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角观测方法:
①测回法;②方向观测法(全圆观测法)。
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肉眼能够识别的最小距离)所表示的实地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①尺寸小于比例尺精度的地物不需要测量;
②平均宽度小于比例尺精度的道路用单线(道路中心线)绘制,否则用双线(道路边缘线)绘制。
对后视的两种方法及其优点:
①坐标方位角对后视法:
照准后视点以后,输入后视方向的坐标方位角来对后视。(或者输入后视点的坐标值,实质是与直接输入后视方向的坐标方位角一样的,内置软件会自动计算出后视方向的坐标方位角。)
优点:方便计算控制点或碎部点的坐标值。
②零点对后视法:
照准后视点以后,输入00°00′00″来对后视。
优点:方便计算水平角的值。
对后视的一个结论:
若采用的是坐标方位角对后视的方法(输入后视方向的坐标方位角或者输入后视点的坐标值),则全站仪旋转到任何方向时的水平度盘读数都直接显示的是此时照准方向的坐标方位角。
国家基本比例尺:
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我国跨越的高斯投影6度带和3度带:
我国疆域在72°E~136°E。
①3°带范围:24~45N,22个投影带。
②6°带范围:13~23N,11个投影带。
测设和测定:
测设(放样):从图纸到实地。
测定:从实地到图纸。
绘制地形图的主要步骤:
①踏勘选点;②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③碎部测量;④内业成图。
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口诀:
后 前 前 后 (观测顺序。)
黑 黑 红 红 (应照准的水准尺的颜色。)
3 3 1 1 (应观测和记录的数据,3代表上中下丝3个读数,1代表中丝读数。)
【注:一个测站的四等水准测量一共需要观测8个数据,一共需要计算10个数据,总共有18个数据要记录。四等水准测量检核条件:K+黑-红。】
一般工程建设的三个阶段:
①规划设计;②建筑施工;③运营管理。
测绘工作的主要任务:
测绘地形图,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地形图。
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的三个阶段:
①选址;②初步设计;③施工设计。
测绘资料的主要质量标准:
①地形图的精度;②比例尺的合理选择;③测绘内容的取舍适度。
地形图平面位置精度的衡量标准:
地形图平面位置精度可用地物点相对于邻近点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来衡量。
地形图高程精度的衡量标准:
地形图的高程精度是根据地形图按等高线所求得的任意一点高程相对于邻近点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的。即:地形图的高程精度是指等高线所表示的高程精度。
地形概括误差:
地形概括误差是指在测图时将相邻两个地形点间的不规则曲线视为直线而引起的高程误差。地形点的间距越大,则地形概括误差就越大。
地面数字测图和平板测图的精度比较:
地面数字测图和平板测图相比,两者平面精度相差较大,且地面数字测图的平面精度要高于平板测图的平面精度;而两者的高程精度是相当的。
影响地形图高程精度的因素:
①测定地形点的高程误差;②地形概括误差;③勾绘等高线的误差。
填挖方的基本原则:
平整场地既要顾及工程量的大小,又要遵循填方与挖方基本平衡的原则(设计高程=场地平均高程)。
填挖边界线:
填挖边界线是指填方区域与挖方区域的交界线,该线也称为“零线”,该线经过的地方的高程是与设计标高相等的,因此,在填挖边界线上既不用填方也不用挖方。
线路测量及其主要任务:
线路在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测量”,其主要任务是为线路设计收集一切必须得地形资料,并将所设计的线路中线测设(放样)于实地。
初测及其主要任务:
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提供的带状地形图上选定线路中心的位置。初测是对初步设计方案中认为有价值的线路进行实测,即实地选点,定出线路方向,沿线进行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并测绘带状地形图。工作包括插大旗、导线测量、高程测量、地形测量等。
初测是初步设计阶段的勘测工作,初测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沿线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以及地质和水文方面的资料。
①线路平面控制测量;
②线路高程测量;
③地形测量。
定测的主要任务:
定测是在初步设计批准后,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线路位置,并为施工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