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算力枢纽中心建设方案聚焦构建绿色集约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IT 基础设施架构涵盖算力枢纽中心资源、网络系统、基础应用系统、计算机机房、IT 运维管理五大模块,通过服务器 / 存储资源池化提升资源利用率,采用本地 + 异地灾备模式(本地先建、异地采用暖备份)保障数据安全,网络系统分广域网 / 局域网 / 无线网络部署并强化双机冗余,基础应用系统包含视频会议与安防监控,机房建设遵循 B 级 / C 级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架构围绕网络安全、终端安全、应用安全,通过准入控制、终端安全管理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等技术及 11 个安全域的管理体系筑牢安全防线,整体推动算力枢纽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满足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高频实时业务的低时延(20 毫秒内)需求。
一、建设背景与目标
- 背景:数字经济发展驱动数据总量爆发,算力需求激增,需布局绿色集约的算力枢纽中心,满足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 ** 低时延(端到端单向≤20 毫秒)** 业务需求。
- 原则:大型 / 超大型算力枢纽布局于可再生能源丰富区域,城市城区预留边缘算力空间,推动集群化发展。
二、IT 基础设施架构设计
- 算力枢纽中心资源
- 服务器 / 存储资源池
- 核心思路:池化 CPU、内存、存储资源,通过集群提高可靠性与利用率,新建应用采用资源池模式,传统架构与资源池模式共存并逐步迁移(老旧硬件淘汰后实现完全云化)。
- 部署模式:服务器资源池基于虚拟化技术;存储资源池以 IPSAN/FCoE 为主(成本与性能适中)。
- 数据灾备
- 本地备份:仅纳溪算力枢纽现有本地备份,其余需新建,实现数据本地冗余。
- 异地灾备:采用暖备份(异步复制,每日定时传输),无距离限制,RPO 为 30 分钟至数小时;备份方向包括下属单位→总部、总部→华为云等三级架构。
- 服务器 / 存储资源池
- 网络系统
- 广域网:现状为各算力枢纽通过 VPN 互联,分两阶段建设:第一阶段以总部为中心构建星型专线网络,第二阶段升级为双运营商冗余链路,提升带宽与可靠性。
- 局域网: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服务器存储区、办公 / 生产调度 / 车间区等,核心设备双机冗余部署,各下属单位现状不同(如古叙煤田有基础网络,宁夏和宁需新建),需补充资源池、无线覆盖等。
- 无线网络:覆盖办公楼与生产车间,部署 AC(无线控制器)、PoE 交换机、无线 AP,支持移动办公与生产设备接入,保障访客安全隔离。
- 基础应用系统
- 视频会议:总部建多功能主会场(含 MCU、录播系统、高清设备),二级单位建分会场,三级单位通过软件终端接入,实现跨区域可视化协作。
- 安防监控:统一平台管理,覆盖办公楼(补充死角、重点区域监控)与生产区,支持移动端实时查看,存储录像用于事件追溯。
- 计算机机房
- 建设标准:总部及重要单位按 **B 级(冗余型)建设,保障设备故障不中断系统;三级单位按C 级(基本型)** 建设,遵循 GB50174-2008 等国家标准,涵盖供电、空调、消防、环境监测等系统。
- IT 运维管理
- 四大平台:运行监控(实时预警)、运维服务(工单管理)、呼叫中心(统一服务窗口)、运维门户(在线申报与知识共享),集成后形成流程化管理体系,事件按影响程度分 S1-S4 级处理。
三、信息安全架构设计
- 总体架构:包含技术架构(6 大安全领域)、管理体系(11 个安全域)、运营管理(日常运维、监控响应、安全审计),重点强化网络、终端、应用安全。
- 技术架构
- 网络安全:区域划分隔离风险,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通过 SSL VPN 实现远程接入,准入控制确保合法设备 / 用户接入(不合格设备强制隔离加固)。
- 终端安全:统一采购终端安全管理系统,覆盖桌面资产、移动介质、补丁升级、外设接入控制,分级部署至各单位。
- 应用安全:部署堡垒机与应用安全网关,实现代码安全、日志审计;建设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单点登录),分级管理用户权限。
- 管理体系:基于 11 个安全域(如物理安全、访问控制、业务连续性)制定策略,明确组织架构与责任,确保合规性与风险管控。
四、关键表格
分类 | 现状描述 | 下一阶段建设重点 |
---|---|---|
本地备份 | 仅纳溪算力枢纽有本地备份系统,其余单位无 | 所有单位新建本地数据备份系统 |
异地灾备 | 仅华为云中心提供异地备份,其余单位无 | 采用暖备份模式,每日定时异步传输,构建总部与下属单位、华为云的三级备份体系 |
局域网建设 | 部分单位(如古叙煤田)有基础网络但需完善,部分单位(如宁夏和宁)需新建 | 核心设备双机冗余,部署服务器 / 存储资源池,补充无线覆盖与安全准入系统 |
机房等级 | 总部及重要单位现状未明确,三级单位为基础型 | 总部及重要单位按 B 级建设,三级单位按 C 级建设,完善供电、消防等基础设施 |
关键问题
- 问:算力枢纽中心资源池化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答:通过将多台服务器 / 存储组成集群,池化 CPU、内存、存储资源,可提高硬件可靠性(冗余部署)与资源利用率(动态分配),降低运维成本;业务系统视角仍为传统服务器,兼容性强,且便于管理与扩展,支持新建应用高效部署与传统架构逐步迁移。 - 问:数据灾备建设的优先级与具体模式如何规划?
答:优先级为先本地备份、后异地灾备。当前仅纳溪有本地备份,其余单位需首先建设本地数据备份系统;异地灾备采用暖备份模式,通过每日定时异步传输实现数据异地存储,无距离限制,适用于总部与下属单位、华为云之间的三级备份架构,初期投资较低且满足数据一致性需求。 - 问:信息安全架构中针对终端安全的核心措施有哪些?
答:核心措施包括:①统一采购终端安全管理系统,覆盖桌面管理(资产登记、软件分发)、病毒防护、补丁升级、外设接入控制(非法介质检测与权限管理);②分级部署,由总部统一管理,向下属单位推广,实现终端设备的安全检测、加固与行为审计,防止病毒入侵、数据泄露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