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D协议的简要说明

一、什么是PD协议

对于PD协议的优势,笔者借用百度的一段描述:PD是PowerDelivery,关注的是两个或者多个设备,甚至是一个基于USB接口的智能电网的电能传输过程,电能传输可以是双方向的,甚至是组网的,可以具备系统级供电策略。而QC是QuickCharge仅仅关注的是快速充电问题,电能传输是单方向的,不具备电能组网能力,不支持除了供电以外的其他功能。

二、PD3.0简述

USBPD3.0:同时覆盖高压低电流、低压大电流
USBPD3.0规范了电压输出范围:3.0V~21V,步进调幅电压为20mV。
这当中就包含了低压/高压两个部分,而综合以往的PD协议电流数据看来(1.5A、2A、3A和5A),此次的USBPD3.0将能同时实现高压/小电流、低压/大电流两种快充方案,加上电压调幅步进为20mV,整体思路融合了像高通QC快充的高压低电流(同样以步进调幅电压保证充电效率)与VOOC闪充的低压大电流两种方案。
简而言之,USBPD3.0吸取了目前快充的精华,重新整合成一套“大而全”的快充方案,以实现手机快充大一统,所有支持快充的手机都可以通过一个支持PPS技术的充电器实现快充。重回那个一个充电器所有手机都不怕的时代。目前,USBPPS已和我国工信部泰尔实验室达成共识。同时,谷歌在最新的Android7.0OEM规范中强调:使用USB接口的手机,快充技术必须支持USBPD。

三、PD3.0和PD2.0的区别

PD3.0相对于PD2.0的变化主要是三方面:

第一、增加了对设备内置电池特性更为详细的描述。
第二、增加了通过PD通信进行设备软硬件版本识别和软件更新的功能。
第三、增加了数字证书及数字签名功能。

每个方面的详细说明:

第一点改动,能够让连接双方,更清楚对方的电源状况,从而协调好双方的供电策略。对于利用USBPD协议组建低压智能供电网络来说,极为重要。可以协调在各种电源状况下的供电拓扑结构。例如,电网停电时应急供电电处理策略,协调电网供电和家用太阳能发电装置的供电策略,往电网反向供电策略等。可以让Power变得更加SMART。
第二点软件升级功能,则可以让设备的兼容性变得更加优秀,所有的TYPE-C厂商都可以把自己的最新固件版本发布到互联网上,这样就可以通过PC以及手机等,对非联网的外围配件进行及时更新了。就如同微软的win10系统能够实时在线解决硬件驱动程序问题一样。USBPD设备的内部固件,也成为传统硬件驱动资源的一部分。
第三点数字证书功能,估计是这次升级最重要的功能了。可以让所有的TYPE-C产品必须获得USB-IF组织使用私有密钥签发的数字证书才能畅行无阻。无证书的产品,则可能不被其他厂商的TYPE-C产品所接受。这项功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可以避免不合格的TYPE-C接口设备,因为品质问题而伤害正常的设备。在企业信息安全应用中,也可以由企业自己来发布安全证书,让非企业内部的USB设备无法接入,这会比现有的USB加密技术更安全,因为在通过CC线完成安全认证之前,存储媒介与系统之间是物理隔离的。
最后从协议上来说PD2.0是PD3.0的子集,也就是说,PD3.0是天然兼容pd2.0的。其次,从硬件层面来说PD3.0与PD2.0的链路层和物理层完全兼容,也就是说,产品升级的时候,无需进行硬件改动,只需要进行在线软件升级。因此,不论从协议本身还是从市场战略的角度来看,都可以积极的去开发USBPD2.0的产品,到了必要的时候,升级固件部分去兼容PD3.0即可。

### 关于PD协议的全称、功能及技术文档 #### PD协议的全称 PD协议的常见含义是指 **Power Delivery Protocol**,即电力传输协议。该协议主要用于定义设备之间如何通过USB接口实现高效的电能传输和管理[^4]。 #### PD协议的功能介绍 Power Delivery 协议支持多种电压和电流配置,允许设备协商功率需求并动态调整充电速率。其主要特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支持高达100W的功率传输能力。 - 可调节电压范围(5V至20V),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设备。 - 提供双向电源流动特性,使设备能够灵活切换作为电源或负载的角色[^4]。 以下是基于Python的一个简化示例,用于模拟两个设备之间的PD协议握手过程: ```python class PowerDeliveryDevice: def __init__(self, name, max_voltage=5, max_power=10): self.name = name self.max_voltage = max_voltage self.max_power = max_power def negotiate(self, other_device): negotiated_voltage = min(self.max_voltage, other_device.max_voltage) negotiated_power = min(self.max_power, other_device.max_power) print(f"{self.name} and {other_device.name} agreed on voltage={negotiated_voltage}V and power={negotiated_power}W.") device_a = PowerDeliveryDevice(name="Laptop", max_voltage=20, max_power=60) device_b = PowerDeliveryDevice(name="Charger", max_voltage=15, max_power=80) device_a.negotiate(device_b) ``` 此代码片段仅作示意用途,实际中的PD协议涉及复杂的硬件层交互与标准合规性验证。 #### PD协议的技术文档概述 官方技术文档由 USB Implementers Forum (USB-IF) 发布,涵盖了详细的规范和技术细节。这些文档不仅描述了协议的工作原理,还提供了关于兼容性和测试流程的信息。开发者可以通过访问USB-IF官方网站获取最新版本的标准文件[^5]。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