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厂流水线到年薪20万程序员 | 深圳打工人的“跃龙门”

1908 篇文章 51 订阅
1221 篇文章 21 订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故事的起点,大都从广东某条工厂流水线开始。

孙玲的故事,并非人人都听过。鼓舞他们踏出这一步的,是工友、同乡的起跳成功 。

进入IT业,被他们视为生命里至关重要的一次起跳。不是所有人,都能越过那道龙门。

飞身跃过的人当中,能走入互联网大厂的少之又少,BAT更是遥不可及。更多的人,辗转于创业公司与外包公司的底层岗位。

尽管如此,在流水线上那些模糊背影之中,他们仍然是溯流而上的少数人。

越过那道门

时隔4年,李新方回忆起走进那家公司的兴奋,眼睛闪闪发亮,嗓门一下提了起来。

那是一家业内知名的互联网外包公司,位于宝安兴东地铁站附近的创业园内,园区看起来像个公园,又漂亮又体面。跟那间布满油污灰尘的厂房比起来,一切简直是天差地别。

这份工作强度很大,常常需要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同事们加班加得满心怨气,李新方却很满足,也珍惜所有的项目实操机会。

“感觉自己一下子跳上来了,命运正朝着好的方向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获得这份工作,李新方大约投了上千份简历。接到第一个面试邀约,他激动不及,希望的小火苗蹭蹭地往外冒,“说明我的简历写得可以”,“简历上的技术点是被认可的”,“我可能有机会”……

不过,第一个面试还是搞砸了,面试官一落座,先让李新方自我介绍,听到这个他脑子一片空白,准备时他没考虑过这个环节。

节奏一下子被打乱了,整个面试过程他磕磕巴巴、语无伦次,心里揣测着面试官是否看穿了简历上虚造的“两年项目经验”。

前几个公司都碰壁后,他接到了一个录用电话,这家公司的外包项目要得急,工资开得一般,要求也就没那么高,面试过程中发现李新方技术合格,没再卡他的学历。他没有什么挑剔的资本,满口答应。

拿到Offer,李新方兴奋极了。沉积几个月的煎熬一下子全都消散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来深圳之前,李新方在老家待了4个多月。得知他不干模具加工要转做IT,父母唉声叹气地不理解,村里邻居们一脸看笑话的神情,前途未卜的压力,这一切让他煎熬极了。

2009年,17岁李新方在中专读了不到一年就辍学了。他觉得学校枯燥沉闷,急于逃脱,盼着能出去赚钱玩乐。

他先后呆过汽修厂、塑胶厂、模具加工厂,每天16个小时绑在流水线,比学校无趣多了。他觉得累,一心想换个轻松的,又毫无方向。

在广州的模具加工厂,李新方每月工资为300元。厂里包吃住,老板小气,喜欢把工人工资扣在手里,拖上好几个月才发。有次他得了急性肠胃炎住院,不想问家里要钱,找老板要住院费时,对方说你的工资已经透支完了。

这个回答,让李新方伤了自尊。他因此有了目标——赚钱当老板。2013年,他跟父母亲戚借钱,自己在佛山开了家小加工厂。

真正当了老板,李新方才发现,这跟自己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赚钱太难了。成本逐年走高,利润越来越低,制造业从上游到下游都生存艰难,行业内诚信度极低,回款非常困难。他一年到头挣到的钱,仅够房租和日常支出。

2014年底,李新方开始琢磨转行。彼时,微信张小龙、滴滴打车的互联网故事铺天盖地,他被那些故事吸引,也向往高于其他行业的薪酬。

他在QQ上加了几个转行IT的交流群,靠着书本和网上的教学视频完成了自学,前后花了1年多时间。

QQ交流群里一个男生,靠着自学在北京找到了一份程序员工作,这让李新方很受鼓舞,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低价卖掉了机器,决心到深圳试试。

心虚的幸运儿

与李新方不同,冯先晖、张尧则是花了2万左右的学费,在IT培训机构历经4个月的突击培训,才进入这个行业。

去年年底课程结束后,冯先晖开始找工作,他在简历上抹掉了6年的工厂经历,4个月的培训经历,取而代之的是虚构的3年项目经验,“很少有公司去背调的”。

在简历中虚造项目经验,这是培训班老师传授的“技巧”之一。略显滑稽的是,在简历上抹掉“IT培训机构”经历,也被培训机构在课堂上划了重点。

接听HR的面试邀约电话时,有些技术面试官会接过电话,对他做些简单的技术考察。遇到这种状况,冯先晖总是心头一紧,握握手心里的汗,靠着培训机构里的面试技巧,小心应付过关。

或许是面试技巧起了作用,冯先晖花了半个月就拿到了两个Offer,一个为腾讯外包,一个为知名消费电子企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比之下,不擅长包装简历的张尧,找工作颇费周折。

一开始,他在简历上老老实实地写上了培训经历,也没有虚造项目经验。结果投出去的简历大都石沉大海。没办法,他把简历上的“培训”改成了“自学”,总算有了不少面试的机会。

张尧过不了心里那一关,选择在面试时坦陈自己的培训经历。结果,不是被当场拒绝,就是再无下文。

当时是9月,深圳的天气酷热,奔波了一个多月,手里的生活费花得差不多了。交给培训机构的1.8万培训费,是他贷的款,还压在身上。他灰心丧气,准备回湖北老家看看机会。

准备放弃时,张尧接到了唯一的Offer,对方是个小外包公司,开出的月薪为6000元。在培训班的测试中,他的成绩中等偏上,老师估测他能拿到8000元月薪。此时,他已山穷水尽,没有资格再挑拣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冯先晖最后选择了知名消费电子企业,进公司的前几个月,他没机会享受命运转圜的喜悦,一直惴惴不安于实力与简历之间的差距,“主管扔过来一个项目,你说一个工作3年的人,能搞不定吗”。

搞不定的,他只能在培训机构的毕业生微信群里一一求助。大半年时间里,他每晚熬夜加班,算是勉强补上了经验上的落差。

这样的阶段,李新方也经历过,他靠着在QQ群里请教前辈,或者自己在深夜里摸索,来弥补真实资历与简历的差距。

经历过两份外包工作后,李新方划掉了简历上虚构的两年项目经验,“实际经验已经够了,再说进大公司,人家也会背调”。

其实掩饰谎言,也是件辛苦的事情。

入职一年多,刚进来时的那份小心与谨慎,冯先晖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他和部门同事相处得都不错,周末常有活动,“但是不敢跟他们聊得太深,以前干什么肯定是不会讲的”,他转过头看看四周,凑近我压低声音说。

培训班里的年轻人

在决定转行之前,冯先晖在宝安的一家模具工厂做了差不多6年。

18岁技校毕业后,冯先晖被校招到这家工厂,花了5年时间,拿到大专、本科的自考学历后,去年年中才下了辞职、参加培训的决心。

得知冯先晖找到工作后,原来工厂里有3个男孩子,也参加了IT培训班。两个学成后顺利入了行,另一个求职1个多月没成功,最后回了老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开搜索引擎,大部分IT培训机构打出的广告里,都不乏“包就业”的诱人承诺。我先后加过几名培训班老师的微信,在他们的朋友圈里,每天都能看到“月入1.8W”、“月入2.3W”的成功范例。

实际上,并非每个学员,都能跟得上为期四个月的火线突击课程。即便顺利学完了课程,也未必能进入IT行业。

2015年,准备转行的张尧,在一家行业内颇有名气的培训机构学习了4个月。突击学习的节奏堪比高三,早上9点上课,晚上9点下课,没有休息日。

在张尧的班级里,有个初中学历的学员,由于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太差,始终跟不上课程,学期结束后,也未能在IT行业找到工作。

还有一位与张尧关系不错的男孩,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应届生,因为逻辑思维欠缺,结业后也没找到相应工作,回到西北老家做了销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初中或者高中毕业的,我们一般不建议他学习编程”,在距离龙华富士康不足1公里的一家培训机构里,一位姓刘的招生老师告诉我。

刘老师专门负责JAVA开发课程的招生,他接待的学员当中,来自富士康的工人占了4成,多数为大专校招生,低学历工人不多,“一来学习有门槛,二来IT企业对学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这家培训机构占据了写字楼其中一整层,大约1300㎡的空间,大部分都被隔成了密密麻麻的小教室。

临近下午上课时间,Java培训班门口,一个男孩走出来,把我当成了打算报名的人。“你要来了我们班,那可是个宝”,的确,整个班里看不到一个女孩。

“女孩子很少来学IT,她们一般选新媒体运营和UI的多”,刘老师顺手筛选出相应的广告页。

“从深圳女工到硅谷IT”的孙玲,被媒体一次次地包装成了励志范本。可惜,李新方、张尧、冯先晖,谁都没听过这个名字和故事。 那些还在流水线上忙碌的女工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除了专业知识,应聘技巧也是培训班里至关重要的授课部分。冯先晖也极为看重这一点。

在冯先晖的培训课程里,简历包装、面试技巧、面试演习大概用了10天时间。老师会建议学员,在简历上虚构1年到3年的相关工作经历。

为了应对面试中的经验考察,有着多年IT项目开发经验的老师们,会一对一指导学员应对面试提问。

“宁可写自学,也不会写在培训机构学过”,对跨行者来说,这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

李新方入行四年多,他发现无论是身边的同事,还是自己面试的应聘者,跨行的不少,但简历上都不会出现培训机构字眼。

他能判断的,就是大多数学历偏低的入行者,在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上,确实比不过全日制大学毕业生。

“很多低学历的年轻人,更容易自我设限”,李新方在有意转行的同乡身上,也看到类似的问题。

做了1年程序员后,李新方特地买了辆车,春节意气风发地开回了老家。亲戚、邻居觉得他赚了钱,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做程序员,可惜成功者寥寥,“有些看了看教学视频觉得太难了,有的觉得代码里的英语学不会”。

跨不进大厂的程序员

在我们谈话的间隙里,李新方不断强调自己“幸运”。

第二份工作就是知名企业的外包项目,第三份工作是个大企业,期间他花了大量时间自学,编程技术实现了质的提升,也积累一定的管理经验,有了这些积累,才能顺利得到现在这份工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上,他颇有技术天分,也格外努力。

从得到第一份工作起,李新方开始自考学历,去年他拿到了本科学历证。在获得学历之前,他几次因技术能力突出被招聘企业破格录用。

跟IT学习交流群里的群友相比,他算得上发展最好的一批,目前就职于国企控股公司,年薪20万出头,在行业里算得上中高级技术人才。

不过李新方也很清楚,其实自己在技术上发展其实有限。缺少了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积淀,他成为技术大神的可能性不大。在大公司面试中,学历也是一道关卡。他曾经面试过一个知名公司,对方HR明确告诉他,即便招他进入公司,后期的晋升也几乎不可能,因为他并非全日制学历。

“要是能重新选择,我肯定要考个好大学,好好学数学”。

冯先晖也有相似的困扰,他的岗位是软件测试,这个工作用到的代码知识不多。上司有意培养他的能力,会把一些写脚本的工作交给他。可一旦涉及到代码里的英语单词,他就有些心虚,“英语是我的致命痛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李新方有两个朋友,学历不高,以前也在流水线工作,跨行进入IT行业的时间与他差不多。一直在小外包公司之间跳槽,现在的工资与刚入行时相差不多。

“他们也想换好的,可他的技术没有成长”,不过,这两个朋友对现状还是满足的,将近1万的月薪,是从前工厂工资的两倍。

张尧转行5年了。在入行IT之前,他在工厂呆过半年,接着转行销售,每段工作都不长久。他二本院校毕业,专业是材料成型,对口工作极不好找。能做程序员,在人生境遇上已算一大跨越。

在深圳的外包公司工作一年后,他回到了武汉。在中小互联网公司之间换了三、四份工作。他同期的培训同学中,情况大抵如此,仅有一个同学,工作两年后进入了互联网大厂。

“多数人入行以后,都得首先考虑生存,小公司待遇还行那就去了,很难说为了攒技术经验拿很低的工资。这对职业发展确实不利”。

长期在小公司工作,在项目经验上和技术能力上,很难与大公司员工相比,“我学的东西,跟腾讯技术人员学到的东西,不可能是一样”,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张尧觉得自己与大厂IT人员的技术差距只会更大,况且,程序员还有年龄要求,以后进入大公司的希望,必然更加渺茫。

2019年年底,张尧所在的公司破产。他本打算年后再找新工作,不料湖北疫情爆发,他在老家一直被隔离到四月底。重新回到武汉求职,工作机会少得可怜,他找得心灰意冷,在一篇文章里如此写道:

“我,一个转行的IT,失业,未婚,挤在不到15平方米的单间里,工作五年,一事无成。


张尧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在一个中小型互联网公司找了份新工作。这几年他过得不算顺遂,但回头去看,他还是要感谢5年前做出的决定:

“如果不去贷款参加那个培训,我可能还在工厂里,或者做个根本赚不到钱的销售。它改写了我的生活,我的视野,我经历的事情、认识的人,都不一样了。我的收入也确实提高了,这是最实在的。”

在这一点上,三人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

备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采用化名。


最后: 大家可以去我博客首页看下侧边栏! 进去有许多资料共享!资料都是面试时面试官必问的知识点,也包括了很多测试行业常见知识,其中包括了有基础知识、Linux必备、Shell、互联网程序原理、Mysql数据库、抓包工具专题、接口测试工具、测试进阶-Python编程、Web自动化测试、APP自动化测试、接口自动化测试、测试高级持续集成、测试架构开发测试框架、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好文推荐

转行面试,跳槽面试,软件测试人员都必须知道的这几种面试技巧!

面试经:一线城市搬砖!又面软件测试岗,5000就知足了…

面试官:工作三年,还来面初级测试?恐怕你的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头衔要加双引号…

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软件测试工作?

那个准点下班的人,比我先升职了…

测试岗反复跳槽,跳着跳着就跳没了…

  • 2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