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本安电路概念
理论背景
理论背景:1886年由普鲁士瓦斯委员会委托亚琛(Aachen)工 业大学进行了瓦斯爆炸方面的基础性试验,并在1898年的后续试验过程中得出了“任何电火花都能够引起爆炸”重要结论。1911和1913年英国威 尔士(Welsh)和圣海德(Senghenydd)煤矿因电铃信号线路产生放电火花先后发生瓦斯爆炸,造成数百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为此,当时任英国内政 部技术官员R.V.Wheeler教授开始研究电铃信号电火花的引燃特性,并设计了火花试验装置。1915年W.M.Thoronton参与了该项研究工 作,在1916年提出了本质安全电路设计方法和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本质安全理论正式创立。
本安电路定义
作为通讯、监控、检测、报警以及控制系统的供电设备,本质 安全电源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纺织和煤矿等含有爆炸性混合物环境中。
定义:本质安全电路是指在标准规定的条 件(包括正常工作和标准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 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路;
设计依据
GB/T 3836.4—2021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链接: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Assassin11122/87867635
本安电路设计规范
特点:电源电路内部和引出线不论是在正常工作还是在故障状态下都是安全的,所产生的电火花不会点燃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混合物。
本安电路设计核心:安全场所(非本安侧)至危险场所(本安侧),控制能量的传输
本安电路设计
控制能量的传输:
能量设计关注指标:电压、电流、电容及电感(储能元件重点)
电路设计关注措施:保护电路(过压、欠压、过流等)、隔离电路等
PCB设计关注布局:电气间隙、爬电距离、走线、线宽、覆铜等
物理特性关注材料工艺:绝缘材料、CTI、三防漆、接线等
程序设计。本安型电路与其它电路的程序设计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都需要程序语言精简,尽量占用较少的CPU。
电压与电流
表 A.1 电压和设备类别相对应的允许短路电流(GB/T 3836.4—2021-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