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包

        刚才老婆突然提起了"胡包"这两个字。仔细一想真是好久没想到过这两个字了,最后的记忆应该是高二那年吧。现在算起来我已经有快七年没有想到过这两个字了,日了过得真是太快了。 

        “胡包”是我们家乡的一种古老的特色食品。它的作用类似于家喻户晓的粽子。小的时候,每年阴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我们家乡人的人,家家都会去山上打胡包叶子(用来包胡包的),然后包出香甜可口的“胡包”。那会我基本上每年都会和母亲上山打胡包叶子,一种形状像人的手掌的植物叶子,大小比成人的手掌略大一些,肯定是无毒的。我虽然高中生物学得很好,但是至今还是不知道这种植物的学名是什么,也从不会有人想起去关注它。

        其制作过程和粽子差不多,或许是因为叶子的不一样,所以吃起来味道也比粽子好吃(流哈拉子了。。。)。首先会把胡包叶子洗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煮一会,拿出来时,绿色的叶子已经变成棕色了。再然后就是和包粽子很像了,把准备好的米放在胡包叶子上,然后包好,系它的好像和系粽子的用的是同一原料。我当时最喜欢吃的是里面有豆子的那种,那豆子软软的,好吃。还有里面放枣的,可能那会经济没现在好,放肉之类的,我们家乡人还没想到,也不敢奢望。

   胡包的整体形状包好是方的,就像一小块砖,好吃的砖。不像粽子是菱形的,这可能和我们家乡人的品格一样,做人要堂堂正正。因为胡包叶子比人手大一点,吃的时候也就可以不用碗,只留最后一张叶子就行了,刚好放在手掌上,那种吃法真是粗犷。

   小学的时候,每年到端午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去上学时,书包里都会装好多胡包,大家交换着吃别人家里的,尝尝每人的母亲做出的胡包的不同风味。我一直认为我母亲做的是最好吃的。

   端午节时,我们准备胡包的同时,也会上山割一种我们叫“艾”的植物,现在想想应该就是茱萸吧。也是祈求平安的意思。

   高二那年,好像是家里人托别人从家乡给我带了一些。那时我好像已经有两年没吃了吧。于是,我便叫了我那帮“狐朋狗友”,大家一起大块朵颖。这好像就是我最后一次吃胡包了。再后来过端午节从来都没有在家乡过,也不知道家乡的人现在还包不包。我想可能也不包了,现在好多人都会在那一天买粽子,大概不会再费那么大劲去包胡包了吧。

   我想这个世界上吃过“胡包‘的,除了我们家乡的人外,恐怕就是那几个”狐朋狗友“了。以后估计也不会再有人尝到了吧。

   我想”胡包“之所以叫”胡包“,也可能体现着家乡人的一种生活中的幽默,一种自我调侃。因为不像粽子那样有名,那样“正规”,胡乱一包,所以得名“胡包”。也许这才是人性中的一种解脱吧。胡乱一下,未必不是件好事。

   怀念已经有快七年没有吃过的美味,怀念那些逝去岁月,那些曾经的人和事。也许,如同胡包一般,那样都将成为历史,不能再来一次的历史。

   希望吃过我的“胡包”的那些“狐朋狗友”们看到这篇日志时,能够勾起他们那份美好的回忆!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