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朗OS6850E-24U双机堆叠(一)

一堆叠简介二堆叠基本概念三堆叠建立过程四堆叠登录与访问五堆叠跨设备链路聚合六堆叠流量本地优先转发七堆叠ID分配八堆叠成员加入九堆叠成员退出十堆叠合并十一堆叠分裂十二堆叠多主检测十三堆叠主备倒换十四堆叠升级十五堆叠应用场景十六堆叠连接方式一、堆叠简介 图1 堆叠示意图   堆叠iStack(Intelligent Stack),是指将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交换机设备组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堆叠简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图1 堆叠示意图

  堆叠iStack(Intelligent Stack),是指将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交换机设备组合在一起,从逻辑上组合成一台交换设备。如上图1所示,SwitchA与SwitchB通过堆叠线缆连接后组成堆叠iStack,对于上游和下游设备来说,它们就相当于一台交换机Switch。
  通过交换机堆叠,可以实现网络高可靠性和网络大数据量转发,同时简化网络管理。
1. 高可靠性
堆叠系统多台成员交换机之间冗余备份;堆叠支持跨设备的链路聚合功能,实现跨设备的链路冗余备份。
2. 强大的网络扩展功能
通过增加成员交换机,可以轻松的扩展堆叠系统的端口数、带宽和处理能力;同时支持成员交换机热插拔,新加入的成员交换机自动同步主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和系统软件版本。
3. 简化配置和管理
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任何一台成员交换机登录堆叠系统,对堆叠系统所有成员交换机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另一方面,堆叠形成后,不需要配置复杂的二层破环协议和三层保护倒换协议,简化了网络配置。

二、堆叠基本概念

  堆叠涉及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 角色
堆叠中所有的单台交换机都称为成员交换机,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种角色:
- 主交换
主交换机(Master)负责管理整个堆叠。堆叠中只有一台主交换机。
- 备交换机
备交换机(Standby)是主交换机的备份交换机。当主交换机故障时,备交换机会接替原主交换机的所有业务。堆叠中只有一台备交换机。
- 从交换机
从交换机(Slave)主要用于业务转发,从交换机数量越多,堆叠系统的转发能力越强。除主交换机和备交换机外,堆叠中其他所有的成员交换机都是从交换机。
2. 堆叠ID
堆叠ID,即成员交换机的槽位号(Slot ID),用来标识和管理成员交换机,堆叠中所有成员交换机的堆叠ID都是唯一的。
3. 堆叠有限级
堆叠优先级是成员交换机的一个属性,主要用于角色选举过程中确定成员交换机的角色,优先级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优先级越高当选为主交换机的可能性越大。

三、堆叠建立过程

  堆叠建立的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 物理连接
根据网络需求,选择适当的连接方式和连接拓扑,组建堆叠网络。根据连接介质的不同,堆叠可分为堆叠卡堆叠和业务口堆叠。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图2 堆叠连接拓扑

如上图1所示,每种连接方式都可组成链形和环形两种连接拓扑。下表1从可靠性、链路带宽利用率和组网布线是否方便的角度对两种连接拓扑进行对比。

表1 堆叠连接拓扑对比

连接拓扑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链型连接 首尾不需要有物理连接,适合长距离堆叠。 可靠性低:其中一条堆叠链路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堆叠分裂;堆叠链路带宽利用率低:整个堆叠系统只有一条路径。 堆叠成员交换机距离较远时,组建环形连接比较困难,可以使用链形连接。
环形连接 可靠性高:其中一条堆叠链路出现故障,环形拓扑变成链形拓扑,不影响堆叠系统正常工作;堆叠链路带宽利用率高:数据能够按照最短路径转发。 首尾需要有物理连接,不适合长距离堆叠。 堆叠成员交换机距离较近时,从可靠性和堆叠链路利用率上考虑,建议使用环形连接。

2. 主交换机选举:
成员交换机之间相互发送堆叠竞争报文,并根据选举原则,选出堆叠系统主交换机。
确定出堆叠的连接方式和连接拓扑,完成成员交换机之间的物理连接之后,所有成员交换机上电。此时,堆叠系统开始进行主交换机的选举。在堆叠系统中每台成员交换机都具有一个确定的角色,其中,主交换机负责管理整个堆叠系统。主交换机选举规则如下(依次从第一条开始判断,直至找到最优的交换机才停止比较):
- 运行状态比较,已经运行的交换机优先处于启动状态的交换机竞争为主交换机。
  堆叠主交换机选举超时时间为20s,堆叠成员交换机上电或重启时,由于不同成员交换机所需的启动时间可能差异比较大,因此不是所有成员交换机都有机会参与主交换机的选举:启动时间与启动最快的成员交换机相比,相差超过20s的成员交换机没有机会参与主交换机的选举,只能被动加入堆叠成为非主交换机,加入过程可参见堆叠成员加入与退出。因此,如果希望指定某一成员交换机成为主交换机,则可以先为其上电,待其启动完成后再给其他成员交换机上电。
- 堆叠优先级高的交换机优先竞争为主交换机。
- 堆叠优先级相同时,MAC地址小的交换机优先竞争为主交换机。

  1. 拓扑收集和备交换机选举:
      主交换机收集所有成员交换机的拓扑信息,向所有成员交换机分配堆叠ID,之后选出堆叠系统备交换机。
      主交换机选举完成后,主交换机会收集所有成员交换机的拓扑信息,根据拓扑信息计算出堆叠转发表项和破环点信息下发给堆叠中的所有成员交换机,并向所有成员交换机分配堆叠ID。之后进行备交换机的选举,作为主交换机的备份交换机。除主交换机外最先完成设备启动的交换机优先被选为备份交换机。当除主交换机外其它交换机同时完成启动时,备交换机的选举规则如下(依次从第一条开始判断,直至找到最优的交换机才停止比较):

    • 堆叠优先级最高的设备成为备交换机。
    • 堆叠优先级相同时,MAC地址最小的成为备交换机。
        除主交换机和备交换机之外,剩下的其他成员交换机作为从交换机加入堆叠。
  2. 稳定运行:
      主交换机将整个堆叠系统的拓扑信息同步给所有成员交换机,成员交换机同步主交换机的系统软件和配置文件,之后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角色选举、拓扑收集完成之后,所有成员交换机会自动同步主交换机的系统软件和配置文件:
      堆叠具有自动加载系统软件的功能,待组成堆叠的成员交换机不需要具有相同软件版本,只需要版本间兼容即可。当备交换机或从交换机与主交换机的软件版本不一致时,备交换机或从交换机会自动从主交换机下载系统软件,然后使用新系统软件重启,并重新加入堆叠。
      堆叠具有配置文件同步机制,备交换机或从交换机会将主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同步到本设备并执行,以保证堆叠中的多台设备能够像一台设备一样在网络中工作,并且在主交换机出现故障之后,其余交换机仍能够正常执行各项功能。

四、堆叠登录与访问

  堆叠建立后,多台成员交换机组成一台虚拟设备存在于网络中,堆叠系统的接口编号规则以及登录与访问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1. 堆叠接口编号规则
  堆叠系统的接口编号采用堆叠ID作为标识信息,所有成员交换机的堆叠ID都是唯一的。
  对于单台没有运行堆叠的设备,接口编号采用:槽位号/子卡号/端口号(槽

  • 2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 设备管理 6 1.1 交换登录 6 1.2 打开其它访问权限 6 1.3 恢复到出厂设置 6 1.4 文件系统操作 7 1.5 上传系统软件到交换 7 1.6 重启交换 8 1.7 保存交换配置 9 1.8 显示交换所有配置 9 2 配置以太网端口 10 2.1 配置以太网端口指南 10 2.3 启用和关闭一个端口 10 2.4 启用和关闭流控 11 2.5 验证以太网端口配置 11 3 管理源学习(Managing Sourcing learning) 12 3.1 MAC 地址表项配置例子 12 3.2 显示MAC 地址表信息 13 4 配置 VLAN(Configure VLAN) 13 4.1 VLAN 配置举例 13 4.2 创建/修改VLAN 14 4.3 定义 VLAN 端口分配 15 4.4 修改端口的缺省 VLAN 配置 15 4.5 打开/关闭一个 VLAN 生成树 15 4.6 配置 VLAN 路由网关地址(Ip interface) 16 4.7、配置端口隔离 16 5 配置802.1Q 18 5.1 打开端口的标记(tag) 18 5.2 打开链路聚合的标记(tagging) 18 5.3 配置端口数据帧类型 18 5.4 显示802.1Q 信息 19 5.5 802.1Q 配置实例 19 6 配置静态链路聚合 21 6.1 创建静态聚合 21 6.2 删除静态链路聚合 22 6.3 添加/删除静态链路聚合中的端口 22 6.4 激活/关闭静态链路聚合状态 22 6.5 显示静态链路聚合配置和统计信息 22 7 配置动态链路聚合 23 7.1 创建动态聚合 23 7.2 删除动态链路聚合组 24 7.3 添加/删除动态链路聚合中的端口 24 7.4 激活/关闭动态链路聚合状态 25 7.5 显示动态链路聚合配置和统计信息 25 7.6 LACP 配置实例 26 8 配置IP 27 8.1 IP 转发快速配置 27 8.2 创建静态路由 28 8.3 创建缺省路由 29 8.4 创建 ARP 29 8.5 使用PING 命令 29 8.6 使用Trceroute 命令 30 8.7 查看IP 配置 30 9 配置RIP 31 9.1、RIP简介 31 9.2、RIP 默认配置 31 9.3、RIP 典型配置 31 9.4、RIP具体配置 32 9.4.1、启用RIP 32 9.4.2、创建RIP 端口 33 9.4.3、启用RIP 端口 33 9.4.4、配置RIP 端口的发送版本 33 9.4.5、配置RIP 端口的接收版本 33 9.4.6、配置RIP 端口Metric 34 9.5、RIP选项 34 9.5.1、配置RIP 抑制时间 34 9.5.2、配置RIP主路由 35 9.5.3、RIP 路由再分配 35 9.6、RIP安全 36 9.6.1、配置认证类型 36 9.6.2、配置密码 36 9.7、查看RIP 配置 37 10配置VRRP 38 10.1、VRRP 默认配置 38 10.2、VRRP 典型配置 38 10.3、VRRP具本配置 39 10.3.1、基本虚拟路由器配置 39 10.3.2、创建虚拟路由器 39 10.3.3、给虚拟路由器分配IP地址 39 10.3.4、配置虚拟路由器的优先级 40 10.3.5、设置虚拟路由器的占先 40 10.3.6、设置VRRP 认证 40 10.3.7、禁用和启用虚拟路由器 41 10.3.8、查看VRRP 配置 41 11、配置OSPF 42 11.1、OSPF默认配置 42 11.2、OSPF典型配置 43 11.3、OSPF具体配置 44 11.3.1、加载OSPF 44 11.3.2、启用OSPF 44 11.3.3、创建OSPF 端口 44 11.3.4、启用OSPF 端口 44 11.3.5、配置OSPF 端口进入OSPF域 45 11.3.6、OSPF路由再分配 45 11.3.7、OSPF安全 46 11.3.8、查看OSPF 配置 47 12 配置IP组播 47 12.1 IP组播简介 47 12.1、IP 组播默认配置 48 12.2、配置IPMS 48 12.2.1、在交换上启用和禁用IPMS 48 12.2.2、配置和恢复IGMP版本 49 12.2.3、配置和删除静态邻居 49 12.3、更改IPMS 配置 50 12.3.1、更改IGMP询问时间间隔 50 12.3.2、更改IGMP最后成员询问时间间隔 50 12.3.3、更改IGMP询问响应时间间隔 51 12.2.4、启用和禁用IGMP询问 51 12.4、查看IPMS 配置和状态 51 13 配置DHCP 中继(Relay) 52 13.1 Per-VLAN DHCP 53 13.2 查看DHCP 中继配置 53 14 配置QoS 53 14.1 配置总体QoS 参数 54 14.2 配置QoS 端口参数 54 14.3 创建策略 55 14.4 查看策略配置 57 15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s) 57 15.1 ACL 快速配置 57 15.2 ACL 配置步骤 58 15.3查看ACL 配置 59 15.4 ACL 配置实例 59 16、设置服务器负载均衡SLB 61 17、sFlow配置 62 18、配置端口镜像 63 19、配置802.1X 63 19.1、802.1X 典型配置 63 19.2、802.1x再认证 64 19.3、设置802.1X 交换参数 64 20、阿尔卡特网络管理软件 66 20.1 网络管理快速配置 66 20.2 网络管理软件快速使用 67 21阿尔卡特OmniStack 6200 操作命令 67 21.1 交换管理登录 67 21.2 打开其它访问权限 67 21.3 Vlan 配置 68 21.4 802.1Q配置 68 21.5 具体案例配置 69 21.6 访问控制列表(ACL) 70 21.7 开启交换网管功能 70 121.8 OmniStack 6200保存配置 70 21.9 OmniStack 6200堆功能 7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