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最近有点倒霉。
先是旗下Space X的火箭发射出现问题,如今特斯拉又遭“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致命一击。
今天,宁德时代在上海车展上,发布全新一代的凝聚态电池,并公布了相关参数。
与马斯克引以为傲的4680电池相比,“宁王”的凝聚态电池几乎呈碾压之势,不仅在能量密度上高出130%,达500Wh/kg,充电时间更是缩短至数分钟。
至于大家担心的安全性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即使把凝聚态电池切开,也不会发生起火和爆炸。”对此,外媒表示:马斯克要急了。
01 麒麟电池量产,马斯克慌了
去年6月,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三代CTP电池——麒麟电池。相较于前两代CTP技术,麒麟电池在设计上取消了模组形态,并大幅优化了冷却结构,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速度上取得了明显提升。
若配上三元电芯,麒麟电池的能量密度将达到惊人的255Wh/kg,续航1000公里,比当时风头正盛的4680电池217Wh/kg,续航500公里的数据还要亮眼。
同年11月,麒麟电池技术就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22年度最佳发明之一,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对此,马斯克内涵道:“我不知道,高昂的原料问题是否会影响成本,暗指麒麟电池的成本高昂、量产困难。
但马斯克万万没想到,宁德时代的速度竟如此之快。就在上月底,宁德时代就宣布实现麒麟电池成功量产。而今年交付的新能源汽车极氪某车型,就将搭载麒麟电池。
正当马斯克惊愕之时,宁德时代再传出一个好消息,他们在凝聚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能是麒麟电池的2倍,是4680电池的近3倍。
接二连三的突破,让不少外媒感到惊讶。难道这一次,中国又要实现技术赶超?
02 中国技术,已在多领域完成反超
20年前,我国的盾构机还完全依赖国外进口,我们曾花7.6亿的天价从德国购回两台盾构机,后续的维修和养护的费用更是惊人,一次机器故障维修费就高达3000美元。
如今,国产盾构机已经崛起,不仅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9成,还走出国门,在海外的市场份额也达到70%,把之前的德国厂商干倒闭了。不仅如此,在生物科技领域中,由哈佛发现、日本完成首次量产的“爱沐茵”类年轻分子,中国也完成了反超。
2015年,日本从哈佛P.G.实验室发表的研究中获得灵感,提取出了一种名为β烟酰胺单合苷酸的物质。经过一番测试,他们惊讶地发现,在其干预之下,志愿者的部分身体指标,恢复至青年状态,并开出了2万余元的天价。
“长寿国”日本本想靠着长寿的名头,在中国大赚一笔。但他们没想到,生科可不是盾构机,我们并不好欺负。短短2年,某港企就利用生物酶实现了爱沐茵分子的量产,成本更是直接下跌95%,开始变得触手可及。
见此机会,京东健康迅速抛出了橄榄枝,于是这一科技很快便“飞入寻常百姓家”,夺回了市场。截止2021年,国产成品“爱沐茵”,已经占据9成的国内市场以及8成的海外市场,连率先发现的哈佛大学都选用其作为科研材料。
查阅数万条反馈,不少人表示“爬山有劲”、“晚上工作仍不疲倦”。还有网友爆料,73岁的富豪王石似乎也在尝试此类产品。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言:“锂电池是日本人发明的,但由韩国人发扬光大,而中国人把它做到了世界第一。如果我们不是第一,那我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
宁德时代也真正地做到了这点,中国在电池领域,已连续8年世界第一。在同为高精尖的生物科技、盾构机,我们也同样完成了反超。
03 宁德时代扔出“王炸”,老美不乐意了
面对宁德时代的突然“王炸”,马斯克急了。路透社的消息称,马斯克将于本月到访中国。不少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去参观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很可能还会去见宁德时代高层,商谈下一代特斯拉汽车的电池。
看来,连马斯克都要抱宁德时代的“大腿”了。人民日报评得对,关键的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这样,别人才会正视并尊重你。
马斯克想寻求合作,但老美却不乐意了。去年,麒麟电池刚发布后不久,老美就搁置了宁德时代和福特汽车在美的合作建厂计划,时隔半年,这一计划仍未有所动静。
老美的再三阻拦,也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今年1月,宁德时代宣布,投资了18亿欧元的德国工厂正式投产,而匈牙利的第二座工厂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
无论是动力电池,盾构机,还是生物科技,中国技术的赶超,对西方而言,仅仅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