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不二,春风细雨:AI界追忆黄煦涛教授的为学、为师、为人

美国东部时间4月25日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Beckman研究院图像实验室主任黄煦涛教授(Thomas S. Huang)在美国印第安纳州逝世,享年84岁。

 

黄煦涛,1936年出生于上海,1956年从台湾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MIT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MIT留美任教,是继傅京孙之后, 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多媒体等领域最资深的华人科学家。1980年,黄煦涛从普渡大学转到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任教。

              

黄煦涛生前主要从事信息和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发明了预测差分量化(PDQ)的两维传真(文档)压缩方法,并发展为国际G3/G4FAX压缩标准;在多维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提出了关于递归滤波器的稳定性的理论;建立了从二维图象序列中估计三维运动的公式,为图象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开启了新领域。此外,他的研究小组还实现了基于语音识别和可视手语分析以控制显示的原形系统。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黄煦涛的H-index 排名全球第12位,他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研究贡献。

 

除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黄煦涛先生终其一生严谨为学、宽厚为师、谦逊为人,三方面都堪称业界表率,一生培养和影响了无数后辈学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整理了多位AI界学者对Tom的回忆和交游往事。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整理:王炜强,常政

一、为学:唯学无我,求真不二

 

  • 黄铁军 智源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

 

黄熙涛先生很多人都熟悉,我也是其中之一,曾有幸多次相见和交谈,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是一位“唯学无我”的真学者。黄先生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开创者之一,2011年我在美国访学期间查阅美国国家技术报告图书馆(NTRL),这个数据库保存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支持的所有公开科研项目的报告,可以看到黄先生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最早几个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另一位是模式识别方向开创者之一傅京孙先生)。

 

作为学科领域开创人之一,黄先生没有任何学者架子。2013年他到北大做报告,明确指出哪项工作是和哪些学者和学生共同做的,我当时质疑他讲的一个预测算法存在问题,黄先生反应敏捷,同意这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重要问题。纯粹做学问,交流如春风,相信这是大家对黄先生的共同印象。

 

  • 吴郢 曾任CVPR PC ,师从黄煦涛

 

名利心是真正为学的大敌,也当然是为道的大敌。Scholarship的本质是对“真”的不二的态度,这也是Tom说他自己old-fashion的另一个重要的意思。现在的new-fashion已经不是求“真”了,而是求“新”,求“异”,求“名”了。所以,大家争先恐后发表一些half-baked的东西,短平快的东西,哪怕一丁点小得不能再小的incremental work也拼命要抢先发表,这才有arXiv这样的东西出现的基础。干脆,要不以后大家都学费尔玛好了,先把碑立上,让后世花300年去证真伪。所以,能在我们这样的现实世界里,坚守old-fashion的,难道不值得我们salute吗?

 

Tom的科研,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引领着好几个领域的前沿,可是他从来没有去争啥啥啥是自己的发现。一个例子是他在Structure from Motion里的贡献。Tom和他的学生R. Y.Tsai早在1981年给出了三维运动和结构的关系和刚体运动估计的唯一解的条件,这是当代三维重建和Structure from Motion的奠基性的工作。这比Longuet-Higgins在1981在Nature上的工作不会晚。Tom和Faugeras在1989年关于Essential Matrix的工作也是立体视觉的里程碑。可是他从来不去争这些虚名。[1] 

       

黄煦涛、妻子Margaret与友人

 

  • 周曦 云从科技创始人

 

Tom总能够化繁为简,能把人世间看似复杂的问题,一步一步地拆解开来,那么地云淡风轻。每个人和他相处都觉得如沐春风,我想这是能力、境界和爱心的完美结合。

 

2006年大年初一的清晨,一打开电脑就收到了最好的新年礼物——Tom给我的第一封邮件。内容简单朴实,告诉我UIUC offer我一个Research Assistant的机会,问我愿不愿去。后来我才知道,Ming Liu师兄打印好我的简历并向Tom推荐我之后,Tom用邮件问了我在微软研究院的导师Frank Soong:“How is Xi Zhou?”,Frank也同样简洁地回复:“Very Good”,然后他就给我发了Offer。我就这么神奇地加入了Tom的实验室,就因为这两位化繁为简的大师。

 

在实验室里,Tom经常告诉我们再复杂的算法也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如果描述不清楚,那就是不理解算法的本质。每当我们陷入算法细节争论的时候,他就会让我们讲一讲这个算法回归到图像处理的基础步骤,首先输入一张图,然后一步一步在上面操作。我理解这种对于复杂算法的抽丝剥茧,同样适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至今都一直影响着我。

 

Tom很自信,也很幽默,常能和现实环境完美融合。2007年,Tom带着我们去Washington D.C做重大科研专项中期汇报。由于前面的人演讲超时,而我又是第一次代表实验室做汇报,心里一直在打鼓,觉得的时间不够不好把握。我刚讲了一页,Tom就站起来说:今天时间不早了,让我来Speed Up一下。他就用那么几句话把我的报告重点给讲清楚了,然后就让我翻翻翻,一直翻到材料的最后一页对我说,你接着报告吧。就这样,在台下的一片欢笑中我快速而又成功地完成了演讲。我想,科学就应该是这么简单而直接吧。[2]

 

二、为师:春风细雨,无为而治

 

  • 颜水成 智源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依图科技CTO,师从黄煦涛

 

恩师在学术上拥有泰斗级的地位,但呆在恩师身旁却总是如沐春风的感觉。他不但是我们做学问的楷模,更是我们做人的楷模。在学术上我感觉他更多采用启发性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成长,因此IFP出来的学生基本已能独当一面,开始自己的事业。

 

在生活上,他与师母Margaret的恩爱每每都是学生们聚在一起时必谈的话题,早已成为我辈的榜样。恩师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始助理教授后,我给恩师发了一封邮件请教“how to be a good professor”,他给我回答了三个词“Just be yourself”。恩师的回复我阐释为“Confident、Unique、...”, 支撑了LV团队在2010年就敢于去挑战PASCAL VOC比赛、然后ImageNet竞赛,在ACM MM上常常抛出一起有趣且实用的想法,也支撑我后续毅然带领学生们一起走向工业界。我将这封邮件转给了我的学生,现在也继续支撑着很多LVers。这三个词将永远支撑我们前行,愿恩师Tom与师母Margaret在天堂安息!

       

黄煦涛与妻子Margaret

 

  • 朱松纯 智源研究院学术委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教授

 

黄煦涛是继傅京孙之后, 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多媒体等领域最资深的华人科学家。他与傅的经历相似:出生大陆,长于台湾,来美国攻读电机博士,而且在70年代同时任教于普渡大学。黄1980年起执教于UIUC,从教50余年,直接培养的研究生有100余人,更不要提他的众多弟子培养的后辈,还有数不清的接受过他教诲与提携的学者。不过,在我们这个领域,不论年龄大小、学历高低,都叫他Tom, 平时没人称他黄教授,更没有听到谁称他黄院士。[3]

 

  • 华刚 曾任CVPR PC,便利蜂AI研究院副主席兼首席科学家

 

Tom是我们很多人的人生榜样。第一次见到Tom和Margaret是2002年的冬天,Tom和Margaret从北京香港回来在芝加哥University of Illionis,Chicago稍作停留和那儿的老师讨论项目。接机的学生有John Lin,Eric Zhou和Dennis Lin。

 

吴郢老师带我和喻頲一起去参加讨论。讨论会完成之后与Tom和Margaret在芝加哥中国城聚餐。Tom和Margaret点了一大桌菜,一直和蔼的跟我们说学生生活苦,让我们多吃一点。餐后步行去停车场,我在后面看着先生和太太相依而行的时候,产生的感觉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只觉得人生就应如Tom和Margaret这般。

 

其后也曾多次去UIUC访问。每一年在CVPR都会见到Tom和Margret,直到2011年。这期间只要时间允许,Tom和Margaret都会召集学生和学生的学生一起聚餐。还记得2008年在Anchorage,学生老师们聚集一堂,其乐融融,Tom特别还叮嘱大家,每个人要想一个你们接下来几年要解决的的学术问题。Tom对人的教导,就如春风细雨一般贯穿在生活的日常。[4]

 

  • 周曦 云从科技创始人

 

Tom一直淡泊名利,云淡风轻,从不争什么,也无所求。他的办公室还不到9平米,两张书桌上摞满了论文资料,几乎要把他湮没,这世界于他,好像就只有这方丈天地。

 

他平时不太爱“管”我们,几乎是无为而治,就像一位大家长,就这么不加干涉地微笑着,看着一批批的孩子在这个友爱的大家庭里,互助互爱,合作成长。Tom和Margaret经常召集我们一起聚餐,只要有人回UIUC,他们一定要请大家聚会,一大家子齐聚一堂,其乐融融。Tom就像是爸爸,特别叮嘱大家的学术发展,而Margaret就像是妈妈,关照着每个人的生活日常。他一直说,希望自己倒在讲台上。就在他离开我们的时候,实验室里还有10多位学生。现在回头想想,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和关爱,在这高高的纸堆里,为我们修建了一个修行的场所,带领着我们各自领悟,一起修行。

 

2011年,在我计划回国的时候,Tom给了我许多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我也曾经问过他:如果以后发展好了,我能为他做点什么?他说他什么也不需要,只要我能帮助到更多热爱科学的人。

 

佛放无限光,众生凭缘受。桃李自成蹊,甘做摆渡人。[2]

      

左一为周曦 左二为黄煦涛

 

三、为人:为道日损,澹泊朴实

 

  • 吴郢 曾任CVPR PC ,师从黄煦涛

 

我一直感叹Tom生活的简单。比如连手机,他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用的。要不是为了和师母联系方便,我估计他会一直不用手机的。他说他是个old-fashion的人。这看似不过是他自嘲的话,但是一如他说话之精简,这句话背后的滋味,如果不认真去体会,一定品不出其中深意。想想,如今没有手机的日子,可能只有超级充实的人,才能选择去过。没有手机的日子,也只有他这样为道日损的人,才能选择去过。不光生活如此,在他的精神世界,他日损的是名利心,完全对名利是不在意的。这也就是他学界业界这么多朋友学生为之赞叹不已的一种境界。[1]

 

  • 周曦 云从科技创始人

60年的婚姻,60年如一日。Tom和Margaret 从来没有一天分开过,他们相扶相依,走过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Tom一生奉献给学术,从MIT到Purdue,再到UIUC。Margaret一直在Tom身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有一次大家在实验室里感慨:我们这些学生,没有任何人的学术成就达到了Tom的十分之一。大家开玩笑说,关键区别就在于Margaret照顾得太好了。Tom在家从没洗过一次碗,也没倒过一次垃圾。而我们的idea,常常是在洗碗的时候被水冲走、在倒垃圾的时候不幸倒掉了的。

 

UIUC的冬天特别冷,有一次下着大雪,我从实验室出来,准备去停车场开车,正好看到Margaret开着车在楼门口等Tom。我相信她一定是怕Tom去停车场太远特意来等他的。我看到Tom打开了副驾驶座的车门,却没有坐进去,而是绕到驾驶座,打开车门,有些颤巍巍地扶着Margaret下车,把她送到副驾驶座坐好,帮她系好安全带,轻轻地合上车门,再慢慢回到驾驶座去开车。10年过去了,这个画面在我的脑海里就像昨天一样清晰,这是我能想到伴侣之间最朴实无华的爱情。

 

Tom这辈子无论到任何地方出差,Margaret总是陪伴在他的身边。2013年,他们计划好一起来重庆看我们。Margaret小时候在重庆生活过,我们还兴致勃勃地找到了Margaret从前呆过的地方,准备到时候去看看。遗憾的是,临到快成行的时候,Tom告诉我,Margaret的身体出了点小状况,暂时不能出差。

 

没想到,从此他再也没有出过差了。我知道,他是在用这后10年的时间,悉心照顾和陪伴着Margaret,一如她前50年对他的爱。我知道,正是这份爱,一直支持着他坚持到最后,先送走了Margaret,再去天堂和她继续相伴。[2]

              

 参考文章:

[1] https://mp.weixin.qq.com/s/qCsa7k9ksS6B2GeArOS7TA

[2] https://www.qbitai.com/2020/04/13842.html

[3] https://mp.weixin.qq.com/s/z2xgyTYVdMQTGz5ZIzZ7Gg

[4] http://suo.im/6kDWin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