点至直圆点或圆直点的长度)、曲线长L(由直圆点经曲中点至圆直点的弧长)、外天距E(交点至圆曲线中点QZ的距离)和切曲差q(切线长和曲线之差)称为圆曲线的曲线要素。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综合曲线要素是:线路转向角α、圆曲线半径R、缓和曲线长Ls、切线长Th、曲线长Lh、外矢距Eh和切曲差q。
竖曲线: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平顺用一段曲线来缓和,这条连接两纵坡线的曲线叫竖曲线。竖曲线的形状,一般采用二次抛物线形式。
六、
变形监测:是对监视对象或物体进行定期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变形监测自身的特点:
- 精度要求高
- 重复观测
- 综合运用各种观测方法
- 数据处理要求严格
- 需要多学科知识的配合
十、
高速铁路与传统铁路的测量有何不同处?
- 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测量和轨道系统施工测量在不同的坐标基准下进行
- 高速铁路控制测量分线下工程测量控制网和轨道控制网
- 要求的精度高
- 高精度GNSS接收机、智能全站仪、数字水准仪和轨道检测仪等精密测量仪器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普遍使用
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有何特点?采用什么方法建立?
特点:
- 多级布设,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通常分为四级:cp0、cpI、cpII、cpIII,cp0作为基础平面控制网的位置基准,cp1为勘测和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cp2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cp3则主要为轨道铺设服务,强调绝对点位精度和相对点位精度
- 布设原则,cp0每50km左右设置一座按国家gps网标准,cp1按b级gps标准沿线路成对布设,相邻点在4km左右,隧道洞口布设一对cp1点,两点间距800-1000m,cp3适宜gps法测量,点间距在800-1000m,困难地段不短于600m
- 技术要求:cp0引入并固定平面控制网的位置基准,cp1约束于cp0进行3D平差或2D联合平差,cp2约束于cp1进行3D平差或2D联合平差,cp3约束于cp1和cp2进行边角网联合平差
建立方法:1.GPS测量法2.三角测量法3.导线测量法
十一、
什么是桥梁工程?桥梁有那些类型?现代桥梁类型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即为桥梁。
按受力体系可分式桥拱式桥、刚构桥、斜拉桥和悬索桥。梁式桥又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梁、钢板梁、连续梁和简支钢桁梁。
按长度可分为特大桥、大桥和中小桥。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大跨度或复杂的桥型在不断涌现,现代桥梁正朝着造型新颖、结构复杂、桥梁长、跨度大、桥塔高、施工难的方向发展,主要分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和连续刚构桥四大类。
桥梁工程包括哪些测量工作,请作简要说明
包括桥梁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阶段的控制测量和变形测量
- 桥梁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有桥址地形测绘、桥址断面及辅助断面测量、其它测量
-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①平面控制网布设和测量,在桥梁施工阶段,在独立坐标系下建立的服务于桥梁施工放样的平面控制网称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②高程控制网布设,高精度的高程控制网是桥梁施工中高程放样的基础,特别是大跨度悬索桥基准索股的垂度测量,需要在高精度水准点上进行大气折光系数的试验测量。
- 桥梁的交形监测包括施工期问和运营期间的交形监测,例①索塔的变形监测②大跨度连续刚结构桥的挠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