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电力行业中也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以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率和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性。为此本文分析了物联网技术与电力监控系统之间的关联和适用性,之后对物联网技术在构建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应用进行了阐述,对于提高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能;电力;监控系统
引言
物联网应用在电力监控系统中,可以实现直接或间接的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电气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上传,构建智能化电力监控平台、性能分析与维护,并可实现对电气设备的预测性维护,提前发现电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工业视觉功能,应用在电力监控系统中,可以实现对电力图像信息的采集与传输。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与智能分析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性能内存分析、从边缘技术到平台技术,分级计算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所采用的算法也较为灵活。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分布式时序数据存储,不需要频繁离线归档,具有高压缩比、高吞吐、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等特点,还具有强劲的数据接入与处理能够,故符合电力监控系统的需求。
二、智能电力监控系统
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电力监控系统才能掌握电气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同时采用监控网络系统可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实现电力监控的功能,需要采用相应的保护测控装置。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在变电站中是属于二次电气设备,能够保护电网中的线路、变压器等设备,一般综合保护测控装置都是成套设备,位于主控室内的各个屏柜中。在变电站中,采用了大量的光纤作为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而降低了电缆在升压站中的使用量,这样从变电站的建设成本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在变电站的监控网络系统中,所采用的网络通信协议一般为61850协议。在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建模的过程中采用这种协议,可以使得保护装置中的各类信号进行合理的传递和共享,提高了保护动作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了保护误动的概率。连续信号一般是有合并单元进行采集,主要包括的模拟量包括电流、油温、功率等数据[2],并通过通信管理机进行上送到主站。离散信号主要是0和1信号,通过变电站中的智能终端动作与一次设备,实现对一次设备的远程遥控。
三、物联网技术在构建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构建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中能够应用的方面较多,以与用户具有广泛而紧密联系的配电网为例,其中用户端智能配电系统是适用于各行业用户端供配电监控和运行管理的产品,通过对用户配电网络和电气设备提供不间断保护和监控功能,可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并可构建可靠、安全、高能的供配电系统。
用户端智能配电系统可以建立供电网络仿真模型,模拟配电网络运行,监测故障,实现无人值班模式。系统在配电发生故障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切除故障,保护一次设备,缩小停电范围。对于发生故障的部分,能协助运行人员分析故障原因,快速查找和排除故障,尽量缩短停电时间。对于有备用电源或者备用设备的场合,发生故障时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有选择性的自动使用备用电源或者设备,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此外,系统还提供大量的图形和报表等分析统计工具,帮助管理者提高运行效率。而要实现该功能,需要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组网。以光纤星型以太网为例,光纤星型以太网适用于面积大、分散的供配电系统,比如大型厂区、商业广场的智能配电系统,包含一个总降变电站或开闭所以及多个10kV的变电所。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站级控制层以太网和现场总线都可以采用双网冗余设计。同时,也可以组成光纤环网。和光纤星型以太网一样,光纤环网也适用于大面积的分散的配电网络,尤其适用于高速公路、地铁、隧道监控这样的直线型分布的智能配电系统。此外,以变电中的保护功能为例,对于变电站中的综合保护测控装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