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同学靠ChatGPT、DeepSeek一顿输出,自己感觉“哇,这也太像人写的了”,信心满满提交论文📄
结果……
导师:你这是自己写的?
你:???我自己润色过啊?
导师:这语感一看就是AI。
🤯 惨!这时候你才发现:AI写的,不是“像人话”就安全,而是要避开那些一眼被看穿的“AI特征”!
今天就给你一份实用收藏级👇
✅ 教授一眼识破的AI写作12大语感特征
✅ 附带对应的规避技巧和实战例子
一、AI写作的“12个高危特征”📛
序号 | 特征 | 举例 | 教授为什么秒识破? |
---|---|---|---|
1 | 套话连篇 | “随着科技的发展……” | 全网AI通用句,毫无新意 |
2 | 情绪中性过头 | 没有任何“转折、评论、质疑” | 像教科书不是论文 |
3 | 全文0错别字+无语病 | 太干净,像机器排版 | 人类多少都有“口语痕迹” |
4 | 用词重复/堆砌 | “本研究”“研究结果”反复出现 | 没有同义词变体 |
5 | 引用格式过于统一 | 全是“张三(2021)认为……” | 不像多篇资料汇总 |
6 | 逻辑线条过顺 | 没有跳跃、情绪波动 | 看起来“像AI思维流程图” |
7 | 没有反驳、争议 | 一味正面推进结论 | 人类写作会设疑、反论证 |
8 | 全是陈述句 | 很少出现问句、感叹句 | 缺乏语言丰富性 |
9 | 不出现“我认为”“可能是” | 没有主观模糊判断 | 一刀切结论过于绝对 |
10 | 句式单一 | 全是“主-谓-宾”三段式 | 看5句全一个格式 |
11 | 太“像高考议论文” |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 | 教授一看就烦:这是本科议论文 |
12 | 大量“无效废话” | “众所周知,科技在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 占字数、凑结构,AI痕迹爆棚 |
二、AI风格vs人类风格👀
❌ AI原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 人类改写句:
AI确实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育和医疗场景里——这事几年前还觉得很“未来”,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
-
加了情绪判断(“确实”“见怪不怪”)
-
非标准句式(破折号、插入语)
-
更真实语感
三、避免被识破的3个修改大招🔥
1、加主观语气+模糊判断
AI写:这项研究表明…… 人写:这项研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2、刻意打破句式统一性
✅ 加问句、插入语、感叹句
那么问题来了:谁来规范AI内容的原创性?
不得不说,这一点我起初也没想到……
3、融入真实经验/评论
论文里夹一句:“我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回答竟然是‘我无所谓’——这出乎意料。”
👉 这种表达99%不会被AI识别器认定为“AI写的”
四、总结
🎯 教授识破AI写作,靠的是“语言直觉”和“教学经验”
🎯 你只要学会:
1、打破套路写法
2、加入真实人的表达痕迹
3、控制AI率在10%以内
💡就可以做到“用AI不被AI识破”!
点赞+收藏,避免论文被教授“秒识破”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