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发现更多精彩
大约是在2020年5月在豆瓣网上成立了一个名为“985废物引进计划”的小组,短短半年的时间就聚集了11万国内一流高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虽然身为名牌大学的天之骄子,却自嘲为“five”(废物的谐音)又或者是“小镇做题家”。
或许是意识到985、211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光环,也许是感觉到了如今各行各业越来越内卷的事实,小组讨论当中有充斥着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今天小编就从这3万多条帖子当中探索一下大家都在焦虑什么,都在迷茫什么?
数据采集的脚本如下,采用python当中的requests模块发起请求,接着对网页当中的元素进行整合与抽取
下面便是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了,运用正则表达式和python当中的jiaba模块对文本数据进行清洗和分词,
当然我们需要去掉一些无意义的词语,根据词频再挑选经常出现的50个词语,然后运用stylecloud模块来进行词云图的绘制
可以看得出来,小组里面的成员感到焦虑的有“工作”、“考研”、“专业”等等,他们有对人生感到迷茫的,有对生活感到焦虑的,也有对自己的出身、家境感到自卑的,他们的压力既有来自于自身的处境,也有来自身边同学朋友的攀比。
笔者记得早在2016年,就有几篇聚焦于精英大学生的困境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波澜,阅读量10万+的文章有《一个非典型985大学生的大学简史》、《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或者,也不能这么说》,里面就有一个片段非常触动人
成长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从一个连电影院都没有的小县城,考到了全河北最好的高中,六年之后来到了国际大都市上海,但是这才发现,光考了好大学也是没有用的。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每一个都及其地重要。考上了985、211也并非老师所说的万事大吉,身边的同学有买个一万块钱的包不眨眼的,有三天两头去吃人均500的饭馆儿的,也有五一三天小假期还要出国玩儿一趟的。或许就是存在一种人,学习成绩好、长得还好看、各方面条件都好,让人不禁羡慕与嫉妒。在别人眼里上了好大学的孩子没有什么烦恼,就能有好工作,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量量自己量量别人,都不是滋味。
当然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在笔者看来,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大众对于成功和优秀的评价标准不同,无论学习成就有多高,要是不能顺利转化成为职业上的高职位高发展,就会被认定为是社会性失败。或许对于组内的成员来讲,他们难以接受这种反差,他们或许也强烈地感受到“学历在20岁阶段是父母在亲友间炫耀的资本,而到了30岁时便成了大家讽刺你一事无成的枷锁”,想必大家有时候也会听到类似于“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你就是那个学习特别好的谁谁谁,现在.......”
当然了组内也有不少成员面对着如今愈加内卷的社会现实,依然表现出来积极乐观的心态,社会是在内卷但是并未消退,新的机遇与风口也一直都有,这依旧是一个好的时代,就算是我们普通人也依然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去取得成功的好时代。
往期推荐
1、热门话题“30岁还没结婚你会考虑将就么?”数据告诉你,网友们都如何做出抉择
2、数据分析来诠释,为了“鸡”出“牛蛙”,中国家长到底能有多拼!
扫码加好友,加入海归Python编程和人工智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