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意识到沉溺于短视频的时间已经过长时,如果能当即关掉,那就说明还没有上瘾,反之,越难关掉短视频,成瘾症状就越明显”,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耿德勤说,“关键就是能否自我觉察,及时停止”。
自律越来越成为个体的追求。iPhone或iPad本身就有设置屏幕时间限制、应用程序访问权限以及内容过滤等功能。然而,这些限制,在点击【忽略限额】后就会失效。
有多少人能抵得住屏幕上【忽略限额】的诱惑?与其说自律,不如说我们需要一个隐形的监督者加客观存在的限制,让我们无法使用手机,这样才能强制自己养成少使用手机的习惯。
AirDroid Parental Control和AirDroid Kids是两款用于亲子监督的家长控制软件,它们搭配使用,完全可以实现上述限制屏幕使用时间、APP访问权限等效果,而且功能开启后,被控的iPhone、iPad没有【忽略限额】的选项,如果要延长使用,就必须得到控制端的允许。在手机限制加客观条件限制的多重阻碍下,可以大大降低我们自己使用iPhone、iPad的频率。
怎样使用AirDroid Parental Control和AirDroid Kids,给自己找一个“隐形的家长”,监督自己使用手机?
第一步,在自己的常用iPhone上安装AirDroid Kids,把自己当作被监督的小孩。然后在不常用的iPhone里安装AirDroid Parental Control,这就相当于个自己找一个“隐形的家长”。两款软件都可以在APP Store里搜索。
第二步,根据软件界面的提示,将两台iPhone绑定到一起,并且给常用iPhone开启青少年监督模式。
开启青少年监督模式后,常用的iPhone可以放一边,现在拿起安装了AirDroid Parental Control的iPhone,开始设置使用规则。
对于自己频繁使用的APP,可以设定禁用或使用限制时长。
对于某些上瘾的网址,可以设定为黑名单。
设置好后,可以将这台iPhone交给信任的人保管,或者把它藏到衣柜最深处,给自己少使用手机增加客观的困难,同时也避免个人信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拥有相对自主权。平常就带着常用的iPhone,这样就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沟通,也可以限制自己使用手机。
每隔一段时间就检查一下自己的执行情况如何,看看是否有所改善。如果发现效果不佳,则需调整策略;反之,则继续坚持下去直至形成良好的习惯。
预祝大家戒掉沉迷使用手机的毛病,早日达成自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