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优化和内存屏障(barrier、mb、rmb、wmb)

内存屏障用于解决编译器优化和CPU乱序执行导致的执行顺序问题。文章介绍了Linux下barrier()、mb()、rmb()、wmb()宏的作用,它们通过volatile和特定汇编指令确保内存访问顺序,以保证并发环境中的数据一致性。在现代编译器和CPU追求性能优化的背景下,理解并适当使用内存屏障至关重要。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内存屏障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编译器的优化和CPU的乱序执行。
    编译器在优化的时候,生成的汇编指令可能和c语言程序的执行顺序不一样,在需要程序严格按照c语言顺序执行时,需要显式的告诉编译不需要优化,这在linux下是通过barrier()宏完成的,它依靠volatile关键字和memory关键字:

  1. /* Optimization barrier */
    /* The "volatile" is due to gcc bugs */
    #define barrier() __asm__ __volatile__("": : :"memory")
     
  2. volatile: 告诉编译barrier()周围的指令不要被优化;
  3. memory:是告诉编译器汇编代码会使内存里面的值更改,编译器应使用内存里的新值而非寄存器里保存的老值。

    同样,CPU执行会通过乱序以提高性能。汇编里的指令不一定是按照我们看到的顺序执行的。linux中通过mb()系列宏来保证执行的顺序。具体做法是通过mfence/lfence指令(它们是奔4后引进的,早期x86没有)以及x86指令中带有串行特性的指令(这样的指令很多,例如linux中实现时用到的lock指令,I/O指令,操作控制寄存器、系统寄存器、调试寄存器的指令、iret指令等等)。简单的说,如果在程序某处插入了mb()/rmb()/wmb()宏,则宏之前的程序保证比宏之后的程序先执行,从而实现串行化。wmb的实现和barrier()类似,是因为在x86平台上,写内存的操作不会被乱序执行。
    实际上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