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相关
devServer
1、作用:通过devServer,可以在NodeJS架设起临时的服务器用于项目的运行与调试。
module.exports = {// webpack-dev-server 相关配置devServer: {open: true,inline: true,host: '0.0.0.0', // 允许外部ip访问port: 8080, // 端口https: false, // 启用https}
}
2、inline:Default: true
,作用:用于设置代码保存时是否自动刷新页面。
3、hot:Default: true,
作用:用于设置代码保存时是否进行热更新(局部刷新,不刷新整个页面)
4、open:Default: false,
作用:用于设置 server 启动后是否自动打开浏览器
5、openPage:Type: string,
作用: 指定 deserver 编译完成后自动打开的页面
注意:需要配合 open
来使用,如果Vue router 为 hash mode,应在url前面补上 /#,如:openPage: '/#/about'
6、https:Default: false,
用于设置是否启用https
7、port:Type: number,
指定要监听请求的端口号
8、host:Default: localhost,
用于指定devDerve使用的host,如果你希望服务器外部可以访问,设定为 host: '0.0.0.0'
9、compress;Type: boolean,
对 devServer 所有服务启用 gzip 压缩
11、headers:Type: object,
在所有响应中添加首部内容
module.exports = {devServer: {headers: {'X-Custom-Foo': 'bar'}}
};
12、overlay
-
Type:
boolean
object: { boolean errors, boolean warnings }
-
作用:当出现编译器错误或警告时,在浏览器中显示全屏覆盖层。默认禁用。
// 其一:显示编译器错误
module.exports = {devServer: {overlay: true}
};
// 其二:示警告和错误
module.exports = {devServer: {overlay: {warnings: true,errors: true}}
};
13、proxy:设置API访问代理,其常用 options (属性)如下
target:代理的服务器,也就是api要访问的服务器
ws:true,是否代理 websocket
secure:false,是否使用HTTPS协议。默认 false
changeOrigin:true,将主机头的来源更改为目标URL,也就是是否允许跨域
pathRewrite:重写 url 的 path 部分
devServer.proxy 的工作原理
1、proxy 接受一个对象,对象键值对的 key 用来匹配 api 的 url 中的 path。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如下配置时:
module.exports = {proxy: {'/api': {target: 'http://127.0.0.10:3000',}}
};
devServer 会自动对 path 为 /api
开头的 api 做代理转发。而 path 不是 /api
开头的就不会进行处理。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 path 与 url 的区别,path 是取 url 里的一部分
2、pathRewrite 属性讲解
pathRewrite 接受一个对象。
(1)key:对象键值对中的 key 是一个正则表达式。这里需要注意正则的写法,必须与^开头。熟悉正则表达式的朋友就会知道,这表明,传给 deveServer.proxy 的 api 的 url 必须是以正则表达式所要匹配的字符串开头。
例如:如下配置 pathRewrite: {"^/api" : ""}
现在这样两个 api:http://localhost:80/api/login 和 /api/login,devServe.proxy 匹配哪个?
会匹配第二个,因为第二个以/api开头,而第一个以http开头。
(2)value:对象键的 value 是个字符串,用来替换 key 匹配的字符串
3、pathRewrite 替换的结果
有了上面的知识,那我们就可以明白 pathRewrite 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果是什么
proxy: {'/api': {target: 'http://emcs-app:8080/',changeOrigin: true,pathRewrite: {'^/api': '/'}}
}
比如项目上的配置,
本地开发时实际上接口请求是 http://test.modb.cc:8080/api/getUser,
path 的 /api 匹配上面的配置就会转发及重写为 http://emcs-app:8080/getUser 这样请求到后台服务去
Vuex
- 用户通过dispatch 去触发actions
- actions通过commit去触发mutations
- mutations进而改变state
- 伴随着state的改变,重新去渲染这个组件
为什么要通过dispatch、state、commit再去操作mutations呢?
- mutations支持同步的操作,而actions支持异步的操作。
- 用户在操作数据的时候,会调用后端的接口,是一个异步的操作,这个流程就要借助actions 的
state
state是放置所有公共状态的属性,如果你有一个公共状态数据 , 你只需要定义在 state对象中
1.定义
// 初始化vuex对象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 管理数据
count: 0
}
})
2. 原始调用
组件中可以使用 this.$store 获取到vuex中的store对象实例,可通过state属性属性获取count, 如下
<div> state的数据:{{ $store.state.count }}</div>
如:若依框架的定义:
Vue.use(Vuex)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modules: {
app,
dict,
user,
tagsView,
permission,
settings
},
getters
})
user,permission又是个"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