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效率新极限:AI智能体能否催生出“一人独角兽”?

 

随着云计算与分布式数字基础设施的兴起,凭一人之力也足以经营起小微企业。廉价的按需计算资源、远程协作平台、支付处理API、社交媒体乃至发达的电商市场,正成为企业们的力量放大器。

但是,如何将单人企业扩大到更夸张的规模——比如独角兽级别?

独角兽的基本门槛就是10亿估值,其对于技能、资源乃至庞大客群的硬性需求,长久以来远超一人所能承受的极限。然而,AI智能体的迅猛发展让市场看到了新的可能。除了自身的强大处理能力之外,多个AI智能体间甚至可以协同完成互补任务,完全自主的AI工作流程已不再是幻想。

去年,OpenAI掌门人山姆·奥特曼就在采访中做出预测称,“我跟科技界的CEO好友们曾有过一次交流,大家打赌哪年会出现首家估值10亿美元的一人企业。如果没有AI,这一切根本无法想象——可如今却正在成为现实。”

人类更信任人类

其实从近年的趋势看,10亿估值企业的体量确实越来越小。微软收购《我的世界》开发商Mojang时掏出25亿美元,其员工只有40人。Facebook以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当时这家开发商也仅有55名员工。两年前,Facebook又以10亿美元买下Instagram,当时员工为13人。

但这已经是互联网技术所能达到的劳动效率极限,而且距离一人独角兽还差整整一个量级。

AI研究实验室Imbue的CEO Kanjun Qiu认为,首家依托AI实现一人独角兽目标的很可能是提供自助服务型产品的企业。

“我觉得最容易实现完全AI的领域必然极端强调「自下而上」,即不需要设置成规模的产品宣发团队。产品宣发也是最难自动化、需要频繁与人打交道的环节。”

Qiu补充道,“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仍然非常重要”,这意味着能在市场上胜出的未必是最好的产品,更多要由人在产品与客户间建立起信任。

AI药物开发公司Formation Bio的CEO Benjamine Liu同样对人工智能在广阔领域中的作用持乐观态度,但在一人独角兽的问题上却表示反对。

“在如今这个新时代下,AI原生公司确实具有很大优势。但靠一人之力建立大型企业……虽然存在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毕竟人类本身非常注重关系。而且创业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极少有人能摆脱对伙伴的心理依赖。”

因此更现实的预测应该是,企业只需要建立一支拥有互补技能的小型团队,后续不必通过招聘扩大规模,而可以将更多工作交付给AI智能体。

可即使传说中的一人独角兽永远不会出现,即将到来的AI智能体大军无疑也将彻底颠覆劳动力市场。

“迎接AI员工时代”

先别急着否定,实际上不少律师事务所和软件工程企业已经开始严肃引入AI智能体。

AI销售智能体也在蓬勃发展。Artisan等由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宣称有望取代人类劳动力,甚至将这一结论明晃晃摆上了户外广告栏。

 

AI厂商ARTISAN发布的户外广告。

无独有偶,人力资源与“雇员管理”平台Lattice更进一步,打算为“数字劳工”建议正式的员工记录。就是说其客户使用的AI智能体将出现在组织结构图中,并附有个人资料和相应负责人。

去年加入Lattice担任CEO的Sarah Franklin称,这一转变标志着“全新合作形态的伟大时代”即将来临,届时人类与AI智能体将并肩工作。这些智能体将像人类员工般接受管理,以促进透明度和问责制度。

Franklin在此前的达沃斯论坛上解释道,“我们希望将人的成功放在首位,因此在与AI智能体合作时,必须明确了解它们具体负责什么工作。这不是要把AI当作人类看待,而是强调AI要有清晰定位,同时跟踪智能体在决策流程与系统集成中的一切行动。”

 

LATTICE组织结构图中就明确包含PIPPER AI。

但如果未来的企业不再需要大量人力,整个社会又会受到何等冲击?人们需要赚钱,更需要人生目标。没了工作,如何维持人类社会的稳定运行?

跟之前的工业革命一样,不少评论家认为新技术总会孕育出新的工作岗位——只是目前还无法预言其具体形态。

投资公司Lead Edge Capital创始人Mitchell Green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AI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当初颠覆行业的Uber和Airbnb现在可都是千亿级别的大公司。它们之所以会出现,靠的就是2007年诞生的iPhone以及随后汹涌而来的智能机浪潮。新时代掌握同等商机的企业也会出现,但我们目前还难以想象。”

好,就算未来光明,短期内的震荡和冲击仍无法回避。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AI技术正在智能水平和使用成本方面迅速迭代,这也成为AI与以往技术革命间的一大关键区别:人类恐怕无法跟随和适应。

Liu解释称,“我觉得再培训和技能提升之类的举措会有帮助,但AI模型的发展和改进速度太快了,部分AI系统甚至能够替代整个人类团队的工作。”

“AI的管理者”

论坛成员普遍认为,现阶段每个人不仅要学会与AI共存,并要学习如何使用AI辅助职业发展。

以You.com为例,客户可以访问其提供的API,借此将实时网络搜索与任意大模型相结合。虽然You.com提供现成的智能体套件,但也允许客户构建自己的定制化智能体、选择适用的AI模型,根据需求指定数据源并发布指令。

You.com CEO Richard Socher在论坛上指出,“身为CEO,我们将成为第一代同时面对人类和AI的管理者。在我看来,最有趣的变化在于人人都将成为业务贡献者、人人都将成为AI的管理者。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人其实都可算是企业家。”

所以到底会不会出现一人独角兽虽然存疑,但支撑这种猜想的底层逻辑完全成立。以WhatsApp为例,Facebook出手收购时,其每位雇员对应的估值已高达3.45亿美元。包括市值已超过3万亿美元的英伟达,其员工规模也相对不大,人数不足3万人——约合人均1亿美元。

所以只要有合适的业务形态加上正确的执行保障,AI技术确有可能进一步拉动估值数字、降低员工需求。AI智能体的崛起不仅预示着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人类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的一次深刻挑战。一人独角兽的概念虽然目前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但其背后反映的是AI技术对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和对传统劳动力市场的颠覆。至于人类社会是否准备好迎接此等冲击,如何在AI时代重新定义工作、价值和人际关系,恐怕只有让时间给出答案。

最后,期待您关注并留下评论,这个年轻的个人栏目将持续为您带来IT领域的更多干货、资讯与趣闻。明天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