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类(封装类型)
针对八种基本定义相应的引用类型——包装类。有了类的特点,就可以调用类中的方法。
装箱与拆箱
在JDK5之前,进行的是手动的装箱与拆箱。所谓装箱,就是进行 int -> Integer 的转换,而拆箱就是 Integer -> int 之间的转换(其它基本元素类似)。
int n1 = 100;
Integer integer = new Integer(n1);
Integer integer1 = Integer.valueOf(n1); //手动装箱(把基本数据变成对象)
int n2 = integer.intValue(); // 手动拆箱
在JDK5后,就可以自动装箱和自动拆箱。自动将一个原始数据类型转换为一个封装类型称为自动装箱,自动将一个封装类型转换为一个原始数据类型被称为自动拆箱。
int n1 = 100;
Integer integer = n1; //自动装箱,底层使用的是 Integer.valueOf(n1)方法
int n2 = integer; //自动拆箱,底层使用的是 intValue()方法
Object obj1 = true?new Integer(1):new Double(2.0);
System.out.println(obj1); //最大精度为double,输出1.0
注意输出的是1.0而不是1,因为三元运算符是一个整体,在执行时会把所数据类型的精度上升到最大的那个。
Object obj1 = true?new Integer(1):new Integer(2);
System.out.println(obj1); // 最大精度为int,输出1
Integer与String相互转换
Integer -> String:
Integer n = 100;
String str1 = n + ""; // 第一种方法
String str2 = n.toString(); // 第二种方法
String str3 = String.valueOf(n); // 第三种方法
String -> Integer:
String str = "12345";
Integer n1 = Integer.parseInt(str); //第一种方法
Integer n2 = new Integer(str); // 第二种方法,构造器
Integer n3 = new Integer(str); // 第三种方法
常用方法
Integer创建机制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a = new Integer(1);
Integer b = new Integer(1);
System.out.println(a==b); //a和b都是new出的对象,地址肯定不相同
Integer m = 1; //底层是Integer.valueOf
Integer n = 1;
System.out.println(m==n);
Integer x = 128;
Integer y = 128;
System.out.println(x==y);
}
对于使用 Integer.valueOf 创建的对象,注意 m和n 与 x和y 之间的区别:当使用自动装箱时,底层调用的是Integer的valueOf方法,它会根据传入数值的大小决定是否new一个对象。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low是-128,high是127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通过查看源码得知,如果传入的参数在 -128~127之间,不会创建新的对象,而是直接调用内部数组cache,返回一个数(但还是Integer对象,只不过地址相同)。而在其他范围的参数就会new一个新对象。
因此m和n是一个相同的Integer对象。而x和y则是地址不同的对象。
如果基本数据类型和类比较是否相等,那么就比较数值是否相等。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n1 = 127;
int n2 = 127;
System.out.println(n1==n2); //true
Integer n3 = 128;
int n4 = 128;
System.out.println(n3==n4); //true
}
String类
串行化:可以在网络传输。
基本信息
1. String 对象用于保存字符串,也就是一组字符序列。
2. 字符串常量就是双引号括起的字符序列,比如 "jack"。
3. 字符串的字符使用Unicode字符编码,一个字符(不区分字母还是汉字)占两个字节。
4. String 类有很多构造器。
String s5 = new String(byte[] b);
5. String是final类,不能被其他的类继承。
6. String 有属性 private final char value[] 用于存放字符串内容(所以本质还是字符数组)。注意value是final类型,由于数组名相当于数组首地址,因此value不能指向新的地址,但是单个字符内容是可以变化的。
创建方式
方式一:先从常量池查看是否有 "hsp" 数据空间,如果有,字符串直接指向该空间。如果没有则重新创建,然后指向。s最终指向的是常量池的空间地址。
方式二:先在堆中创建空间,里面维护了value属性,如果常量池里有 "hsp",value指向常量池的"hsp"地址。如果常量池没有 "hsp",重新创建,然后再指向。s2 最终指向的是堆中的空间地址。
综合训练 P497
String 对象特性
String s1 = "hello";
s1 = "haha";
一共创建了两个对象,"hello"与"haha",值得注意的是,上面说的String的value属性是final类型,不能更换地址,指的是"hello"与"haha"不能更换地址。这两个才是String对象,而s1只是一个指向String对象的指针罢了,因此s1可以指向不同的对象,而"hello"和"haha"并不能更换地址。
String a = "hello" + "abc"; // 字符串常量相加
创建了一个对象。String a = "hello" + "abc" 会被优化等价于 String a = "helloabc"。对于这种字符串常量相加的情况,编译器会自动优化,然后就等价于一个新的字符串常量对象赋给指针。
String a = "hello";
String b = "abc";
String c = a + b; //字符串对象相加
对于字符串对象相加,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分析出 String c = a + b是怎么执行的。
// 底层是
StringBuilder s = new StringBuilder();
s.append(a);
s.append(b);
c = s.toString();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ew String(value, 0, count); //截取 0~count-1
}
底层是创建了一个 StringBuilder类,调用append方法把几个字符串对象相加,然后再调用toString方法返回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给c。
重要规则:String c1 = "ab" + "cd"; 常量相加,c1指向的是常量池中的地址。 String c2 = a + b; 对象相加,c2指向的是堆中的地址(对象地址)。
因此总共创建了三个对象(a,b,c分别对应的String,StringBuilder类调用后就销毁了)
public class Test {
String str = new String("hsp");
final char[] ch = {'j','a','v','a'};
public void change(String str,char ch[]){ //注意str是形参,不同于真正的str
str = "java";
ch[0] = '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ex = new Test();
ex.change(a.str,a.ch);
System.out.println(ex.str + " " + ex.ch);
}
}
分析: 主方法创建了一个Test对象,ex为对象指针,在栈中。对象实体在堆中。而在对象实体里,str为String类指针,指向String类的value属性,而value又指向常量池中的 "hsp"。ch是一个数组指针,指向堆中的数组。
然后调用ex的change方法,会在栈中开辟一个方法区,在方法区中,str和ch都是形参(当然也可以改名), str本来指向value, 更改后指向常量池中的"java"(但原先的str没变化!仍然指向value),但ch因为也指向字符数组,因此修改之后保持同步。调用完方法后,形参被销毁。
最终输出 hsp hava
String类常用方法
String format = String.format("%s,%s .%c",name,job,id);
System.out.println(format);
注:如果想对String进行操作,应该先用 toCharArray 方法把String转化成一个字符数组,对这个字符数组进行操作后再转换为String。
String str = "abcdef";
char[] chars = str.toCharArray(); //字符串转换为字符数组
...... // 对字符数组进行一系列操作
String str1 = new String(chars); // 由字符数组建立一个新数组
StringBuffer
基本介绍
StringBuffer的父类有value属性用于存放字符串,这个value不是final的。
String与StringBuffer
StringBuffer里的value属性只有在内存不够需要另外开辟空间时,才会更改指向。
构造器
对于第四种方法,数组大小为 指定的字符串长度 + 16 。
String与StringBuffer相互转换
String转StringBuffer:
// 第一种方式:直接调用构造器
String str = "青眼究极龙";
StringBuffer ss = new StringBuffer(str);
// 第二种方式:用append方法 (前提是先new出一个StringBuffer对象)
StringBuffer ss2 = new StringBuffer();
ss2 = ss2.append(str);
StringBuffer转String:
// 第一种方式:StringBuffer的 toString方法
String s = ss.toString();
// 第二种方式:直接调用构造器
String s1 = new String(ss);
常用方法
// append方法
StringBuffer a = new StringBuffer("Hello");
a.append(",World").append("!"); //可以连续调用
System.out.println(a); // Hello,World!
String str = null;
StringBuffer ss = new StringBuffer();
ss.append(str); //底层调用的是 父类的 appendNull方法,传入null时自动转化为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ss.length()); // 输出4
System.out.println(ss); //输出 null
StringBuffer ss2 = new StringBuffer(str); //底层调用 super(str.length()+16);
//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 delete方法 删除[a,b)的元素
StringBuffer b = new StringBuffer("AAABBBBCC");
System.out.println(b.delete(3,7)); // 删除区间 [3,7)的元素 输出 AAACC
// replace方法 把[0,4)的字符串替换为指定字符串
StringBuffer c = new StringBuffer("BlueEyes");
System.out.println(c.replace(0,4,"Red")); //输出 RedEyes
// indexOf方法,返回字串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StringBuffer d = new StringBuffer("AAAC");
System.out.println(d.indexOf("AAA")); //输出0
// insert方法,在指定索引插入指定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d.insert(0,"qqq"));//在索引为0的位置插入字符串,其他的后移 AAACqqq
StringBuilder
3. 实现了 Serializable,说明StringBuilder对象是可以串行化(对象可以网络传输,可以保存到文件)。
4. StringBuilder对象字符序列仍然是存放在其父类的 char[] value。因此字符序列是在堆中。
5. StringBuilder的方法没有做互斥处理(没有synchronized关键字),因此应在单线程的情况下使用。
String,StringBulider,StringBuffer比较
效率:
StringBuilder > StringBuffer > String
基本概念:
复用率 —— 可以有多个指针指向String。
使用原则: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