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管理与运维的基本概念
网络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对网络设备(网元)的有效管理,确保正常工作,使通信网络稳定运行,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服务。
根据管理对象不同,网络管理可以分为两类:
软件相关管理:包括网络应用程序、用户账号、文件使用权限等管理。
硬件相关管理:主要管理构成网络的硬件设备(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等)。
一个网络单元(NE,Network Element)由硬件设备和运行其上的软件组成,配有主控板和主机软件负责整体管理与监控。
二、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
OSI定义了网络管理五大功能模型
1.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用于监控、生成、查询和修改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业务配置。
2. 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确保网络在较少资源和低延迟条件下仍能稳定提供通信能力。
3. 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
保证网络高度可用,在故障发生时快速修复。
4. 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防止未经授权访问及攻击。
5. 计费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
记录用户资源使用情况,核收费用,并统计资源利用率。
三、SNMP原理与架构
SNMP是TCP/IP网络中的标准网络管理协议,通过运行在中心计算机上的NMS(Network Management Station,网络管理工作站)统一管理网络设备,不同厂商设备的差异被屏蔽,实现跨平台管理。
特点
简单:采用轮询机制,UDP为承载,兼容性好。
强大:在任意两点间传递管理信息,支持故障排查与状态监控。
典型架构组成
NMS:部署在服务器上的管理系统,是网管核心。
Agent:运行在被管理设备上的代理进程,维护本设备信息,响应NMS请求。
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定义可管理对象集合的数据结构,采用树形OID组织。
交互方式
1. 查询/修改:NMS发SNMP请求,Agent通过MIB查找或修改信息,并响应。
2. 告警(Trap):设备满足告警条件时,Agent主动向NMS发送Trap消息,让管理员及时处理。
四、SNMP版本演进
1. SNMPv1:适合小型网络,安全要求不高,定义了5种操作(Get-Request、Get-Next-Request、Set-Request、Response、Trap)。
2. SNMPv2c:适合大中型网络,增加了GetBulk(批量获取)和Inform(告警确认)操作。
3. SNMPv3(推荐使用):增加了身份验证和加密处理功能,适合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可通过用户名、密钥、加密参数来确保传输安全,尤其适用于公网传输的场景。
五、SNMP配置方法
基础配置
1. 使能SNMP代理功能
[Huawei] snmp-agent
2. 配置SNMP版本
[Huawei] snmp-agent sys-info version [v1 |v2c|v3]
3. 创建或更新MIB视图
[Huawei] snmp-agent mib-view view-name include subtree name
4.创建SNMP组并绑定视图
[Huawei] snmp-agent group v3 test privacy
5. 添加SNMP用户
[Huawei] snmp-agent usm-user v3 user name group group-name
6.配置SNMPv3用户认证密码
[Huawei] snmp-agent usm-user v3 user-name authentication-mode ( md5| sha | sha2-256}
7.配置SNMPv3用户加密密码
[Huawei] snmp-agent usm-user v3 user-name privacy-mode (aes128|des56 }
8.配置设备发送Trap报文的参数信息
[Huawei]snmp-agent target-host trap-paramsname paramsname v3 securityname securityname( authentication| noauthnoprivl privacy }
9.配置Trap报文的目的主机
[Huawei] snmp-agent target-host trap-hostname hostname address ipv4-address trap-paramsname paramsname
10.打开设备的所有告警开关
[Huawei] snmp-agent trap enable
六、案例配置
[R1] snmp-agent
[R1] snmp-agent sys-info version v3
[R1] snmp-agent group v3 test privacy
[R1] snmp-agent usm-user v3 R1 test authentication-mode md5 HCIA@Datacom123 privacy-mode aes128 HCIA-Datacom123
[R1] snmp-agent target-host trap-paramsname param v3 securityname sec privacy
[R1] snmp-agent target-host trap-hostname nms address 192.168.1.10 trap-paramsname param
[R1] snmp-agent trap source GigabitEthernet 0/0/1
[R1] snmp-agent trap enable
完成上述配置后,路由器R1将在触发告警条件时,自动将加密和认证的Trap报文发送到指定的NMS进行处理。
详细的图示及更多配置案例,建议下载后系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