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2023年度中国可观测性现状调研报告发布

研究目的

随着数智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企业的基础架构和应用程序愈发复杂,不确定事件频发,系统变得越来越难以搭建和管理。可观测性作为一种关键技术手段,涵盖了多个技术领域,如日志管理、指标监控、智能告警、根因分析等,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系统、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全面监测与分析,快速反应不确定性事件并分析原因,帮助企业运维人员高效应对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和系统环境。

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系统性和准确性。问卷调查覆盖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深度访谈则针对可观测性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用户需求进行了深入探讨。调研对象包括但不限于CIO、运维团队负责人、信息技术负责人、数字化业务部负责人、SRE等。

以下内容节选自报告

· 使用的工具数量

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企业使用了9个以上的可观测性工具,其中有17.86%受访者的公司使用了16个以上的可观测性工具。由于不同的可观测工具存在不同的数据标准与格式,数据孤岛问题出现,这极大限制了企业快速发现、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对于可观测工具的关注

相较于价格和性价比,许多组织对功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更为关注。在选择可观测工具时,运维负责人更看重的的是全局拓扑(55.4%)和智能告警(55.4%),其次是稳定性(48.2%)、安全性(41.1%)、根因分析(39.3%)和数据集成(33.9%)。

· 建设可观测体系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在可观测体系搭建过程中,企业或多或少会面临不同的难题。被提及最多的挑战是“可观测工具种类繁多“(42.9%),其次是“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41.1%)。除此之外,有33.9%的负责人认为”团队/组织缺乏沟通和协作”,32.1%的负责人表示”搭建可观测体系的复杂度过高”,17.9%的运维人员表示”缺乏相应的资源”和”预算缩减”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 可观测性帮助节省了时间/金钱

正在搭建可观测体系以及已经实现了可观测性的组织里,76.8%的负责人认为可观测性帮助他们提升效率/节约费用,其中有37.5%的负责人表示可观测性帮助他们节约了时间和金钱。

致 谢

感谢所有参与配合我们进行市场调研的人员与组织。希望这份报告能够帮助您对中国可观测性的现状有更清晰的了解。

《中国可观测性现状调研报告》

点击此处「链接」即刻免费下载报告

  • 8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