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13首唐诗,落花春晓,月照孤舟

本文探讨了孟浩然作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风特点,包括其清淡自然、清雅亲切、气象阔大、凄恻愁闷、风韵天成、无可奈何、彷徨苦闷、矛盾思乡、闲适自得、恬淡超脱和仗义豪情的作品,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境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孟浩然,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李白、王维、高适、王昌龄、张九龄等交往密切,与王维并称王孟他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二人共同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

在盛唐诗坛,孟浩然如一股山间清风,带来了清淡自然的诗风。

读孟浩然的诗作,犹如在看一幅清雅的书画,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如果你心情不好,就读一读孟浩然的诗作吧,在绝妙的词句里领略世间最清雅的风景。

1、最浑然天成的诗:《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有的诗,不用翻译,你就能感受到它的美。

许多人是小时候咿呀学语时背会这首诗的,那时候,还不能领会其中绝妙的意境。

春天了,懒懒地睡着,醒来时,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睡眼惺忪之间,只听着枝头的鸟儿不断啼叫。

夜里似有风雨之声,也不知道枝头的花儿被打落了多少。

春天、啼鸟、风雨、落花,时光在唯美的风景中流转,让人不知而不觉。

小时候光知道背诗了,根本无法体会这诗的意境,但小时候在农村确实会遇到这样的场景,而现在可以体会却无法身临其境。

2、最亲切纯朴的诗:《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孟浩然笔下,田园生活总是充满着纯朴的意趣。

乡村的朋友杀了鸡,煮了黄米饭,邀孟浩然去做客。来到田家,只见绿树绕着村落,城外青山横卧。

一路走来,看着幽静的田园,孟浩然的心情是无比轻松惬意的。

窗户正对着打谷场和苗圃,孟浩然和友人就在桌前坐下,看着窗户前的谷场,一边喝着酒,一边说着农家的闲话。

如此闲适而自在的生活,孟浩然实在是太喜欢了,他说:等到重阳节,我还要来这里,与你一起共赏菊花。

于孟浩然来说,这就是一片无忧的桃花源。田园风景优美,农家热情纯朴,都令他忘了凡世的忧愁。

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体会人世的美妙。

3、气象最阔大的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盛唐时,国力强盛,许多文人都想入仕,为国效力,孟浩然也是如此。

开元十五年,39岁的孟浩然入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不幸落第。

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入长安求仕,依然无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开元二十一年,是孟浩然求仕中的一个片段。

这一年,孟浩然在长安认识了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孟浩然希望张九龄能引荐他,获得一官半职,因此写下此诗。

开头写洞庭湖,景象阔大。八月的洞庭湖湖水暴涨,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汪洋浩阔,润泽着万物。

想要度过这浩瀚的湖水,却没有舟船渡我过去,在这圣明的时代,又不好意思做个闲人。看着那些垂钓的人,只有羡慕的份。

孟浩然将自己比做想要过河的人,却找不到渡自己过河的船只,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想要获得张九龄引荐的心思。

虽是求人,却没有谄媚,这是一首最出色的干谒诗

4、最凄恻愁闷的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科考落第后,愁闷的孟浩然漫游江淮,这一天,明月高悬,他宿孤舟,想起扬州的老朋友,伤感之下,写下此诗。

行旅之中的人,最容易感知到孤独。

这一晚,孟浩然宿在桐庐江上,心情愁闷。听着猿鸣,看着匆匆流去的江水,更显忧愁。

再看自己的处境,风吹着两岸的树叶,更显萧瑟,月亮高悬,照着自己的一片小舟,更显孤寂。

他忧愁什么?这并不是我的故乡,只想到扬州的友人会让我有些许的安慰。

那无处可安放的思乡之情,只能化在眼泪中。

人在最困顿失意的时候,最容易想起家乡,家乡的温暖,能化解人内心的寂寞。

5、最风韵天成的诗:《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寂寞而清旷是孟浩然独特的诗风。

这一年,孟浩然求官不成,漫游江渐,他渴望用风景来治愈失意的心。

行到建德江,他又一次宿在了船上,风景没有治愈他,却又给了添了愁思。

烟雾迷濛的小洲上,孟浩然的船正停在此处,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又添了一段新愁。

原野空旷,远远望去,天似乎比树还要低,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仿佛离人更近。

天地空旷,唯有孟浩然在其中,独自忧伤。孟浩然的愁是那么轻灵。

有些孤独,是无法避免的。但每当你抬头望,明月依旧在,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切总会过去。

6、最无可奈何的诗:《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开元十六年,39岁的孟浩然来到长安,寻求仕进之路。

在长安,他和王维结成忘年之交,他的诗赋名震长安,受到众人追捧。

学识倍受赞誉,可科举还是落第了。失意的孟浩然产生了归隐的念头,于是写下此诗。

他说我从此不在宫门前求上进,而是回到自己的老家去吧。没有才能,君主不用,多病时节,朋友也疏远了我。

年岁渐长,白发增多,时间一去不复返,留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壮志难酬,而时光不息,让孟浩然感慨,却又无可奈何。

时光是理想最大的敌人。

7、最彷徨苦闷的诗:《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岘山,在湖北襄阳以南。

失意后的孟浩然回到了家乡,可是,心中理想的火依然没有熄灭。

这一天,他和友人们登上岘山,他想起了曾经登临岘山的羊祜。

羊祜曾镇守襄阳,颇有政绩,他死后,襄阳人怀念他,在岘山树碑纪念。

当孟浩然来到岘山时,看着羊祜碑,这是流芳千古的明证,而自己呢,仕进无路,一生终将默默无闻,两相对比,孟浩然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回首前人的政绩,再看自己的默默无闻,怎能不让人悲伤呢?

人所有的悲伤,都是对梦想的无能为力。

8、最矛盾的思乡诗:《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没有入仕的孟浩然,时间都花在了漫游上。

这一年,他漫游吴越,飘零异乡,羁旅无定,想家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思绪。

可令人迷茫的是,落第之后,他该何去何从呢?

是直接归家隐居,放弃仕进之路,还是再继续奔走,为理想再做一番努力呢?

孟浩然用子路问津的典故,写隐居与从政的冲突,也表现内心的彷徨苦闷之情。

虽然屡屡失望,内心却又积聚着希望,对于理想,许多人都是这样的态度吧!

9、最闲适自得的诗:《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任何事情,在孟浩然笔下,都是清雅而闲淡的。

夏日,正是纳凉的好时节,这一天,太阳东山了,月亮出来了,孟浩然披散着头发,推开窗户,悠闲地躺着纳凉。

风送来了荷花的香气,竹叶上的露水滴落,声音清脆。

他想拿出琴来弹奏,却想到没有知音来欣赏,他想起好友辛大。

朋友啊,朋友,你在哪里呢?看到如此美景,我更加想念你了。

人在面对美景时,总希望身边有朋友可以一同分享,朋友不在时,自然成出了惆怅。

人生,有了朋友,一切美好就有了翻倍的可能。

10、最恬淡超脱的诗:《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经过迷茫之后,孟浩然终于决定归隐。

在他的家乡襄阳岘山附近,有一个鹿门山,汉代著名隐士庞德公,曾在此隐居,因此,鹿门山成为了隐居胜地。

孟浩然写自己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隐逸的情怀。

听着山寺黄昏的钟声,看着渡口人们抢渡归家的喧闹,孟浩然说,我也要乘舟回去鹿门了。

月亮出来了,给山间的树蒙上了朦胧的影子,忽然路过庞德公隐居的地方。山树寂寞而静谧,只有我悠然自来。

看世间喧闹,隐居山中,与花树为伴,是孟浩然最后的倔强。

如果你也不顺,不如试试隐居的生活。

11、最仗义豪情的诗:《送朱大人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是孟浩然写给好友朱大的一首送别诗。

此诗首句点出友人所去,暗示朱大豪爽的性情;次句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以及赠剑的意义;三句写分手脱赠千金宝剑之情;末句语浅意深,赠剑见真心,表现出双方平素的仗义。

此诗虽然短小,但神采激扬,感情真挚,深厚的感情和志同道合之意隐含在字里行间,读来令人回味。

12、最打抱不平的诗:《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做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去洛阳寻访故人袁拾遗,到后才知道挚友被贬江岭。孟浩然很为好友鸣不平,于是写了这首短小精悍但情真意切的小诗。

此诗前两句通过才子流人的对比,透露出诗人不平之气。后两句说江岭梅花开得早,虽风光美妙,但哪如北地家乡的春景好呢?家永远都是最好的。

此诗包含不平、伤感等复杂情绪,但收放自如,感情含蓄不露。作者虽未明言,但深情蕴含在字里行间,虽相隔千山万水想必杜拾遗也能感受到。

13、最情真意切的诗:《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七绝名篇较少,这在唐朝著名诗人中是不常见的,而这首诗堪称孟浩然七绝的佼佼者,写得很有意境。

杜十四就是杜晃,是孟浩然的好朋友,他要离开荆地到东吴去,孟浩然就写了这首诗为他送别。

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比,发出日暮征帆何处泊深情一问,对好友的关切和关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诗寓景于情,情景交融,自然流畅地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情真意切,可见两人友谊之深、之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