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日益短缺背景下,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消耗,促使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基础设施,其便捷性、合理性以及多元性是推动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有效问卷300份,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调查地区充电桩存在车主充电难、充电桩分布不均、充电车位占用率较高等问题,提出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充电设施等策略,旨在优化充电桩空间布局的同时,促进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
.截至2023年11月,中国充电联盟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62.6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14.08万台、交流充电桩147.7万台.图1为2018-2023年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趋势图.但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匹配度较低、充电体验较差、充电较为困难等因素,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与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行空间布局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张家口市为例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空间布局优化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全社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空间布局决策提供相应参考.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背景
充电桩的数量应该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充电桩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充电桩的分布应该考虑到用户的出行需求和充电桩的可用性,以便用户在需要充电时能够方便地找到充电桩.图2为张家口市桥东区国家电网充电站。
充电桩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到土地利用和环境影响等因素,还需要满足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充电桩的运营管理需要考虑到充电桩设备维护成本、客户服务及时性以及用户的充电行为与支付方式等因素。
充电体验满意度指标分析
问卷共有11个问题针对充电桩用户具体体验进行提问,具体数据分析如表1所示:
充电柱收费运营云平台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接入系统的电动电动自行车充电站以及各个充电整法行不间断地数据采集和监控,实时监控充电桩运行状态,进行充电服务、支付管理,交易结算,资要管理、电能管理,明细查询等。同时对充电机过温保护、漏电、充电机输入/输出过压,欠压,绝缘低各类故障进行预警;充电桩支持以太网、4G或WIFI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码充电。
应用场所
适用于民用建筑、一般工业建筑、居住小区、实业单位、商业综合体、学校、园区等充电桩模式的充电基础设施设计。
系统分为四层:
1)即数据采集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层和客户端层。
2)数据采集层:包括电瓶车智能充电桩通讯协议为标准modbus-rtu。电瓶车智能充电桩用于采集充电回路的电力参数,并进行电能计量和保护。
3)网络传输层:通过4G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搭建好的数据库服务器。
4)数据层:包含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部署数据采集服务、WEB网站,数据服务器部署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基础数据库。
5)应客户端层:系统管理员可在浏览器中访问电瓶车充电桩收费平台。终端充电用户通过刷卡扫码的方式启动充电。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要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需要综合考虑充电桩的数量和分布、供电能力和供电网络的可靠性以及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因素.通过优化充电桩的空间布局,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便利性和用户体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晓芳,吕飞,张宇峰.健康城市导向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空间布局研究.
[2]太飞,田雨婷,刘宁,李飞,张静静,王磊,太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3]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2022.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