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数据包结构

IPV4头部大小默认20个字节,使用options可选时候最大可以到60字节

结构图:

其中:

1.IHL: 是ip的头部长度,也是4bit,描述头部长度

2.TOS:占8bit,标记流量、让重要的流量先走,可以用于服务质量(QS)当中

TOS的三种标记手段:

     ①.IP优先级标记法(用前三位划分八个等级,七级不可用,各种协议基本都在六层)

    ②.DSCP 区分服务代码点标记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IPv4和IPv6报文的基本结构如下: IPv4报文基本结构: 1. 版本:4位,表示IPv4协议版本号为4。 2. 首部长度:4位,表示IPv4首部长度,以4字节为单位,最大值为60字节。 3. 区分服务:8位,用于标识数据包的优先级、延迟和吞吐量等服务质量(QoS)信息。 4. 总长度:16位,表示整个IPv4数据报的长度,包括首部和数据部分。 5. 标识、标志和片偏移:共16位,用于对分片进行标识和重组。 6. 生存时间:8位,表示数据包在网络中的最长寿命,避免数据包在网络中无限循环。 7. 协议:8位,表示上层协议类型,如TCP、UDP、ICMP等。 8. 首部校验和:16位,用于校验IPv4首部的完整性。 9. 源IP地址:32位,表示发送方的IP地址。 10. 目的IP地址:32位,表示接收方的IP地址。 11. 选项:可选字段,用于提供额外的功能和信息。 IPv6报文基本结构: 1. 版本:4位,表示IPv6协议版本号为6。 2. 流量类别:8位,类似于IPv4的区分服务字段,用于指定数据包的优先级和服务质量。 3. 流标签:20位,用于标识一组数据包,这些数据包需要进行相同的处理。 4. 负载长度:16位,表示IPv6数据报文的有效载荷长度,不包括首部长度。 5. 下一个头部:8位,表示紧随IPv6首部的上层协议类型,如TCP、UDP、ICMPv6等。 6. 跳数限制:8位,类似于IPv4的生存时间,表示数据包在网络中最多经过的路由器数量。 7. 源IPv6地址:128位,表示发送方的IPv6地址。 8. 目的IPv6地址:128位,表示接收方的IPv6地址。 9. 扩展首部:可选字段,用于提供额外的功能和信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