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imer和Redriver对jitter的影响

目录

1. 工作原理差异

1.1 Repeater(中继器):

1.2 Retimer(重定时器):

2. 典型场景对比

3. 关键结论

4. 设计选型建议


Retimer 通过 其 Rx 端 CTLE/DFE (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判断反馈均衡) 、CDR (时钟数据恢复) 及 Tx 端 EQ (均衡),来够补偿信道损耗,消除信号抖动,提升信号完整性,从而增加传输距离。

Redriver 是放大信号,Retimer 是重新生成信号。

Retimer 比 Redriver 性能更高,但时延也更大。

1. 工作原理差异

1.1 Repeater(中继器):

  • 功能:仅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补偿衰减,但不恢复时钟。
  • 抖动来源:
    • 放大过程会放大输入信号的噪声和原有抖动(包括幅度噪声转化为时序抖动)。
    • 自身电路噪声(如电源噪声、热噪声)直接叠加到信号上,导致额外jitter。
  • 固有jitter:较高,因缺乏时钟恢复机制,无法消除累积抖动。

1.2 Retimer(重定时器):

  • 功能:通过时钟数据恢复(CDR) 提取信号时钟,并基于本地低抖动时钟重新生成信号。
  • 抖动来源:
    • 主要依赖本地时钟源的抖动(通常极低,如飞秒级)。
    • CDR电路相位噪声可能引入少量jitter,但通过设计优化可最小化。
  • 固有jitter:较低,因信号时序被重新同步,消除历史抖动。

2. 典型场景对比

指标

Repeater

Retimer

时钟恢复

有(CDR技术)

抖动处理

放大输入抖动+叠加自身噪声

消除输入抖动,仅保留本地时钟抖动

适用场景

短距离、低成本链路

高速长距链路(如PCIe Gen4/5)

固有jitter范围

100ps~1ns(依赖设计)

0.1ps~10ps(优质时钟源)


3. 关键结论

  • Repeater的jitter更大: 由于缺乏时钟恢复能力,其固有jitter包含输入信号抖动放大值及自身电路噪声,通常在百皮秒级。
  • Retimer的jitter更小: 通过CDR技术隔离历史抖动,输出jitter主要取决于本地时钟质量,可达亚皮秒级(如使用OCXO或PLL优化设计)。

4. 设计选型建议

  • 选择Repeater:
  • 选择Retimer:

注:具体数值需参考器件手册,重点关注“Output Jitter (RMS)”和“Intrinsic Jitter”参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一个纯粹的人丶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